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情绪学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社会情绪学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一、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 作者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共检索到2011年至 2015年相关文献274篇,可见课程建设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从理论探讨到实践 反思都有全新发展。目前国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有益探索主要集中在:1.先进课程理念和指导理论的探讨,如积极心理学、建构主义思想、行动 研究等指导下的课程建构;
2.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体验、互动式教学方式“、翻转课堂”等的探 索“,慕课”、微课等网络辅助教学手段的引入尝试,团体辅导、实践活动课教学 试验和效果验证等;
3.特色课程及教学模式设计,如生命教育、情商教育特色的心理健康课程、 全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等。综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状,大部分高 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越来越重视,教学内容契合学生心理需求,课程设计趋于 优化,师资、教材质量逐步提升。但仍然存在诸如大班教学、课时局限等课程设 置安排、教学资源方面的不足,以及课程教学内容针对性、实效性不够,整体课 程体系科学、规范、标准化建设不足等问题。如何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体系、优化教学内容设计、提升教学质量和课程科学实用性,是亟待解决的关键 课题。这些方面美国已经在中小学成熟运行的社会情绪学习项目对我国大学生心 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二、美国社会情绪学习项目及其启示 (一)美国社会情绪学习项目概述 社会情绪学习是美国学者应对日益严峻的青少年和儿童心理问题,旨在开 发积极有效的课程学习,教授学生情感、社会和生活技能,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 一项新兴研究,是情商理论在学校教育中的成功应用案例。“它是指发展技能、 态度、价值观以获得社会与情绪能力的过程,教导学生学会认识及控制自己的情 绪,发展别人的关心及照顾,做出负责任的决定,建立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 效地处理各种问题的学习过程。1994年,丹尼尔戈尔曼(DanielGoleman)等人 成立了社会情绪学习组织,并且建立了专门的学习网站。”他们致力于推动社会情绪学习项目在学校教育中的全面应用,并不断推进其科学性和实践性。“在深 入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研究者列出了5种核心的社会情绪能力,包括自我认知、 自我管理、社会认知、人际交往技能和负责任的决策能力,旨在提升个体的情绪 管理技能和社会交往技能。经过10多年的研究与实践,社会情绪学习在具体应用 上已经形成了一套较成熟的标准体系,课程教学也已经比较成熟。”“对于提高学 生情商、改善学生学习和生活态度、降低他们问题行为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等 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200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球140个国家的教育部发布 了社会情绪学习的十大基本原则。2007年,社会情绪学习组织在纽约召开了第一 个社会情绪学习论坛,之后每两年召开一次,其中2011的主题为“在全球范围内 推广社会情绪学习―――让我们出发吧。”越来越多国家重视社会情绪学习。目 前,英国、德国等欧美发达国家以及亚洲的日本、新加坡等数10个国家都已经引 入了社会与情绪学习项目,并积极进行推广。2006年,新加坡教育部将社会情绪 能力纳入21世纪人才优胜力框架的核心,全面启动社会情绪学习并纳入学校必修 课程。
(二)美国社会情绪学习成功的启示 美国社会情绪学习项目的提出缘于社会日益严重的青少年社会情感和心 理健康问题,以及不断增长的暴力、吸毒、酗酒等问题行为。而目前,我国社会 也处在改革发展深水期,社会转型、多元价值观念的冲突,青少年学生也面临学 业、就业、创业和社会交往等多重压力及由此而生的各种心理矛盾和压力,其中 与情绪困扰相关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尤其对于即将踏上社会的大学生,单 纯专业知识的培养、简单的课堂心理健康知识和应急技能已无法满足他们未来日 益严峻的各方面挑战。如何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和实用性,完 善课程体系,开发优质特色课程项目势在必行。以下三方面是美国社会情绪学习 项目的有益启示。
1.以情商教育为切入点解决学生心理和行为问题的视角 社会情绪学习项目的提出是基于现实社会问题背景,但项目的设计并非纯 粹问题干预模式,而是从全体学生的情绪素养和实用社会技能出发开发普适性、 预防性的情商教育课程,着眼发展,为学生未来生活适应和幸福人生打基础。社 会情绪学习项目的成功实践证明,这样的理念和模式是科学、可行的。国外相关 研究利用巴昂情绪智力测量量表,在对学生进行社会情绪学习干预之前和之后, 分别测量学生的情绪智力水平。结果表明,社会情绪学习计划能够显著地提高青 少年学生的情绪智力,促进学生人际关系、压力管理、适应能力、情绪认知和表达等方面的发展,减少青少年学生问题行为(打架、酗酒、暴力犯罪等)的发生, 帮助青少年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与学习环境中。情商是“影响人应付环境需要和 压力的一系列情绪的、人格的和人际能力的总和”,与学生的心理健康、人际关 系以及今后的工作、生活紧密相连。潘明军的研究也表明,情绪智力中的情绪自 控能力和运用情绪能力强的个体其心理健康的质量更高。因此,社会与情绪能力 更能预测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决定他们未来生活的成功与幸福。情商教育内容 契合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需求,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突出社会适应性和实用 性。它的内容着眼于社会、情绪、学业、问题解决等社会性发展课题,与心理健 康教育课程目标契合度高,相比传统心理问题视角,情商教育接受度更高、适用 性更强,实施社会情绪学习计划,对于提高青少年学生情绪、认知、行为等各个 领域的能力都有积极的作用。因此,社会情绪学习课程内容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情商校本课程开发应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优化的有益尝试。
2.源于问题高于问题的发展性、预防性课程设计思路和理念 社会情绪学习项目着眼与全体学生的发展,注重预防性和实际问题解决。
社会情绪学习的提出开始关注全体学生的情绪认知与调控、关心他人、与人交往、 问题解决及责任心等方面的需要。学生的这些需要是进行社会情绪学习的核心目 标与任务,也是学生产生一系列问题行为和心理问题的深层原因,从关注问题, 关注少数,零星、零散的问题干预模式转向心理发展、指向适应和问题解决,适 合全体学生,不仅关注部分问题学生或存在问题倾向学生的需要,更关注到所有 学生情绪管理与社会适应技能。旨在通过一种系统的、可操作的实施体系,促使 学生能够建立和维持积极人际关系以及具备获得幸福感的能力。美国中小学将社 会与情绪学习的目标定位为三个目标:第一个目标是学生取得学业和终身的成就 而发展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的技能;
第二个目标是学生运用社会认知和人际关系 技能,建立和保持积极的人际关系;
第三个目标是学生在学校和社区环境中具备 决策能力和表现出负责任的行为。它着眼预防,知识而外,为其一生幸福奠定基 础。致力于培养正处于发展期的全体学生的社会情绪技能,预防和矫正学生的问 题行为。标本兼治,更好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社会情绪学习项目面向全体、 着眼预防和发展的设计理念值得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借鉴,需要契合学 生心理成长需求设计人人受用、人人受益的科学、实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3.兼具科学全局性和灵活实践性的体系设计创新 社会情绪学习项目从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到评价具备完整指导体系和标 准化模式,既有科学理论指导,又兼顾实践操作。既有科学标准的总体参照实施体系,又鼓励结合学校实际开发特色子项目。从1994年,丹尼尔戈尔曼 (DanielGoleman)等人成立社会情绪学习组织,到2003年,伊利诺伊大学芝加 哥分校(UniversityofIllinoisatChicago)制定“社会情绪学习标准”,再到2004年, 美国伊利诺斯州成为全美国第一个通过立法将社会情绪学习列人学校必修课程 的州,社会情绪学习在具体应用上已经形成了一套较成熟的标准体系。还有社会 情绪学习联盟和论坛,一起推动项目的推广实施。项目是以系统的形式开展,使 学生获得系统的社会情绪基本技能,预防并消除问题行为的产生,而不是直接对 问题行为进行干预;
社会情绪核心技能也整合了学生学习和今后发展所需要的基 本技能。它主要以系统项目运行,会整合先前的有效经验或成果,即整合课堂教 学、组织活动、联系家长与社区力量等有效措施,给学生提供多种实践机会,营 造,安全、建设性环境,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等,促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社会情绪 技能。但同时不同的具体实施项目又有丰富灵活的设计内容,其侧重点都有所不 同,如PATHS项目侧重强调问题冲突的解决、促进有效情绪控制;
CDP侧重对全 校学生的社会技能、道德、学习学习等进行培训,以创建学习共同体;
ECL致力 于情感文学的阅读等。所有子项目都在大框架范围内灵活运作,接受科学、标准 化的理论指导、进行小范围实践验证,再反哺充实理论框架,社会情绪学习项目 下涌现出丰富的创新实践子项目和理论验证成果。这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的顶层设计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课程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有框架性和 标准化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体系,也要鼓励整合资源、开发实效特色课程子项目, 理论研究和实践实证探索互为促进。
三、优化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建议 (一)课程目标设定应“走脑更走心” 教育部的《基本要求》中指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 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必 须改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丰满个体,大学生心理 健康课程目标应注重知识的内化和融会贯通应用,更加注重心理体验和行为训练。
注重心与心的沟通与影响,立足全人发展理念,课程必须包含明确的能力和情感 目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不光定位在知识和技能,还应培养学生的优 秀心理品质、培养学生学习生活的热情和兴趣,还包括爱、快乐、审美情趣等丰 富的内心体验及乐观、积极进取、敢于求实创新的人生观,热爱生活、学习、工 作,热爱自然、社会,对社会有责任感、义务感等人生态度。总而言之,情绪情 感能力作为提升个体心理社会适应、幸福生活品质的基础素养,应该列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和重要目标。
(二)课程内容设计应实用、有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设计应尊重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对接学生实 际心理需求。教学内容应联系学生生活体验、源于学生实际案例。作者认为大学 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不外乎心理健康素养和心理健康能力两大块,前者是日 常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常识及心理问题救助意识和途径、技巧等,后者包括适应 当前和未来生活工作所需的心理品质养成和心理能力学习内容,均为实用生活适 应常识和人生发展技能,关键要实用、有用。1999年,美国劳工部发布的2份报 告总结胜任工作所需要的不同能力与性格特征,主要为:人际交往、决策与问题 解决能力、影响力与沟通、个人承担责任、自尊、倾听、自我管理技能等,大部 分都涉及到实用社会情绪技能。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情绪情感丰富但不稳定、挫 折承受能力差、认知、智力日趋完善,但自我控制、管理能力弱,学习、恋爱、 情绪管理、自我认知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存在诸多心理困扰和问题。这些社会对大 学生能力素质的要求与期待、大学生实际心理困惑和需求,正是课程内容设计的 落脚点,需要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设计社会情绪能力方面的指导性课程内容,提 升课程实用和有效性。
(三)课程教学方式应灵活、丰富 社会情绪学习项目中众多成功教育案例给我们的启示,课程实施需要创新 教学模式,尝试丰富的教学形式、方法和载体。总体,课程教学应因地制宜、因 材施教、注重体验和实践、注重资源开发。其中如小组合作学习、如“翻转课堂”, 改变传统的师生互动模式和学习方式,让学生作为主人翁参与,在合作探讨中促 进知识内化和感悟;
教学方式上,案例讨论、情景表演、文学、影视赏析等是都 是很好的方法,帮助学生深入体验思考;
活动课程、团体辅导、心理情景剧、社 会实践等也是有效的课程形式和载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要拓展传统课 堂的时空,借助实践作业的安排、网络互动平台的辅助、学生自主学习实践等, 实现第一课堂和课外第二课堂衔接,课上内容和课后实践体验衔接,借助丰富的 形式和载体打造“无边界心理课堂”,实现学习和生活的融合。
(四)课程模式设计应重科学、系统 社会情绪学习项目的目标是在学前阶段至高中阶段建立科学而有效的社 会情绪学习实施系统,并使之成为学校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它的实施是长期、持续性的过程,一般一个子项目也需要花费3-5年才能产生效果。同样大学生心 理健康教育课程也是一项科学、系统工程,而且具有长期性。大学生心理健康能 力的养成不是一个学期、一门课程力所能及的。最理想的模式是能够设计“四年 一贯”的课程体系,根据大学生不同阶段心理成长主题设计针对性的内容。如大 一主要是适应性训练,衔接大学之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大二、大三生涯探索, 学习恋爱、人际交往、情绪管理等的专题训练;
大四主要是社会交往、决策、题 解决、社会角色、责任感等准职场人社会情绪能力学习。已有学校尝试全程式心 理健康教育模式,开设4个学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配套4年“全程式” 主动心理咨询干预,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课程安排也最好以课程群的形式,必修 加选修的模式,为不同心理需求学生提供个性化选择可能。同时加强学校、家庭、 社区合作,把各种名家讲座、工作坊、家长资源、社区实践资源等整合进课程体 系,加强实践应用第二课堂。配套课程评价上也要坚持结合过程性评价,注重对 学生的发展进步和实际理解、领悟、应用的评估。
作者:浦晓黎 邹婷 单位:浙江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