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一带一路”跨地域文化建构与传播

“一带一路”跨地域文化建构与传播

“一带一路”跨地域文化建构与传播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包括 跨地域文化形象的建构与传播亦是如此。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新媒体对跨地 域文化形象的建构与传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由于新媒体具备数字化、交互 化以及无界化的特点,其在内容、载体以及宣传等多个方面,大力推动了跨地域 文化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关键词:新媒体;
一带一路;
跨地域文化形象;
建构;
传播 在古丝绸之路中,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主要是借助宗教以及商 业活动。通过商人在贸易中的传播以及宗教士的宗教传播,跨地域文化形象不断 得到建构与传播。但是由于古丝绸之路受到时间、空间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其传 播文化效率十分低下。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与进步,其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等诸多因 素的限制。受益于新媒体的“一带一路”建设,使得跨地域文化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为跨地域的文化形象的建构与传播贡献了前所未有的巨 大力量。

1“一带一路”与新媒体相关概念概述 1)“一带一路”。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主要是指 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其理念在于通过文化发展实现 推动经济建设,通过“一带一路”沿线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实现沿线各国多 样化、自主化、平衡化以及可持续的共同发展。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地域文 化形象的建构与传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人们通过对跨地域文化的了解不断 加深,不同地域文化、民族以及国家的人们更容易实现真正的理解以及沟通,这 更有利于跨地域文化形象的正面建构与传播[1]。2)新媒体。随着新媒体所处的 时期的不同,其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最早在1967年,新媒体概念被美国人戈 尔德马克提出,不过这时新媒体概念主要为了区别于传统媒体,传统媒体最早是 纸质传播,后来演变成电影传播、电视传播,这就是最初的新媒体。随着社会的 不断发展以及科技的日新月异,2014年,学者匡文波提出网络、卫星、无线电等 传播介质以及利用数字技术、移动电话、计算机等介质进行传播的新型传播行为 为新媒体。而且,匡文波对新媒体的种类进行了详细划分,其指出新媒体的种类 包括网络媒体、数字媒体以及移动媒体三种[2]。

2“一带一路”背景下新媒体在跨地域文化形象建构与传播中的应用价值1)跨地域文化形象建构与传播摆脱了时间、 空间的束缚。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之间的距离已经不再像地理上显 示的那样遥远。借助现代化科学技术,不同地域文化、民族以及国家的人们能够 不受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进行实时的通讯、沟通以及了解,第一时间了解国内 外发生的最新事件、信息全天候传播、掌握不同语言的人们进行人际交流这些都 成为眼下正在发生的。不同地域的人们进行文化交流正是“一带一路”倡议所强调 的理念。另外,受益于新媒体技术,跨地域文化形象的建构与传播变得更快、更 方便、更全面。2)跨地域文化形象构建与传播效率更高、内容更加全面。当前, 新媒体大多以网络平台为主要载体,其信息承载量远超传统媒体。随着新媒体技 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可以通过索搜引擎得到更全面的信息量,信息检索变得更加 快捷、准确。数字化的特点让新媒体的时效性优势突出,在传统媒体时代,信息 传播滞后、不及时是常有的问题,但是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出现,观众了解接受的 信息都是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上传以及发布到网络上的,在出现信息冗余或者有 误的情况时,信息也能够第一时间得到校正。具备数字化特点的新媒体技术,能 够有效改善快递与文化形象“他塑”的情况,防止跨地域文化形象传播与真实情况 不匹配的局面[3]。3)跨地域文化形象建构与传播从单一变得多维。在传统媒体 时代,信息传播单向化特点明显,其主要以点对面传播为主,因此存在一定晨读 的封闭性、垄断性以及集权性。但是在新媒体时代,“人”成为所有活动的主体者, 人们之间的个性化差异得到了重视,因此,每一个用户不但是新媒体时代的内容 浏览者,也是信息传播者,也是话题制造者。用户在新媒体中的不断参与、分享、 交流以及反馈,能够提升跨地域文化形象的建构与传播效果。另外,具备交互特 点的新媒体能够使得“一带一路”背景下跨地域文化形象的建构与传播从单一变 得更加多维。

3“一带一路”背景下新媒体在跨地域文化形 象建构与传播中的具体应用1)内容为王。明确不同地域文化所蕴含的价 值是实现跨地域文化形象建构与传播的核心,不同地域文化所蕴含的价值包括知 识性、思想性、社会性、审美性、文化性等诸多方面,换言之,不同地域文化所 具备的某种特性、其对于当今社会的意义所在是跨地域文化形象建构与传播的实 质。在跨地域文化形象的建构与传播中,实物展示是其中展示文化精髓的主观且 重要的方式之一。但是,受到不同国家相关规定以及诸多因素的限制,并不是所 有的实物都可以走出国门向世界进行展示,这个时候新媒体在内容呈现方面具备 的独特优势就显现出来。例如,对于跨地域文化中的遗址类文化遗产,在对其进行传播时,通过数字建模、多维扫描以及增强现实等方式,可以把遗址类文化遗 产的现实场景进行真实呈现,无论是宏伟的建筑规模还是繁琐的建筑结构都可以 得到最大程度的表现,文化遗产的观赏价值也能得到最终体现。在跨地域文化形 象的建构与传播中,3D虚拟导览技术不断得到推广,其能够使跨地域文化进行 效果较好的传播,尤其是对于一些文化遗产,通过展陈设计,文化遗产的有机组 成部分得到了展示,在精心设计展品布置以及观看线路以后,受众能够更好地了 解文化精髓。在虚拟导览中,受众借助鼠标、方向键以及一些手势可以360度地 参观文化遗产[4]。2)载体革新。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跨地域文化形象 的建构与传播载体发生了变化,其不再局限于文字展板展示、陈列实物展示、折 页介绍等。数字化是新媒体的显著特点,移动数字终端、人机交互设施以及可穿 戴设备成为跨地域文化形象建构与传播的新载体。通过一台数字终端,观众就可 以了解一个地域、民族以及国家源远流长的文化特点;
通过一个媒体站,观众可 以快速翻阅卷帙浩繁的文化历史文献;
通过一副特质眼镜,观众可以尽情浏览不 可移动的文化遗产全貌。载体的革新使得跨地域文化形象的建构与传播方式发生 了变化,新媒体强调交互性,观众与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以及互动受到了重视。

趣味游戏的设计、不同方式的文化演示、比较以及梳理不同地域文化的异同,这 些都使得观众的观看体验更强,因此人们对于跨地域文化形象的印象也就更加深 刻。3)注重宣传推广。在跨地域文化形象的建构与传播中,如果把内容比作大 脑、载体比作躯干,那么宣传推广就是实现跨地域文化形象建构与传播的双腿。

单靠一次交流、一个展览,人们并不能深度地了解跨地域文化的特点。随着新媒 体技术的迅猛发展,跨地域文化应主动“走向世界”,借助所有可利用的机会向世 界进行自我介绍。各种社交App让不同地域的人们实现了亲密交流,不同的地域 文化也可以借助各种社交平台进行动态的持续发布,因此增加各国人们对其文化 的关注度,这也有利于跨地域文化形象的建构与传播。相比于传统媒体,在借助 新媒体进行内容编辑时,要尽量选择观众喜爱以及容易接受的传播形式,例如, 借助不同的字体、色彩、图片动静等加强文化内容对于观众的刺激感,以此更好 抓住观众眼球。另外,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屏互动以及 融合,也能够为跨地域文化形象的建构与传播提供更好的感官效果。

综上所述,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跨地域文化形象的建构与传播正处于新 媒体营造的语境中,属于不同地域文化类型的民族以及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都聚 集在新媒体这个崭新的平台。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跨地域文化形象的建 构与传播其深度与广度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不同特点的地域文化应积极从“一 带一路”倡议中汲取力量,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