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美高等教育差异论文
浅谈中美高等教育差异论文 浅谈中美高等教育差异论文篇一 《中美高等教育差异分析》 摘要:通过对中美高等教育的差异性以及原因进行陈述和分析,结合 中美文化差异、招生录取以及教学安排的不同,重点陈述了美国交通数据采集设 备的应用和管理,为我国实验室设备的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关键词:中美;高等教育;差异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16)05-0102-03 一、引言 随着网络的逐步拓展和全球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国际间的学术交流 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的学生、老师以及家长对国外的高校教育情况逐步有所了 解,也逐步显露出国外发达国家和我国高等教育的差距。美国作为高程度最发达 的国家之一,已作为我国学生留学的首选国家之一,同时也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 分析解剖并借鉴其教学优势的国家之一。本文主要通过对中美高等教育的差异进 行分析,以作者所在的学科背景为依托,重点陈述了交通数据采集在美国实验室 中的应用和管理。
二、中美高等教育差异的原因分析 对于中美教育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有诸多方面,除了国家经济发展的 大环境有所区别,还包括文化背景不同、学生的招生录取方式不同、考核方式以 及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等也存在差异。美国教育最基本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能在 其所处的政治、社会、经济结构中使自己的潜力得到挖掘并发挥其作用。美国人 的实用主义使其教育更注重于结果他们认为生活是根据下一步必须要解决的具 体问题来考虑的,而不是根据人们会被要求为之献身的终极价值来考虑的。因此, 美国学校传统的课程内容则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我国教育方针的宗旨则在于 引导学生适应人际关系的总计划。在这种总计划中,集体意识完全主宰着个人的 意愿,且等级关系利益得到充分的强调[1]。除此之外,美国学生的录取与毕业 也与我国有较大的区别,美国虽然是一个高等教育后发的国家,但自17世纪确立和发展高等教育以来,探索出了美国式的高等教育,美国高等教育的飞跃式发展 与其招生考试与录取制度有很大的关系[2]。美国招生主要在公平性的基础上由 各个大学或者权威的私利机构辅助进行学生的招生与选拔,马文卿针对美国的高 等教育中谈到,美国没有国家设置的招生管理机构,也不实行全国统一招生考试, 而是由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和美国大学考试项目测试中心这两家私人机构 来承办大学招生入学考试“在考试内容和方法上,主要采用的是用以预测学生在 学术性学科方面能力和素质的SAT学历考试和考察学生所学课本知识程度的 ATC水平考试”在考试程序上,大学招生使用哪种成绩和学生参加何种考试,完 全由招生学校和学生自己决定“而在录取方式上,则只通过网络和邮件的形式录 取学生”[3]。中国则设置统一的考试形式,通过国家统一设定不同等级院所的分 数初步筛选,然后再由各院校根据学生报考的志愿进行选拔。另外,本文作者在 美国访学期间对美国的教学情况进行了一定的了解,美国每年实行三学期制,每 个学期各院系会把本学期所开课程在网上公示,然后相关专业的学生在网上选课, 以此方式组织课程的开设与否,对于课程的教学安排,本文分针对学生和老师两 种角色陈述。针对学生,每学期有三次考试,最后的成绩按照三次考试并参考平 时的作业情况综合给定。不论作业或者考试,一经发现有抄袭现象立即开除,这 使得学生必须自己完成作业。
在美国,对于工程学科,可以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作用,让研究生作为 TA辅助教师指导本科生的实验,这使得学生可以有效地将课堂的理论知识和实 践结合起来,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由于暑期一般时间较长,有一些 专业基础的高年级本科学生可以联系相关学校进行暑期实习,一方面增强理论知 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另一方面可以为研究生学习打下基础。
三、交通数据采集设备应用介绍 针对工程学科,实践性体现的更加突出。以交通数据采集为例,交通 数据采集作为交通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是一门在各个课程中都会有所涉及的课 程。且作为研究生进行研究的前提,交通数据采集尤为重要。以美国内布拉斯加 林肯大学为例,该大学交通系统工程作为一个系设置在土木工程学院,该系设置 有数据采集与分析实验室,实验室有车载式视频采集系统,如图1所示。
该系统可以根据数据采集的需要,视频采集可以只记录采集的数据, 同时观测人员通过图像显示装置现场观测采集的情况,也可以与其他设施组合将 视频实时传输至实验室。上述所需要的设备及实现的功能陈述如下:设备前端有IPcamera和 HD以及AD检测器,这三个检测器设置在Trailer顶端,满足安装要求的高度,在 Trailer底端有过载和雷击保护电路以及供电装置给相应的装置供电,同时,在架 设检测器的柱子上还安装有无线发射装置,可以将检测器以及IPcamera采集的数 据发送到实验室,实验室使用无线接收装置接收该数据,并将视频及数据存储在 连接的电脑上,Trailer的底端的箱子里还有交换机,交换机将前端采集的HD、 AD数据以及IPcamera的信息提供给无线发射装置,同时,交换机将HD和AD软件 安装及数据采集等设置的计算机通过两个交换机与前端的HD及AD检测器连接 起来,同时,交换机可以通过电脑中的软件设置将HD、AD及IP camera的数据采 集过程及视频记录到硬盘录像机,同时,通过两个交换机的连接,可以使操作员 在Van中对HD和AD的软件进行设置,在恶劣天气情况下可以确保数据的顺利采 集。
将两个摄像头(图中的前端摄像头和后端摄像头)架设在Van上,通过 立柱架设,同时立柱的高度可以通过控制台进行控制升降,通过电缆将摄像头摄 取的视频连接入Van,在Van中有相应的控制台,其中有显示器,Autoscope检测 卡,安装有Autoscope软件的电脑等,前端采集的视频输入视频检测卡及摄像机 控制装置后,通过电脑对视频中的画面设置虚拟检测器,并建立相应的连接,可 以实现视频数据的实时采集,同时,通过视频输入视频检测卡及摄像机控制装置 与硬盘录像机相连,将Autoscope检测的整个视频可以录制下来,以便于后续参 数的查验。
上述设备在实验室中均可以进行灵活的组合,如果课程或者研究需要, 只需要任课教师或者研究生和实验室人员沟通即可,设备的维护由实验室专职人 员负责。维护费用由系里支付,最终落实在由研究项目支出。
相比起美国的检测设施,国内开设交通工程专业的学校设施设备较为 落后,设备管理太过制度化,设备维护不及时,经费不到位。这些现状使得目前 我国的交通学科学生的交通数据采集大多停留在人工调查的阶段,也使得数据采 集的可持续性不高,较大的限制了学生对专业的认知。
四、结语 美国作为高等教育起步较晚但目前却处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教育 理念和教育方式得到了各个国家的剖析和借鉴。论文以中美教育的差异性为基础, 以本文作者在美国访学的所见所闻,重点陈述了交通数据采集设备的应用和维护情况,为我国交通工程专业的实验设置及实施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浅谈中美高等教育差异论文篇二 《中美高等教育差异及其借鉴意义》 【摘要】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我国近年来经济 的高速发展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但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分析对比 了中国与美国高等教育的教育观念、高校结构、教育体制、办学经费、课程设置、 毕业生能力与素质以及改革方向等存在的差异,提出了对我国高等教育和留学生 教育的几点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等教育;素质与能力;教育体制;教育改革 高等教育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军事等方面密切相 关,已成为一个国家实力的标志。国际间激烈的政治、经济斗争,军事竞赛,其 关键科学技术的竞争。从长远和人为因素来看,又可以归结为培养人才的教育竞 争,尤其明显的表现在高等教育方面。因此,各国政府无不致力于高等教育的发 展与改革。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高等教育和留学生教育的快速发展。但 教育的发展并不一定与经济同步,而往往落后于经济的发展速度,比如,中国已 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但中国的高校又有几所进入了世界百强众所周知, 美国的大学教育十分发达,吸引了大批留学生。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吸 引了很多留学生来中国学习,但中国的高等教育与美国比较还是存在较多的差异。
因此,作者结合自己在美国一年的访问和教学经历,总结对比了中美研究生教育 的差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快速发展中国模式的教育教学方法、培养高 水平研究生和吸引更多的留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1.中美高等教育比较 1.1 教育观念 美国的高等教育目前被公认为是世界最好的,而中国的高等教育很多 人并不赞同,究其原因是中国缺少培养创造力教育,“学多悟少”,甚至出现“高 分低能”的现象。首先中美两国的教育传统有诸多不同。美国的高等教育注重培养学生 的知识运用和实践能力,注意培养对知识和权威的质疑,课堂气氛和谐、活跃, 学生有问题会及时提问,老师也不会在意授课思路被打断,课后作业很多,学士 往往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去完成,绝不允许出现抄袭现象;中国的高等教育注重对 知识的积累和灌输,注重培养对知识和权威的尊重,比较注重对知识的继承和体 系的构建,课堂气氛往往比较沉闷,学生主动思维较少,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 观能动性。这两种教育方式表达了对待知识的不同态度,中国的教育表达了对知 识的静态接受,而美国的教育表达的则是对知识的动态改变,反映了两国对待教 育的不同的知识观。
1.2 高校结构和层次 根据《高等教育机构卡内基分类法》(2000版),将美国3941所高校分 为5大类:(1)副学士学院(主要以提高就业和专业技能为主的社区学院)1669所, 占42.3%;(2)主要培养专业人才的高校,授予从学士学位到博士学位的各级专业学 位,所授学位的50%以上在单一学科领域,如医学院、法学院、工程和技术学院 等,766所,占19.4%;(3)培养学士的学士学院606所,占15.4%;(4)主要培养硕士研 究生的高等院校611所,占15.3%;(5)主要培养博士的大学(一般为研究型大学)261 所,占6.6%。由此可见,美国以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就业技能的高校和社区大 学占高校的数量四成多,而培养博士为主的研究型大学数量较少,培养本科和专 业性高校居中。结构合理,定位和分工明确。
我国高校数量虽然很多,但到目前还没有类似于卡内基的分类方法, 根据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以及省市等学位委员会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我国现有一千多所高等院校457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245所具有博士学位授予 权,而其他高校只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或不具有学位授予权的专科院校。
1.3 办学机构 办学机构或称之为办学主体。
美国高校可分为公立和私立,其中公立可分为州立和社区立,私立可 分为盈利性和非盈利性。美国的公立高校和私立高校都有质量很好、信誉很高的 大学,如美国的261所研究型大学中公立167所,私立94所(占36%,如斯坦福大 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以及卡内基梅隆大学等)。我国建国后对高等院校进行了调整,一度取消了私立高等学校,直到 改革开放后,才出现了私立高校。但私立高校办学时间短,师资力量、办学条件、 招生质量和规模、管理经验等都比不上公办高校,因此我国公办高校占有绝对的 主导地位。我国公立高校的办学主体又可以分为中央(教育部)、地方(省、市、自 治区)及教育部和地方联合办学三种。教育部直属近80所,国防科工委、解放军 总后勤部及总装备部有几所,其中56所设有研究生院的高校全部属于上述机构。
1.4 办学经费 美国的高等教育经费比较充足,2000年美国教育经费为6737亿美元占 GDP(2000年美国GDP为96248亿美元)的7.0%,高等教育2599亿美元占2.7%。其 经费筹措渠道包括政府拨款(联邦、州及社区等)、学生学费、校友及社会捐赠、 各种基金会以及企业资助、校办产业等自主创收。政府拨款是美国公立高等院校 的主要办学经费来源,平均占60%,是私立高等院校的第二大经费来源,平均占 20%;学生学费占私立高校经费来源的一半左右,占公立高校的20%左右;校友及 社会捐款占到总办学经费的5%-6%(各年不等);各类资助和创收在93/93学年为 398亿美元占23.3%(该部分收入不影响政府拨款)。
中国教育经费目前为GDP的3%强,来源也可以分为政府性拨款、学 生学费、社会捐赠以及学校创收等。和美国相同点是,设有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 主要办学经费都来自以政府性拨款,即“好大学分享更多国家教育资源的安排制 度”。学生学费不是公办高校的主要收入但是民办高校的主要经济来源。在目前 我国国民收入不高的情况下,学费不可能太高,造成了民办高校办学的一些困难。
1.5 课程设置 课程的设置都是为本国经济发展服务的。美国将教育为经济建设的 “服务”和“科研”与“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课程设置满足社会需要。进 入大学之前学生对专业并没有太多的见解和认识,即使进入大学的前两年也是以 本专业必要的基础知识为主,进入到第三年才会逐渐加强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 这一点与中国高校的课程设置的出发点基本相同。在美国高校入学率很高,高中 生的学校压力比中国小得多(200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3.3%,2007年美国高 等教育毛入学率82%),但进入大学并不等于轻而易举的可以获得文凭离校,科 罗拉多矿业大学石油工程专业的6年毕业率仅为65%。
近年来中国高校的课程设置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也进行了诸多改革,并开设了许多选修课目,但与美国相比跨专业学习或更换专业是十分困难的。
1.6 考核方式 美国高校的对学生的考核更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 不是记忆和描述的能力,更注重平时作业的成绩。而我国高校很多老师还存在“填 鸭式”的教学模式,平时作业不多,期末学生突击复习考试,死记硬背,考完试 什么也不记得,使学生为应付考试而考试。
1.7 毕业生的素质与能力 对比中美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其实具有很多相似点,都是把培养具 有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学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高道德修养和强合作意识的复 合型人才,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
但在实际的毕业生中,美国大学生更能较快的适应社会,他们经常参 加一些社会活动,利用暑假打工(当然要得益于很多企业可以为他们提供机会)。
而中国的大学生参与社会和企业活动较少,往往需要2-3年的过渡期以适应社会。
1.8 改革措施 虽然美国的高等教育已经非常发达和完善,但为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 展、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迎接21世纪的挑战,美国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仍 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教育改革的核心是:率先在全球实现普及高等教育,使 美国所有年满18岁的青年都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改革思路为:建立适应21 实际的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这些改革措施包括:因材施教,实行小班授课;
强化双语教学,使毕业生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和适应力;提高教师素质等。
中国针对我国经济发展和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也进行了诸多改革, 主要体现在:以素质教育为重点,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战略,拓宽基础知识领域, 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高校间的融合以及高校与社会的结合等。培养 具有强烈开拓精神、自信心、独创性、敢于挑战权威的开拓型或创新型人才。新 世纪开始,我国的高等教育注重强调人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即思想道德素质、 业务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组织创造能 力等。
2.中美高等教育差异给予我们的借鉴意义通过以上中美高等教育体系的对比,可以看到我国在高等教育方面存 在的优势和面临的不足,高等教育体系的发展是在各国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不能 统一而论,但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育市场日趋国际化,改进我国高 等教育制度势在必行。
2.1 进一步开放中国的教育市场 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扩大和开放我国教育市场,吸引和引 进更多国际留学生和具有国际教学经验的名师。近年来我国留学生数量不断增加, 归国或具有国外学习经历的教师数量不断增加,与国外高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也 在不断加大和加强,合作领域不断扩大,从学生的联合培养到科研合作和师资之 间的交流与合作,表明了我国高校走出国门、接受外来教育资源的信心和能力在 不断增强。但在引进外籍教师方面还比较欠缺,有能力有资金的高校可先行一步, 进行教师的交流,对于提高和改进我们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教学水平大有裨益。
2.2 扩大教育投资 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较低,教育投资小于世界平均水平,更低于发达 国家的水平,因此在教育投入方面还有很大空间。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 升,投资力度逐年加大。高校自身也要积极拓展融资途径,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技术改革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给高校带来了大量机会和科研方向,而高校 具有高学历和技术层面的人才,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水准和科研水平,科研经费 相对较为充足。社会融资、校办企业等也逐渐成为高校资金来源的一部分。
2.3 具有自己的办学特色 在美国高校众多,几乎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如世界公认的 理科院校之最的麻省理工学院,以理工科为主,共培养出77位诺贝尔奖得主。科 罗拉多矿业大学虽然很小但在美国排名第76位,就是因为其坚持自己的办学特色 以地质、石油、化工和新能源为基础,不断发展和加强自己的优势专业。要在今 后日益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中生存下来,必须坚持自己的特色、扎实自己的基础、 明确办学思路、摆正自己的位置,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科研实力,根据市场变 化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适应社会和学生需求,不断更新教 材和课程,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更多的为社会的经济 发展提供服务。2.4 扩大教师权利 权力大意味着责任重。在美国,大学老师在教科书选择、教学模式和 对学生的考核方式方面都给予了较大的权力。在科罗拉多矿业大学,教师发给学 生的通常不是他选择的教材,而是他准备的教学内容,并指定数目不同的参考材 料或最新文献抑或最新的研究成果。因此,可以保证教材是经常更新的,结合教 材和文献,意味着教师也必须积极进行科学研究、实时跟踪专业发展前沿,不断 创新,认真备课。
2.5 改进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 减少传统的填鸭式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更多的与学生互动,提出问 题、解决问题。美国的很多老师上课比较“自由”,经常设置问题让同学们自己讨 论并找出答案,讲课时也经常有同学提出问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习效率很 高。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小班上课已很困难,但如何改进教学方式,活跃课堂 气氛,增强学习效率,是每个高校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考核方式在我国比较固定,一般采取期末大考的模式,且多为闭卷考 试,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比重也比较大。学生通过几天的突击,死记硬背完成期 末大考,结果往往是一旦考完就什么不记得了。美国高校考核模式多样,教师具 有很大的自主权,平时作业很多,还有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甚至有些老师每周 都有一个小测验,期末成绩一般不超过总成绩的50%。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高等 教育发展速度很快但问题也很多;美国是最发达的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相对完善。
借鉴发达国家的教育经验,结合自身优势,扬长避短,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我国 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作者简介:徐加放,男,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副教授, 研究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