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职权特性分析论文
法院职权特性分析论文 一、法院职权的内容 人民法院作为国家的审判机关,行使着国家的审判权,为宪法和人民法院 组织法等法律赋予和确认。宪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 是国家的审判机关。这是国家根本大法对人民法院职权的规定。人民法院组织法 第三条规定:人民法院的任务是审判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并且通过审判活动, 惩办一切犯罪分子,解决民事纠纷,以保卫无产阶级专政制度,维护社会主义法 制和社会秩序,保护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的财产、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 护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 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规定了人民法院审判职权 的具体内容。按照法律部门分,人民法院目前承担着刑事审判工作,依法惩处危 害国家安全和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承担着民事审判工作,依法审理民事案 件,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民事权利,制裁民事违法行为;
还承担着行政 审判和国家赔偿审判工作,依法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有力地 监督和支持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人民法院以积极的工作,切实维 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保护了公民权利。
二、法院职权的社会性 审判权为国家权力的一种,它是为解决社会上的利益纠纷而设立,通过人 民法院的审判活动而调节。人民法院是重要的国家机关,是国家上层建筑中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以人民法院的名义行使审判权,对经济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人民法院依法开展各项审判工作,办理各类刑事、民事、行政和国家赔偿案件, 通过个案的办理,有效调整社会关系,规范社会主体行为,保护社会主义的全民 所有的财产、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保护公 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对合法的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给予了司法 保障。人民法院审判权为国家服务,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人民法院依法作 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裁决,并予强制执行,具有强制性、约束力和威慑力,这 是其他国家职权没有的强制力,是保证裁判实现的必然要求。人民法院审判职权 的社会性,是人民法院审判职权的重要特征,是人民法院开展好审判工作、实现 公平正义、实现审判目的的基础。审判权的社会性特征,一段时间里被忽视了, 但不久就得到了改善,面向社会实际开展审判工作,面向社会实际搞好审判调研, 更加注重应用法学研究,以有效指导审判工作,指导审判工作有效开展。三、法院职权的中立性 审判权的中立性,由人民法院职权特性决定,是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的基础, 是司法公正的必要条件,也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期待。唯有真正保持审判工作的中 立性,人民法院在实际的案件办理中,才能公平适用法律,公平作出判决。不可 想象,一个不信守中立的法院,人民群众怎么会给予信任,这个法院怎么能建立 起真正的司法权威,这样的法院怎么会有良好的社会形象,公平正义如何得以实 现。宪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 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人民法院组织法也作了内容相同的表述。对人 民法院审判工作保持中立性,宪法上、体制上多作了保障。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立 性问题,这几年已有很多论述和探索,已经牢固树立起了审判中立的理念。各级 人民法院在审判工作中,一直按照中立性要求,努力排除各种不当干涉和干扰, 在具体的案件办理中,努力实现着公平正义。审判中立的理念,已经内化为各级 人民法院和审判人员的核心价值,也为社会各界普遍接受。
四、法院职权的有限性 法院职权的有限性,是一个需要正视的问题。一般来说,国家权力由立法 权、行政权、军事权、审判权和检察权等构成,在中国审判权来自于立法权并为 立法权负责。人民法院行使的审判权只是国家权力的一个部分。司法权在各种权 力中历来是最不起眼的,只是在近现代,由于人格观念的确立,人权思想的兴起, 司法权在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事业上的重要作用凸现出来,司法权才被提高到了 应有的高度和位置,也越来越为社会各界重视。即使这样,由于人民法院审判职 权设置的要求,行使职权的手段和调整范围的限制,掌握社会资源有限,审判工 作本身具有的被动性和中立性要求,其对社会的控制力和影响力仍然有限,也必 须有限,法院职权有限性特点仍然突出。法院不是万能的,对社会事务绝不能大 包大揽。一段时间里,法院洞开立案大门,各类社会纠纷和矛盾大量涌入,很多 都转化为诉讼案件形式。同时,也引发了社会的好诉现象。由于自身地位和功能 上的局限,使得很多转化为诉讼案件的社会纠纷、矛盾,不能在人民法院审判环 节得到有效化解和解决,客观上严重干扰了人民法院正常的审判工作,损害了人 民法院的司法权威,也损害了国家的整体威信。针对法院陷于缠诉、缠访这一社 会难题,开展了全国性的涉诉信访化解专项活动,举全社会之力,通过做艰苦细 致的工作,大量的社会矛盾和涉诉案件才得以化解和解决。在任何一个国家和历 史时期,都不可能赋予法院太多的职权,这是审判机关的性质和职责决定了的。
唯有更加深刻认识法院职权的有限性,才能使司法权归位,而不是越位和缺位,人民法院才能更好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更加有效通过审判服务社会。
五、法院职权的宪法性 司法权是宪法性权力。宪法第三条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 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民法院组织法第十六条规 定:最高人民法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 告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并对其负责、报告工作,人 民法院机构和职权的设置、运行,由宪法、法律规定和保障。宪法赋予人民法院 行使审判职权,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依照法律规定,作出裁决,并付强制实施。
审判权本就属于国家权力的一个部分,并有强制执行力,它也是其他国家权力有 效行使的强制力后盾,保障着自身和其他国家机关职权的有效行使。人民法院的 审判职权由宪法和法律赋予,具有宪法性,人民法院要切实履行起这一神圣的职 责,行使好这一宪法性权力。
六、法院职权的权威性 社会需要秩序,矛盾纠纷需要化解,社会关系需要调节,社会行为需要规 范,这一切很多都是由人民法院通过审判来实现。必须确立司法权威,以推进人 民法院的裁判得到切实的执行,法律得到有效的实施和贯彻落实,社会秩序得到 维护。不可想象,法院判决不能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不能得到很好执行,其 损害的不只是法院自身的威信,更将严重损害社会秩序、民众利益和国家的权威。
近年来,社会各界更加认识到了司法权威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进经济社会科 学发展事业上的重要作用,司法权威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并赋予了新 的时代内涵。司法权威不只是关涉法院一家的问题,而涉及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需要各方面支持,通过内外多方用力,才能真正确立和加强。一是把人民法院反 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紧密结合人民法院实际,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 整体推进人民法院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各项工作,彻底解决执法不严、裁判 不公、效率不高等影响司法权威的问题。二是强化人民法院内部对司法权行使的 监督,进一步完善审判、执行流程管理、案件质量评查等监督工作机制,加强上 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监督,完善再审制度,依法纠正错误裁判, 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权威。三是坚持依法纠错与维护既判力相统一。
既要坚持依法纠错,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又要坚决依法维护人民法院 生效裁判的既判力,维护财产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基本稳定,维护司法权威。四是 不断增强司法能力。法官的司法能力越强,司法水平越高,就越能实现公平和正义,司法权威就越会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和尊崇。五是进一步普及和弘扬法治精 神,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提高和强化公民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 念,营造起全民尊法、守法、维护法律权威的良好社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