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思修论文4000字|大学思修论文1000字

大学思修论文4000字

大学思修论文4000字 大学思修论文4000字篇一 《当前全面增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思考》 摘 要:全面增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我们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国、 全面迈向法治中国的重要步骤。我们在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同时,通过 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社会主义宪法权威、强化 社会主义法律执行和调控社会主义法治舆情等几个着力点,努力促使广大人民群 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输入法治“正能量”。

关键词:社会主义 法治理念 依法治国 作者简介:任志远,正德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讲师,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2015年3月5日,国务院在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 作报告中提到,新的一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 局之年……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面对国内外发展环境 的巨大变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经成为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促进国家治 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调动全 社会厉行法治的主观能动性,意味着全面增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刻不容缓。

一、认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法治作为人类社会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在我国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 战国时期。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刑书》,诞生于公元前536年,是由郑 国宰相子产将郑国法律条文铸在一件青铜器上――金鼎,并公之于众。此时“法” 的本意为式样、典范、准则,并由此引申为应遵循的方式、程序,强调它是由最 高统治者强制制定的,供万民遵守服从的准则。

因此,法治是最高统治者治理国家的一种理念,是治理社会的理论、 原则、理念和方法。它强调依据法律治理国家,与儒家“德治”重教化截然不同。

但是,两者相融合的结果却是以礼入法,出礼入刑,即以道德教化为主,以刑罚 惩罚为辅。它贯穿于整个中华法系的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为清末之前的国家治 理奠定了主基调。因此,当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领导全国人民走上了独立、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道路, 就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法治一步一步地为实现民族复兴保驾护航。

社会主义法治不同于中国古代传统法治。除统治阶级性质区别之外, 后者强调只有在社会上盛行的道德规范等行为规范,不能约束人们的行为时,才 能诉诸于以刑法为主的法律。法律使用颇为被动。而前者则是党在深刻总结我国 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 法治,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 本方略,把依法执政确定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这是中国共产党主动积极、 富有成效的治国举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

综合来看,法治理念是法治的理性化观念,是进行法治实践的思想基 础、基本原则和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更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 思想观念体系,它反映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功能、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是 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和精髓,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指导思想。

只有当我们能全面准确的认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才能够找到问题的关键,即着 力点。

二、增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着力点 众所周知,春秋时期秦国的商鞅想要实施变法图强的政策,虽然法令 已经完备,但没有公布,他恐怕百姓不信任,故而事先采取了徒木立信的举措, 赢得百姓对于新法的信任,最终奠定了秦国霸业的根基。这说明任何一件事情只 有大家在思想上信任和重视了,才有可能实现终极目标。因此,要全面实现依法 治国,首先要增强全民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使全体人民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 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一)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正如商鞅那完备的法令。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大致是以宪法为统帅, 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 法等七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骨干,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 的法律规范。改革开放至今,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不断发展,众多社会发展 实践经验不断积累,其制度化、法律化的趋势也日渐清晰,极大地丰富了社会主 义民主法治的前进道路,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进提供了强大的法律 保障。要真正实现法治,国家立法机关需继续深耕本国土壤、在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确保法律体系的科学性和完整性,使法律真正成为治 国之重器,成为全民推崇的良法。2011年,时任全国人大会委员长吴邦国宣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直至今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15年3月15日通过。再加上《存款保险条例》、《博物馆条 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法》的 陆续出台,凸显出法律法规正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不断修订和完善中,将为 更多领域实现“有法可依”。

(二)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俨如徒木立信后的拥法民意。法治文化通常被认为是法律制度、法治 精神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实施的程度和人们对法律信仰水平的总和,它是与人治文 化相对立的、深刻地体现着法治的精神和理念、原则和制度、运作实践和生活方 式的进步文化形态。我国当前的法治文化则是深深的植根于中华民族逐步实现全 面小康社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核心指向当代中国人的法 文化共识、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这既包括法治精神意识、法治规范制度,也包 括法治行为方式、法治物质载体等众多方面。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中也明确提出:“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 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这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而是社会历史发 展经验的总结。无论是中华法系受儒家文化影响形成礼前法后的观念,还是西方 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后《拿破仑法典》的深远影响,都不难看出法律的推行从 来都离不开法治文化的培育。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是中华民族尤其中国共产 党人对人类优秀法律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是世界两千多年法治思想在当代中国的 伟大实践,体现了社会法治传统在当代的中国化发展趋势。可见,培育社会主义 法治文化,需要形成一种有别于我国传统的人治、以“社会主义法治”为核心的文 化体系。它将深深地扎根于国家、社会乃至个人,是国家发展、社会治理、公民 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文化与精神,为更好地实现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

(三)树立社会主义宪法权威 恰似商鞅新法产生令行禁止的效应。马克思曾说过:“宪法是法律的 法律。”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曾于1954年9月20日、1975年1月17日、1978年3月5日和1982年12月4日通过四个宪法。最新的1982年宪法又经 过了四次修订,目前正在使用的宪法是八二宪法的2004修正案。纵观整个新中国 宪法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宪法的制定和修改,认识到社会主义法律本土化的 必然要求,并在繁杂的审议过程中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这正是我 们国家能够激发全国各族人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齐心协力形成合力,直至今日 成长为经济总量第二的世界经济大国的根本性法律保障。

在2014年12月4日首个国家宪法日当天,国家主席在首都各界纪念现 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更是强调:“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 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 期性。”很显然,依法治国依赖于宪法权威的树立,但是宪法权威不是简单的来 自于宪法的稳定性。我国现行宪法不仅要使民众对其产生敬畏之心,还要得到人 民群众发自内心的拥护。实现这一目标,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应普遍 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只有通过宣传教育,使大家清醒地认识到树立宪 法权威对个人、家庭、社会产生巨大的正能量,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尊法、 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四)强化社会主义法律执行 破除刑不上大夫的悖论。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有句名言:“国 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可见,法律的生命在于 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一方面,自党的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依照宪法 和法律的规定,既打老虎又拍苍蝇,全力推进廉政建设。无论对方的权力有多大, 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就依法受到相应的惩罚,以更好的维护公平正义,彰显出 社会主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价值追求;另一方面,不断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构 建全面立体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惩治暴恐、黄赌毒、邪教、走私等违法犯 罪行为,切实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真正实现执法为民的社会主义本质 要求。如此一来,广大人民群众更加坚信法治中国将成为社会治理的常态,应该 增强依法治国、依法办事的法律意识,不断培养一种逻辑的、理性的法治思维方 式,以养成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

(五)调控社会主义法治舆情 正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要全面增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需要 对现实或者网络上的社会舆情,尤其是突发事件进行必要的舆情分析,关注舆情的发展趋势,并适时做出恰当的反应。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现实世界已经呈 现为一个开放的世界,包罗万象。网络世界则更是纷繁复杂,良莠不齐。现实与 网络之间已经没有了明显的界限,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又相互转化。任何一个法治 事件处理不及时或者处理失当,都有可能在现实或者网络上引发“蝴蝶效应”,造 成不明真相的民众对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产生怀疑或动摇,甚至于影响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所以防患于未然,依法加强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舆情监 控,尊重事实,实事求是,必要时拿起法律武器,捍卫公平正义。这样才能不断 积聚社会主义法治发展的正能量,使之成为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阵地, 最终使得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并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展的新常态中 来。

大学思修论文4000字篇二 《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定位与创新》 [摘要]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 容。理想信念的科学性决定着大学生人生的正确目标与方向,理想信念教育的有 效性影响着高校人才教育的质量水平。在党的精神指引下,我国正在进入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如何科学定位、不断创新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程, 是我国高校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定位与创新 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 面的改进与创新,其中理想信念教育是核心部分。面对21世纪飞速变化的形势, 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定位与创新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我国高校 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

一、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定位分析 (一)宏观背景 从国际上看,21世纪不仅是一个和平与发展的世纪,而且是经济全球 化、发展信息化、高科技化、生态化的世纪;不仅是全球多极化、发展模式多样 化与竞争白热化共生的时代,而且是局部动荡、经济危机、资源危机、环境危机、创新发展与绿色发展并存的时代。从国内看,在党的精神指引下,我国正在进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中国正 处于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这种宏观背景趋势,为我们研究大学生理想信念教 育提供了客观背景和依据。

(二)性质目标定位 任何教育都有性质定位与目标定位,它决定了教育培养人才的性质与 价值取向。党的报告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 班人。”可见,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性质目标应当定位于社会主义事业的 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培养的人才应当具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同理想信念,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为实现“中国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发出自己光和热。

(三)内容定位 培育大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坚定其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积 极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荣辱 观信念;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 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

(四)特征定位 1 核心基础性。大学是培育人才的重要平台,一个国家当代大学生理 想、信念、品德、知识、能力的优秀与平庸,将决定该国家未来的综合实力与竞 争力,如果说大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站”、“指南针”、“智力中心”、“思想库”、 “精神圣殿”、“精神家园”、“人才库”,那么对当代大学生所进行的理想信念教育 在整个高校教育系统工程中,则具有核心和基础意义的教育,这主要是因为理想 和信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根本反映;是大学生政治方向的集中 体现;是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关键标志。大学生如果没有理想和信念,就会迷 失人生的目标与方向,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与执着。他们追求的理想不同,就会 成为不同人格的人。2 知行合一性。理想信念教育不仅存在于理论或者主观层面,而且具 有实践性或者客观性。实践性原则是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原则。理想信念教育是 知、情、信、意、行的统一。所以,我们不仅要对大学生在理论上进行科学而崇 高的理想信念教育,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构建人生理想信念的行为实践平台,通 过一定的训练与养成,通过考核与评价机制来保证理想信念教育的知行合一。

3 时代性与前瞻性的统一。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总是与我们所处的 时代紧密相连的,脱离现实的向往和追求就是一种空想与幻想。一方面理想以现 实为出发点,使之符合国际潮流和国内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从而有可能变成现实;
另一方面理想具有前瞻性,来源于现实,高于现实,经过艰苦奋斗方可变为现实。

4 层次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在理想信念教育中,我们要告知同学们理 想信念不仅有层次性,诸如伟人理想、英雄理想、精英理想、君子理想、合格公 民理想等等,而且有多样性,诸如科学与非科学理想、个人与社会理想、近期与 长远理想以及政治、道德、职业和生活理想等等。我们应教育鼓励学生,树立崇 高而科学的理想信念,完善健全人格,追求高尚人格。

5 执著性与科学性的统一。从某种意义上讲,每个大学生都有自己的 理想信念或者人生的向往与追求,但不一定都具有科学性与执著性。理想是人生 航线的指南针,它确定前进方向和目标,因此,理想必须具有科学性、先进性, 否则就会误入歧途。信念具有浓厚的认识、情感和意志色彩,表现人们对理想追 求的持之以恒和坚定不移,光有远大理想没有执著的信念,人生目标难以实现。

虽有理想,但如果缺乏科学性,即便信念执著,也根本不可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因此,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一定要注重科学性与执著性的统一。

二、创新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构建策略 (一)理想信念教育理念创新 1 将大学生的个人理想信念教育观念层面的教育与理想信念相关行 为习惯层面的培育有机结合。经验证明,一些大学生之所以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 人生理想,是因为他们不仅有理想,而且有大量的行动并形成相关习惯。一些大 学生之所以没有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是因为他们只有理想,而没有大量行动, 也没有为理想努力奋斗,如此再好的理想信念教育,都很难产生实际效果。因此, 我们不仅要注重观念层面理想信念的教育,而且要注重大学生与理想信念相关行 为习惯层面的培育。修养决定品质,习惯决定命运。2 将大学生的个人理想信念与爱国主义、“中国梦”的理想信念有机结 合。要把大学生的人生大目标与时代发展特点有机结合起来,一滴水只有融入大 海,才会永不干枯,奔流不息。大学生只有将个人理想信念与国家的理想信念、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机结合,才能活力四射,才能青春永驻,才能创造辉煌的 人生,科学家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等等就是最好的榜样。

3 将大学生的政治理想信念、道德理想信念、职业理想信念和生活理 想信念有机结合,将大学生的人生大目标与其职业生涯具体设计有机结合。大学 生多层面理想信念系统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辩证统一关系决定了高校大学生理 想信念培育的系统性。政治理想信念是核心;道德理想信念是基础;职业理想信念 是平台;生活理想信念是个性特色。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用一根红线(即“中国梦”) 来贯穿大学生的政治理想信念、道德理想信念、职业理想信念和生活理想信念。

(二)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创新 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强国的理想信念教育与创新美丽中国 的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表现在经济、政治、教育、 科技、文化、军事、体育等方面成为全球一流国家,而且表现在生态文明、美丽 中国以及绿色发展、绿色管理方面成为全球一流生态文明国家。因此,建设美丽 中国应当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3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与青年人的时代使命、社会历史责任教育有机 结合。每一个时代的青年都承担着历史使命,这是时代赋予青年的时代责任,是 义不容辞的。因此,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应当增加历史使命感与时代责任教 育,时刻想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三)理想信念教育方法创新 1 不同理想信念类型的对比教育。诸如不同社会理想,不同人格理想 的对比分析,使大学生有所比较有所鉴别,从而坚定地树立科学的人生理想与信 念。比如,雷锋对科学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造就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楷模;
冼星海对科学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造就了人民音乐家的光彩。

2 注重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个性化切入。高校中对学生的崇高理想信念 教育是统一的,高尚的人格引导也是共同的,但对于每个大学生的人格定位、职 业目标和生活理想则可以因人而异。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人的生活理想信念也各有千秋。一方面,我们要注重伟人、精英理想信念的示范教育作用,比如,毛泽 东、周恩来、钱学森、雷锋、袁隆平的理想信念介绍。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注重 职业理想与生活理想的个性化切入,比如,廖晓义的环保职业理想与绿色生活理 想的个性化切入,郎朗音乐职业理想与生活理想的个性化切入等等。

3 正确处理信念教育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关系。人生有很多美好而崇高 的理想,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只是观念上的目标和愿望,实际上理想与现实是有距 离的,有的理想需要数代人的努力才能实现,如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科学 到现实,这就需要若干代人的前赴后继。有的理想则需要人一生的拼搏才能实现, 诸如职业理想、人格理想等等。因此,我们在教育大学生做一个有理想信念人的 同时,还要教育他们怎样才能把理想变成现实。一方面要树立科学理想信念,使 之符合规律,具有层次,切合实际;另一方面,要制定详细实施计划与方案,充 分利用各种资源,竭尽全力去实现自己的既定人生目标。人的生命是美好的,但 生命又是有限的。我们要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远大的理想。大学生的理想不仅是 高远的,而且是具有可能性与现实性的,是逐步上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