中国当代历史文学:面向全球化的新语境
中国当代历史文学:面向全球化的新语境 作者:吴秀明 荆亚平 赵卫东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摘 要]面向“全球化”新语境的题材创作不仅在小说、戏剧和影视等方面取 得了全面繁荣,也为反思历史、建立全球化的对话关系提供了新的契机。在这一 认识背景下召开的“中国历史题材创作”国际学术研讨会,突破性地将历史真实与 真实、“历史翻案”现象以及历史题材的概念内涵等新旧命题提升到历史观的层面 展开广泛争鸣;对于影视创作中的庸俗化弊病,则提出了精神价值底线的新考量原 则;从叙事学的角度进入对历史叙事可能性的探讨也别开生面;而新批评方法的实 验和呼吁则直接针对严重落后于创作的理论批评。所有这些讨论表明,全球化不 仅仅作为创作背景存在,它的影响已经深入地内化到历史题材创作的艺术实践中。[关键词]历史观;历史叙事;批评范式;全球化 当前,方兴未艾的历史题材创作与近年来席卷寰宇的“全球化”浪潮有着内 在的相互联系。“全球化”已由领域延伸到领域,并日益发展为纤毫毕现的现实。
对于各民族、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来说,这一浪潮所激起的焦虑远远大于由此而 来的最初的兴奋。敏锐的文学批评家和文化批评家几乎不约而同地意识到了“全 球化”与民族自我认同之间的连锁反应。面对“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自我认同 的尴尬,以历史为书写对象的文学创作不期而然地以对民族历史的重新反思走上 与之对话的前台。这是因为在重建文化和身份认同这一全球化的挑战面前,历史 叙事具有最大的资源优势,尤其对于从1840年起就处于抵抗西方现代性而获致本 土现代性的中国而言更是如此。换言之,全球化提供了历史文学对民族历史加以 重新思考的契机,并以此建立和全球化的对话关系。虽然不能武断地说,近年来的 历史题材文学创作即是在这一策略的引领下趋于繁荣,但用文学叙事的方式反思 历史以期达成民族的自我认同,的确已成为许多作家选择走进民族历史深处的 “集体无意识”。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 2003年10月30日 至 11月1日一、 碰撞与共生中的多元历史观 在讨论历史题材创作的时候,总会涉及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即历史真实和 艺术真实。多年来,历史题材创作围绕这个话题一直争论不休,直至让众多的作家 和批评家厌倦。在这次讨论中,它依然是热点和焦点。不同的是,历史真实和艺术 真实以及由此所牵涉出的关于历史小说的定义、历史翻案、拟实与虚构、历史小 说的可能性和限度等等问题都被统辖到历史观的题下。这说明经过多次讨论,作 家和批评家都已经意识到关于历史题材创作问题的众多分歧实际上均源于不同 的历史观,这是此次讨论最为醒目的一个亮点。
华东师范大学90高龄的徐中玉教授首先以历史题材创作中对李鸿章和曾 国藩的评价为例,发出了“按什么标准衡量当时人物”、“对历史人物评价应该是几 重标准”等尖锐质问,拉开了关于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讨论序幕。徐老认为,我们 的历史题材作品暴露出作家在历史真实和艺术想像的融合中存在不少问题;浙江 大学吴秀明教授则在接下来的主题发言中,指出这实际上可以归结到对如何评价 上,说到底则是历史观的问题,这便在讨论伊始就为话题的深入开展提供了一个良 好的基点。
(一)“历史翻案”现象 通过对新时期以来历史题材小说创作得失的对比分析,吴秀明教授指出,一 些历史题材创作之所以不够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没有将人物放到最能反映 他性格发展的历史原点当中,缺乏对历史文化的理性分析,严重暴露了作家历史观 的贫乏。而成功的作品则主要是因为在对历史的认识上注入了新的观念,这些新 观念引起了历史题材小说创作的结构性变化。他敏锐地发掘出20世纪八九十年代 兴起的历史文学大潮中一个引人注目的景观——“历史翻案”,并从文学与时代的 关系来考察这一现象,指出“它是文化转型的精神气候之在文学中的一个折光反 映,是历史文学作家历史观大变革的一个生动写照”。通过对作品中不同类型的两 种翻案——“历史化翻案”和“非历史化翻案”的比较,来揭示作家不同的历史观。他 仔细区别了当代老、中、青三代作家历史题材创作中的不同,对于以唐浩明为代 表的中年作家创作中的“历史化翻案”和以苏童、叶兆言、刘震云等为代表的年轻 作家新历史小说中的“非历史化翻案”的优缺点,分别给以公允客观的评价,展示了 从早期的阶级斗争史观到历史合力论史观再到新历史主义史观的演变过程。作为 一个从事历史题材文学研究多年的学者,吴秀明教授一方面看到了历史题材文学 创作中“历史翻案”现象所揭示的全新的历史观,同时又对之抱以审慎的态度。当触及到“历史翻案”中必要的历史知识和文学品质关系的时候,吴教授发现两者之 间存在一个悖论。他指出:“那些文史功底深厚的作家,由于观念思维的惯性所致, 往往难以超越固有历史对自身的‘压迫’。这时丰富的历史知识反而成为一种负担, 不能转化为活的生命整体。而那些历史知识并不丰富甚至相对贫乏的作家,因为 摆脱了所谓的历史真实的约束,从中注入了自身独特的生命生存感悟,反而赋予冰 冷的历史以温暖鲜活的人性内涵,显得魅力无穷。”因此,他提醒作家:“历史翻案自 然以一定的历史知识为前提,尤其是历史化的翻案更是如此,但一旦进入创作的堂 奥,就应将历史知识抛开,按照美的规律造型。”对于翻案现象,吴秀明教授也从另 一面对其做出方法论和本体论上的质疑,认为“它只有相对的合理性,而没有绝对 的完美性”。他以《曾国藩》为例指出:“历史文学仅是翻案是不够的,它同时还需 要融合。真正优秀的历史文学,也不是简单的翻案所能概括的,它应该兼容并包地 涵盖更加丰富立体的历史内容。”一言以蔽之,就是“既翻案又超越于翻案”。在这 一点上,南京大学王爱松老师有相同的感受。他认为,近百年来谈论历史题材文学 之历史真实的一个盲点,就是忽视了其中真伪的相对问题和转换原则。他特别强 调了历史翻案文学作者在这方面的一个明显缺失:总是借历史的真实建立起在前 代作品面前的巨大的优越感和翻案的勇气,“这种翻案可以成就‘新的观点’的真实 性,却并不能保证还原所谓历史的真实”。这番话对当前有些泛滥的“历史翻案风” 可谓一针见血。
从讨论中可以看出,将真实性问题投射到不同时代作家的历史观上是一种 独特的研究视野,对历史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作家对自己时代的理解。
这就从另一个侧面提示作家要注意历史观的动态特性,杜绝一成不变的历史观。
(二)历史和历史题材的概念内涵 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问题要放在历史题材创作中来讨论。鉴于目前历史题 材创作概念的模糊,许多评论家主张首先要对历史题材文学的内涵和外延给出界 定,在这方面,以《文学评论》编辑部王保生研究员和北京大学马振方教授的呼吁 声最高,但在具体讨论中却引起了热烈的争论。马教授认为,千差万别的小说形态 实际上都可以归为两类:现实的拟实类和超现实的表意类。而历史小说无论有多 少虚构成分,也是以模拟历史现实的形态出现的,属前一类。因此,他给出的历史小 说定义为:它是以真实历史人事为骨干题材的拟实小说。这是一个比较严格的定 义,以此为标准,将有很多小说被剔除出历史小说。但这一定义仍存在着何为“历史 小说所说之历史”的疑问,即对历史区间的规定。对此,马教授给出了“记忆前时代” 的崭新提法,认为“作者写他自己生活时代的内容,是写现实而非历史,因此不能算历史小说;写他记忆前时代,只能凭史料间接获取骨干题材,写的才是历史小说”。
这样,他的历史小说定义就成为“以作者记忆前时代的真实历史人事为骨干题材 的拟实小说”。但也有学者在讨论中指出,“记忆前时代”是个滑动的能指,带有很大 的灵活性,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意味着不同的时段,“记忆前”很难作为一个固定的时 间点来划分历史小说与非历史小说,它必将在具体操作上遭遇困难。马振方教授 自己也承认这一界定在应用方面比较麻烦。郑州大学的张鸿声教授因此提出了 “历史单元时间”一说,作为对“记忆前时代”提法的重要补充。浙江师范大学的王嘉 良教授则对将拟实和表意小说完全疏离的提法表示异议,认为历史小说中仅有写 实而无表意是没有价值的。
对于历史小说定义的争论甚至最终追究到什么是历史的讨论。王爱松老师 认为,历史题材文学创作中所涉及到的历史,按其形态来划分存在三种含义:一指 事实上曾存在过的历史,即原生态历史;二指遗留态历史;三指历史题材文学对历 史的叙述,即叙述态历史。但是实践的过程证实,以此三者作为历史真实性的标准 都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仍然有难以求证的漏洞存在。因此,只有在区别了历史题材 文学创作和史学实践的不同之处后,作家才会在创作中对历史采取一种较为正当 的态度,批评家才会对历史真实的含义有更为切实的理解。他认为:“中国历史题材 文学今后要获得更大的发展,一方面自然要反对那种游戏历史、毫无来头地篡改 历史的创作;另一方面,也需要重提史学与文学的区别,使作家意识到自己确有不 同于历史学家的职责。”对于历史文学与历史的关系,王爱松老师从作品出发,将传 统历史小说和新历史小说区别为历史同构小说和历史虚构小说。
对历史涵义的界定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作家的取舍。河南大学的刘涛 也谈到了“历史小说”与“历史的小说”名称辨析问题。他指出,现代历史小说在确认 自身的过程时,必须面对两个问题:即历史小说的历史性和历史小说的小说性。他 说:“历史小说既然是历史小说,它的取材只能是96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版)第35卷历史而不是其他,而要从历史中取材,便牵涉到一个重要问题:作家怎样 看待历史与历史记述问题,这其实是一个历史观的问题。”如何看待历史历史可以 按正史处理,也可以按野史处理。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的刘明教授主张不要对历史 小说期待太高,特别要排除一部分只以意识形态承认的历史为历史真实标准的做 法。刘涛认为,历史小说独立意识形成的标志之一,就是多数作家和评论家都达成 的共识,即“历史小说的历史性只能从对史传的颠覆与再度阐释中产生,一味信守 史传反而会使历史小说失去了历史性”。以此来认识当今风头正健的“非历史化翻 案”的“戏说”类作品,应当会给予宽容的理解。浙江大学盘剑副教授对“戏说”类作 品的评价正可以作为代表,他认为,“戏说”类作品是一种现在进行时的对当下感受的表达,而不是对历史的认识。它直接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和娱乐需求。言外之意, 历史并非这类创作的追求。
(三)拟实和虚构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马振方教授提出了“底线说”。他认为,“历史小说不仅不能超 越拟实的权限,即人事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极限,也不要超越拟史的底线,即历史 人事的基本轮廓”。这一点为与会代表特别是几位作家所赞同。香港作家金东方 女士在分组讨论会上从自己的创作实践出发谈了体会。她以唐太宗李世民“玄武 门之变”为例,认为关于历史真实,亲历者的记录也难以让人相信;而对于作为写历 史小说的人来说,只能相信别人写下来的历史,这是无可奈何的事。于是她提出了 发人深省的问题:对于历史,谁掌握着撰写权和解释权虽然不同的撰写者和解释者 会对历史的真实做出不同的答卷,但作家却仍有虚构的权利。因此,她自信地宣 称:“有历史的地方按历史写,历史达不到的地方是我的天下。”长江文艺出版社周 百义编审从出版者的角度指出,历史真实只是作家眼中的真实,很难还原。出版者 更多考虑的是受众,但仍然有对真实的要求。多年的出版经验证实,作品必须尊重 艺术创作规律,那种完全不顾历史真实的“戏说”,受众是不会全部接受的。
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讨论的另一派观点,其分歧则不再纠缠于历史,而是基 于对真实的不同理解。杭州市文联钟本康研究员认为,对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 认识应集中在作品有没有真实感,而不是历史事实上,以历史事实作为衡量作品真 实的标准是不够的(仅把历史复述出来的历史小说只能算作历史影像)。对于历史 小说而言,真实感才是其生命,而有无真实感的关键在于作家对历史的认识观念是 否是新的,将问题再次触及到历史观。
(四)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作为批评标准的意义 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问题讨论了这么多年,其意义何在王爱松老师提 出:“作为一个批评标准提出的历史真实,只有在同另一个关键词‘艺术真实’结合 起来时才有意义。”中国人民大学陈奇佳博士也认为,孤立地过分追求历史真实会 对创作产生制约,而适度地把握对提升作家的艺术才华有很大帮助。因为作家的 想像也是有限度的,只有熟悉历史真实,才有可能回到历史中,写出真实且吸引人 的作品。浙江大学盘剑认为,纠缠于历史是否真实意义不大,甚至认为不存在历史 真实问题,关键在于创作者对历史题材的处理是否真实地反映了创作者的思想、 意识和情感;不必去强调历史事件的真实,而要努力表现对历史生活的真实感受, 挖掘被历史事件遮蔽了的历史人物的生活;事件有记载,但生活没有记载,需要用想像来填补,并将创作者对当代生活的真实感受融入到对历史生活的真实感受中 去。因此,盘剑提出,我们的历史题材创作需要回到生活,回到生活就意味着回到艺 术。他还认为,回到生活一方面使创作多元化,另一方面也可以满足受众多方面的 审美需要。河南大学刘进才副教授也认为,过多纠缠于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问 题会遮蔽我们对历史小说其他层面的探讨,历史小说首先是小说,其次才是历史的。
浙江大学陈坚教授则认为,谈论历史真实不可回避,他对三种关于真实性的说法分 别加以评述,并以历史剧《陆游和唐婉儿》的成功来说明历史题材和当代意识相 结合的意义。浙江师范大学骆寒超教授则将人性的真实作为构成历史真实的内核, 提出在历史题材小说创作中,历史事件的叙述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必须符合人性 的真实,这一点在部分作家的创作谈中有相似的认同。
从对具体问题的讨论中可以看出,每一个问题最终都与历史观相联系。正 如首都师范大学张志忠教授所言,“历史观影响决定着历史的真实”。他通过对几 部均取材于戊戌变法作品的对照分析,发现由于作家历史观的差异,导致作品中对 历史人物行为的动机、因果做出了不同的评价。浙江大学陈建新副教授则通过对 莫言具体文本“民间”和“历史”两个关键词的考察,探讨了其“整合个人的审美经验 和人生体验,以表述对传统与现代、庙堂与民间、男性与女性等的认知和思考”的 创作理念,以及小说所折射出的“微言大义”在当代中国文学史上的思想、文化和 历史意义。也有研究者对现代作家历史题材创作中所体现的历史观进行了再度阐 发,以作为当前历史题材创作的借鉴,如浙江大学黄健教授对鲁迅历史观和创作理 念的研究。他指出,鲁迅历史观的特点是强调作为主体的人必须自觉地面对历史 与现实的必然,理智地审视历史,把握现实,并主张在历史、现实和未来的三位一体 的联系当中,发掘历史与现实一脉相承的内在关联。
纵观讨论中所涉及到的当前历史题材创作所体现的不同历史观,有阶级的 历史观、主流意识形态的历史观、知识精英的历史观、女性主义的历史观、人性 的历史观、民间的历史观、日常生活的历史观,等等。吴秀明教授指出,历史真实 是多样的,也是多层次的,作家的写作立场和境界影响着历史真实层次的提升。因 此,他提出要树立多元宽容的历史观,这一主张引起众多与会作家和批评家的共鸣。
二、影像创作的繁荣与精神价值的底线 对历史题材影像化创作的讨论也是此次会议的一个热点。近年来的历史题 材创作,一直是两路齐头并进:一路采用传统的文字,另一路采用声像语言。受现代 文化发展的影响,现代人越来越习惯用直观的声像语言来代替文字语言。声像语 言的历史题材创作无论是社会反响层面还是受众接受层面都大大超过了文字语言的历史题材创作,而且很多影视作品本身就是由小说或传记直接改编而来。因 此,本次会议将视线集中到历史题材影像化创作上,也可以看作是对当代一种文化 现象的研究,我们同样可以从中得到若干理解时代的信息。
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不仅在国内如火如荼,在海外也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 是东亚和南亚一些国家,普通大众对中国历史的理解几乎就直接来源于影视剧。
越南文学院的范秀珠教授就指出,在越南,中国的历史题材创作包括文学和影视等 深受欢迎,尤其是被命名为“清宫戏”的影视作品,在越南流传极广。她认为,中国历 史题材创作在国内外的繁荣主要得益于中国几千年来的悠久历史,为后世作家储 备了丰富的创作资源;同时,她也认为,中国作家的历史观很强,对历史的认识很深 刻,特别是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等大的历史变动之后,中国新一代作家对历史的 认识不是死板的、狭小的,而是宏放的、阔大的。应该说她对中国作家历史观转 变的认识是十分准确的,正是因为历史观的开放,才有了创作的繁荣多样。地区历 史文学学会副会长兼历史小说作家林佩芬女士也指出,大陆影视剧风靡台湾,甚至 影响了台湾剧的剧本风格。但她对小说和影视结合表示出喜忧参半的复杂心态: 一方面,她认为两者结合可以使小说所反映的内容更加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她也 为这种结合所导致的粗制滥造现象深感忧虑。作为台湾地区一位有成就、有识见 的中年作家,她同样具有批评家的犀利眼光,她指出,台湾地区由于历史内涵不够 丰厚,只能移植大陆历史剧的做法,这将是台湾地区历史文学最大的隐忧。面对与 会的众多大陆作家和批评家,她慨叹:“衣冠文物,犹在中原”,恋土思归之情溢于言 表。
浙江大学范志忠副教授十分关注中国历史题材影视剧的创作,他认为,中国 转型期文化的多元性决定了该时段中国影视剧历史叙事的多元性,既有被喻为 “民族精神标本展览馆”的史诗性影视剧的宏伟叙事,又有反映历史中“个人生活世 界喧哗骚动”的世俗小叙事。范志忠认为,“历史题材影视剧以戏说的方式拒绝历 史的真实性,拒绝表现历史上具有永恒意义的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实质就是拒绝 将历史化和理想化,并最终拒绝了个体命运的历史性。”但他同时又指出,伟大的史 诗叙事,对于世纪之交的中国社会依然具有一种“无意识”的影响力。山东大学威 海分校周怡教授致力于探讨中国历史题材影视剧的文学渊源与继承关系,他认为, 历史题材影视创作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史记》和宋代的“说话”。它们均以人物为 核心来叙述历史,《史记》的人物关系、对话艺术对于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产生 了明显影响;“说话”中的“讲史”则既是历史记录的民间形式,又是历史与民间艺术 的结合。浙江大学郑淑梅副教授则注意到,当今的影视剧在极大地丰富群众日常 文化生活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一些帝王戏在皇帝形象的塑造过程中严重背离史实,宣扬‘好皇帝’思想,误导民众”。她指出,当前一些历史题材影视剧之所 以内容荒诞、思想乖张,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作家缺乏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另一个则是媒体一味迷恋收视率和经济效益。她主张应该对历史进行新的审美阐 释和科学描述,以便在历史叙事中实现历史意识与现代意识、历史精神与现代精 神的完美结合。对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第五代导演的历史题材书写,浙江大 学包燕博士将其放在世纪之交文化转型的背景下来分析,她借用张颐武的话将这 种背景表述为“以消费为主导,由大众传媒支配的、以实用精神为价值取向的、多 元话语构成的新的文化时代”,而第五代导演历史书写的转型则正是对这种大众 文化语境的回应。在评价历史题材走向充满感性狂欢精神的“历史故事”叙述的时 候,她提出应该采取审慎的态度,即在批判的同时,还应该看到其作为一种文化声 音的表达所具有的文化启蒙功能。综合这些讨论,既有对当前历史题材影视剧创 作的宏观审视,又有对其创作源头的回溯,同时还有针对具体现象的批评。虽然它 们的切入角度不尽相同,但合在一处,无疑就是一幅关于历史题材影视创作研究的 全息景观图。XML:NAMESPACE PREFIX = O / 事实上,对题材影视化创作中出现的问题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还是严苛的 审视标准,从根本上说还是一个如何看待历史观的问题。作为大众传媒之一种,在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众的声音,可以看作大众话语的间接表述。因此,历史题材的 影视化还牵涉到如何看待大众话语权这样一个命题。在讨论中,吴秀明教授就提 到,对于影视剧中的“戏说风”,只从民间狂欢和情感宣泄的角度来讨论是远远不够 的。如果忽略其对长期以来历史题材创作中惟我独尊的精英化倾向的削减,及这 种削减所产生的文化生态效应,那么,这一研究思路只会导致对一种文化现象的研 究流于表层。此外,关于影视剧的改编问题,包括原则的制导,影视化对纸质媒介所 产生的辐射及其相互影响等问题虽没能在这次会议中深入展开,但却都已作为新 的研究课题浮出水面。
三、想像的腾飞与叙事的可能 叙事学研究是当今研究的重镇,在这次会议上,关于历史题材创作的“言说” 问题也引起了许多学者的热烈讨论。
河南大学孙先科教授首先指出,在历史题材创作研究中应该特别关注历史 的言说者,即“谁说”、“说谁”以及“怎么说”等问题。他提出的这些话题也即是叙事 学致力研究的问题,对应着叙事学关于叙述主体、叙述行为、叙述层次、叙述方 位等的研究。浙江大学的李杭春老师认为,面对只能被叙述的历史,叙事者的立场 和角度常常决定着整个叙事的面貌。在具体的文本分析中,她发现,许多作家对被叙述的帝王将相历史常常采取一种“过度礼赞”和“过度仰慕”的叙述视角。以《雍 正皇帝》为例,她敏锐地揭示出“过度礼赞”是以丧失叙事者的应有立场和节制为 代价的,往往会有损历史人物在人们心中的形象,甚至可能会违背作家的意愿,引 起读者对所塑造人物某种程度上的反感。她还从叙事学的角度来考察这种叙事视 角所隐含的文化危机:如果这种叙事视角在历史题材创作中成为习惯,极有可能造 成叙事者、隐含作者以及作家本人精神立场之间的界限模糊,从而导致叙事者的 立场演变成了作家的立场,甚至扩展为整个知识分子阶层所持守的立场,这就在无 形中使知识分子长期努力建立的价值理念和精神信仰面临被解构的危险。因此, 针对这种明显的叙事视角偏差,李杭春预设了一种理想状态的叙事视角———中 立的叙事立场,即尽量以最接近历史、退出历史事件漩涡的立场进行创作。中立 立场叙事的提法是批评家对作家的一种良好的期待,但正如吴秀明教授对此的反 诘:能不能做到中立,所谓的中立以何为参照对这个问题,不同的历史观会给出不 同的回答。因此,他提请与会学者注意这样一些问题:是否应该对知识分子自身也 进行反思知识分子精英化的价值取向是否就一定具有普适性这就将单纯的关于 历史题材创作叙事视角的讨论上升到了文化思想层面,使对历史叙事的研究获得 了广阔的文化空间。
吴秀明教授在谈到历史叙事问题时,着眼于强调历史题材创作者的想像力 和创造力。结合历史题材创作中的“翻案”现象,他认为,艺术想像力的匮乏是导致 历史叙事平面单维的主要原因。对于为批评家颇多诟病的新历史小说,吴秀明教 授却从艺术创造力的角度给以肯定。他说:“它(新历史小说)第一次将先锋的想像 和先锋的超常思维带进历史文学创作领域,使历史叙事的审美话语在想像中获得 生机勃勃的活力,而真正成为一种充满艺术智性的可能性叙事。”这次会议上,浙江 大学吴晓教授也把目光对准了先锋作家的新历史小说。他以苏童的创作作个案分 析,认为在苏童的历史叙事中,“最富特色的形式因素是想像的力量,并借此实现对 ‘大历史’的书写”。通过对苏童历史小说创作叙事策略与意义生成等方面的探讨, 吴晓教授指出,“相较于传统的历史小说创作,先锋作家新历史小说切入历史和文 学的方式,更接近文学本体的形式表征和内在意味”。
对于赵玫的《高阳公主》等历史小说和李少红导演的电视剧以及其他大量 “戏说历史”作品,吴秀明教授认为,对它们在历史的“艺术化”和“创造力”方面所作 的探索同样值得重视。他说:“即便是‘我说历史’,我们在指出它的过分商业诉求和 世俗化倾向给历史文化正常承传带来消极影响的同时,也要对其具有‘狂欢’和‘自 娱’性质的大众化的合理想像给予一定的认同。”针对目前的创作状况,他提出,应 “从空间、思维和文体三方面进行扩展”:在空间上,不但要重视宏观的大历史,同时也要关注微观的小历史,让艺术创造力和审美热情伸向生活之外并与之相连接的 日常生活,不能把眼光过多停留在帝王将相及其彼此之间的政治斗争尤其权力之 争上,做好日常生活这篇文章,将历史进一步细化;在思维上,不但要重视常态的经 验,同时也要关注“非常态”的超验写作,将艺术审美智性拓展到超逸客观实在的抽 象世界或幻象世界;在文体上,不但要在历史文学本体本身进行艺术革新,同时也 要向其他文体特别是向武侠文学和科幻文学寻求借鉴,进行跨文体的融合。由于 时间关系,这些构想虽然没能详细展开,但它无疑为作家和批评家提供了许多可资 借鉴的信息。
此外,对叙事问题表示热情的还有一批年轻的研究者。南京大学陈娇华博 士探讨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史小说中的欲望化叙事,认为它是在历史理性与个 体欲望之间建构历史叙事,因而更能真实地反映历史本真面目;它通过对人性、人 情的描写来映现历史的律动;同时,欲望化叙事也丰富和深化了历史小说创作的审 美艺术。浙江大学黄擎老师以文革时期最为显赫的文艺样式“样板戏”为个案,探 讨了革命历史叙事的特征及其不应有的异化和嬗变。浙江大学陈晓云副教授通过 研究发现,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创作中,年轻电影创作者对于战争的想像基本上来 自于“阅读记忆”,而非“现实记忆”。因此,他选取了“阅读记忆”的角度来分析中国 当代电影中一种引人瞩目的作品系列,意图打开一个新的视角去考察这一类已经 离开我们生活很远的题材如何在新的历史文化语境中更好地进行创作。在充分肯 定现今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创作成就的同时,他也清醒地看到:重拍经典或许能够先 声夺人,但如果电影和人们记忆或者想像中的效果相去甚远,反而得不偿失。浙江 大学陈林侠博士从修辞学的角度对当下呈现多种形态的历史叙事予以了考察;还 有研究者专门从20世纪90年代女性历史题材创作来考察性别视域下的历史叙事;
有的则从先锋作家历史叙事的角度来探讨新历史小说对文学本体的接近方式;也 有通过对选取同一个“刺秦”历史题材的中国第五代导演叙事策略的分析,来研究 大众文化语境下的历史书写观念转型和策略回应。
上述多种维度的叙事研究一方面反映了历史题材创作本身的摇曳多姿,另 一方面也透露出批评界正在走出旧有批评牢笼的讯息。由此可以推断,历史题材 创作的多样也必将为叙事研究提供更多的个案,并因其创作扎根于独特领域的特 殊性而丰富和拓展现有的叙事研究成果。叙事这一研究角度为历史题材创作研究 打开了另一扇远景开阔的窗口,这次会议虽只是揭开了冰山一角,但它潜在的研究 价值已经充分显示,众多与会者已经意识到在这一领域还存在很大的发掘空间。
四、批评范式的突破与整合历史题材批评严重滞后于历史题材创作是近年来理论批评界有目共睹的 事实,其中突出的表现就是批评方法的陈旧和不当。如何使批评跟上创作步伐,真 正对创作起到有效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也是本次会议讨论的一个重点。
河南大学刘进才副教授在审视中国现代历史小说创作观念时,发现现代历 史小说在创作实践上已逐渐摆脱了中国传统演义小说补正史之余的陈旧观念;而 在历史小说理论批评方面,则或者过分注重历史事实,或者过多纠缠于“虚实之辨”, 没有摆脱“金圣叹式”的论述,显现出明显的历史小说批评观念的古典化特征,这在 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理论批评在其他方面的探讨,没有建构起它应具有的独特的理 论体系。中国古典小说因为始终在史学观念的阴影里徘徊,形成了崇实抑虚的主 导倾向,刘进才认为,我们当前的创作和理论界仍未能完全摆脱这种羁绊。
在启用新的批评方法上,河南大学孙先科教授做了有益的尝试。他借鉴克 里斯蒂娃对“互文性”的阐释,从中领会到“互文性”不仅指同一符号系统之内“新” 文本对“旧”文本的有意“误读”,而且指不同的符号系统之间的互相“指涉”。以大家 熟知的《白鹿原》和《创业史》为例,他从“互文”的角度对白嘉轩与姚士杰、田 小娥与素芳两组对应人物重新分析,认为不仅可以读出他们之间的某些一致性,更 发现在“互文”的意义上,两组人物的前者均是对后者的“误读”与“修改”。比如在白 嘉轩和姚士杰这一组人物身上,共同的富农身份,以及思想、性格上的一致性,是他 们相似的地方,但白嘉轩这一形象又是对姚士杰的“误读”和“修改”。对于这种建立 在“互文”基础上的“误读”和“改写”所揭示出的与的意蕴,孙先科在分析的基础上 首先给予充分的认可,但他也指出,这种“误读”和“改写”“并不意味着后出的文本 在价值观上自然而然地优越于前出文本;‘互文性’的本意是不同文本在互相指涉 中产生意义,而不是生产真理或推翻真理”。正如孙先科教授自己所说,这种在跨文 本,即在“互文”的框架内进行的意义阐释,在目前批评界较为少见。
对题材创作的批评既要摆脱旧有的陈旧观念,同时也不能随便乱用“批判 的武器”,即随意搬用那些远离历史题材创作的批评理念。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北京大学马振方教授极力主张要对历史小说的形态和品类加以界定和区分,正确 认识其各不相同的创作原则、价值取向,以避免不着边际的跨元批评。虽然与会 代表对马振方教授将历史小说分为表意和拟实两类产生分歧,但是对于他“确当 的小说分类是深入而合理地认识和评判各类作品的重要前提”的批评动机却予以 赞赏。当前,历史题材领域之所以出现创作和批评两张皮,一方我行我素,另一方自 说自话,马振方教授揭示的随意进行跨元批评不能不说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症结。
因此,拿传统的小说理论去衡量和评价当前的诸如“新历史小说”和影视剧中的“戏说”类等作品,无疑是削足适履的滑稽行为。但如果固守陈旧的批评理论,那些具有 创新性的作品就必然被排除在批评之外,其影响所及,必将对作家造成无形的压力, 形成创作上的桎梏。这似乎成为难以解决的悖论。当然,许多批评家也注意到,如 果从文史哲之间的同源关系考察,采取跨学科的文化批评显然具有理论上的可行 性。目前,文化批评在其他领域的成功实践,也似乎在鼓励从事历史题材批评的批 评家们走出尝试性的第一步。因此,这次会议也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对于批评理 论的使用应该是没有禁忌的,关键在于批评家是否能够适度地使用,使其合目的、 合规律,也合文体。
文化批评在其他领域的开展为历史题材理论批评的自我更新提供了良好 的参照。在这次会议上,与会者虽然在不同的议题下都曾触及到一些属于文化范 围的命题,但只是开了一个头,并没有形成足够的自觉。比如,文化体制对历史题材 创作的影响;因素介入创作后,市场的运作机制与历史文本生产的关系;历史题材 创作作为精神产品和商业产品的结合;新意识形态笼罩下历史题材创作分析,等等。
阐释上述问题必然要求批评家具备大文化的批评视界,熟悉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 并且能运用“拿来主义”的方法做到为我所用。怎样才能既避免不恰当的跨元批评, 又不落入陈旧的传统批评方法窠臼,真正阐发作品丰富复杂的思想内涵,这的确是 个难题。也许目前兴起的批评方式都只处于小心翼翼的实验阶段,但相信随着众 多批评家对此的自觉认识和努力探索,多元的批评视角和崭新的批评方法一定会 与日新月异的创作达成和谐,并在相互促进中共同生成,这成为与会作家和批评家 共同的期待。
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 China ’s Contemporary Historical Literature:Towards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WUXiu-ming, JINGYa-ping, ZHAOWei-dong (Department ofChinese Language andLiterature, Zhejiang CETYPE w:st="on"University China) Abstract: Creation on historical events towards the new context of″globalization″has not only flourished in novel, drama, film and television, but also provided a new opportunity for reflecting national history and opening dialogues on globalization. At the forum on historical events held in this background, a breakthrough was made in the wide-ranging discussion, fromthe viewpoint of history, of historical reality and artistic reality coupled with the phenomena of reversing″historical cases″and such propositions as the conception of historical theme, modeled reality and invented reality. While affirming the prosperous achievements in film and TV production, the experts put forward the new principle underlying the moral bottom line in terms of the vulgarization in the said produc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writers’standpoints of narration and their artistic imagination were emphasized, and the possibility to begin historical narr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rratology was explored. As theoretical criticismwas far behind artistic creation, the experts appealed for new criticism and its practice, with bothwriters and critics expecting criticismfrommultiple points of view. All the discussions have shown that globalization not only exists as a kind of background to artistic production, but makes an impact on the artistic practice of creating historical works. Key words: viewpoint on history;
historical narration;
paradigm of critique;
globa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