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试论建立产权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思考]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产权制度的改革,没有明确的产权制度,就没有法人治理结构,只有明晰产权,才能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才能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只有明晰产权,才能建立责权明确、权力制衡、管理科学、流转顺畅的组织形式,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因此。要在激烈而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必须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基本途径,大力推进和改革企业产权制度,对企业产权结构进行重构重建,着力建设高素质的职业企业家经营者队伍,培育一批有创新能力的管理人才,特别是要建立所有者、管理者和生产者三方利益共享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1强化所有权主体对行使占有权机构的制约
  认识和解决我国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和占有权的矛盾,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主要课题之一。处于初级阶段的我国国有企业,实际上出现了所有权主体的“空缺”,行使占有权的政府机构已代行,或将所有权包容于占有权之中。这是造成国有企业困境的内在的、主要的原因,只有从解决所有权和占有权这个主要矛盾人手,才能全面解决国有企业面临的各种矛盾,使其改革和发展纳入正常轨道。首先从法律上明确国有企业的权利体系,界定其所有权对占有权、经营权、使用权、管理权的支配地位,以及这些权利各自的责任及其相互关系。其次,确立所有权主体对占有权支配、监督的各种具体权利建立相应的民主法制机制,进一步明确这些权利与所有权的关系,建立健全一系列必要的社会机制,保证这些权利的实施。第三,明确行使占有权的机构公职人员的职责,使其行为纳人法制轨道。第四,明确企业的经营权,聘用合格经营者,使其依法经营。
  2现代企业产权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关键是解决激励问题 水利论文发表
  激励和约束主要是解决好激励方面的问题。因为,国有企业长期偏离激励的方向。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说,“问题不在于社会主义体制不存在激励,而在于社会主义体制内的许多激励被误导了”。这一被误导激励主要表现在:
  2.1社会主义“平等”意识对有效激励结构的障碍
  激励结构的基本方向在于报酬必须按照绩效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这样才能形成激励效果。这恰恰是从不平均的前提出发的。而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往往追求的是一种平均主义的平等,尽可能地缩小这种激励差别,以牺牲效率来换取所谓的“公平”。这样社会主义经济对平等的意识形态方面的约束阻碍了有效激励结构的建立。国有企业激励方面的问题直接导致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长期以来,我们比较多地是从约束的角度去克服国有企业存在的弊端,但往往不尽如人意。因为没有激励的约束,是一种被动的约束,其效果也是十分有限的。
  2.2激励是最深层次的约束
  企业是以人为主体组织的,企业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而要使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关键是要真正激励到位。在改革实践中,一些企业探索了通过经营者和员工持股等激励形式,有效地调动了经营者和员工的积极性,并把这种积极性转化为自觉行动,变他律为自律,变外在约束为内在约束,形成倍加的激励与约束效果。
  2.3加大激励力度有利于经营者队伍的稳定
  在当前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条件下,如何稳定企业经营者队伍和科技人才队伍,是一个突出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有一个模糊认识,就是讲资产流失只注意到有形资产的流失,实际上资产流失最严重的流失是经营者的流失,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者是特殊资源的拥有者,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谁拥有经营者资源优势谁就拥有了发展的优势。所以,现代企业在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以后,首要的是要解决对经营者的激励问题。

  3现代企业产权激励与约束的重点和要求
  3.1现代企业产权激励的重点应是经营者而不是所有者
  因为从理论上讲,激励是在委托代理关系条件下,所有者应当支付的代理成本,是经营者的一种收益选择权。所以,激励说到底是所有者对经营者的激励,而不能是所有者自己对自己的激励。
  3.2要突破产权改革的约束
  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最大优势是形成内部产权约束,要达到产权约束的主体多元化,离不开产权制度安排的合理性。目前在我国,必须打破国有企业产权主体的单一性,实行产权结构多元化,使民间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介人国企产权制度改革,使非国有产权主体在企业内部有更大的发言权,特别是在国有经济逐步退出的产业领域.国有企业要降低持股比例,由控股变为参股,实现产权多元化与强化非国有产权主体的约束相统一,有助于明晰产权,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真正实现党政分开,政企公开,以减少行政干预。对那些以私人资本为主的公司制企业,要实现由家族统治的模式转向引进外部资本使企业产权分散化、多元化,家族型管理企业迈向现代企业。3.3要解决两个进一步走进市场的问题
  一个是企业要进一步进人市场,真正实现优胜劣汰,有进有退。另一个是经营者要进一步进人市场,让经营者真正流动起来。没有流动就没有竞争,没有竞争激励和约束都是一句空话。同时,要解决几个分开:一是企业目标与社会目标要分开;二是所有者与经营者分开,对所有者的代理人,应当实行准公务员制度;三是官商要分开,建立多层次、多手段的激励机制,政府对企业的激励、出资者对高层人员的激励、企业内部的多层次激励。同时,建立多元约束机制,包括产权约束、法治约束和市场约束,对企业家来说就是自我约束;四是国有控股企业与其它形式企业分开。
  4实施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对策和措施
  激励与约束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因此,实施激励与约束机制,办法和措施要求综合配套。一是政府职能的转变;二是进一步完善企业产权结构;三是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处理好新老三会的关系;四是建立和完善企业经营者和科技人才市场;五是必须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干部制度,把党管干部原则与现代企业制度下的选任方式结合起来;六是必须建立和推行企业效绩评价制度,正确、公正评价经营者业绩,强化对企业的外部监管和社会监管;七是因企而宜,从更广的角度大胆探索建立多样化的经营者激励机制。同时。还要重视员工的激励问题;八是正确处理经营者与所有者的关系,让经营者通过一定形式成为所有者。
  5实施产权激励的时机
  产权激励,是一种通过经营者获得公司股权形式给予企业经营者一定的经济权利,使他们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从而勤勉尽责地为长期发展服务。从理论上来讲它使经营者个人利益与股东利益趋同,能够激发经营者更加努力地工作,足对企业高层长期激励的一种重要方式。然而现实与理论却有一定的偏差,在产权激励的发源地美国,虽然产权激励被认为是行之有效的长期激励机制,但在经历了安然等一系列大公司财务丑闻后,却陷入了对产权激励的反思。 水利论文发表
  (1)目前国内产权激励的风起云涌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这种盲目性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激励主体简单地经为实施了产权激励,就可以解决经营者激励甚至是对经营者管理的所有问题;另一方面是激励对象只片面地看到了产权激励的激励性,而没有看到它的约束性,造成不少企业的经营层要求权激励的呼声提高。这种盲目造成一种假象,似乎所有的企业都能够实施产权激励。事实上,即使在政策法规允许、中国资本市场完善等外部条件完全有利的前提下,也并非所有的企业都适合推选产权激励。现实中很多企业只注重了研究产权激励方案设计,却忘记了分析自身是否具备权基础条件。
  (2)实施产权激励,首先要看企业的特征。具体包括企业的行为特征和发展阶段特征。产权激励的一个理论基础是对人力资本的认可,也就是经营者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激励经营者可明显提高企业业绩。因此在高科技行业、智力服务业等人才为关键要素的行业,产权激励的作用就会相对明显,而在资源垄断性行业、资本密集性行业等行业,产权激励就难以发挥很大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3)实施产权激励,还要看企业内部管理基础,具体包括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绩效考评体系。产权激励要求企业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这对于我国众多出资人缺位、一股独大的国有企业来讲,挑战尤其严峻。内部管理基础的另一方面是绩效考评体系,产权激励的依据是对经营者的业绩作出评价,然而我国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考评体系,很难客观评价经营者。
  (4)实施产权激励最后还要看企业文化。有些企业内部“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观念根深蒂固,员工对经营层的收人差距十分关注,这样的企业实施了产权激励,反而会引发内部矛盾。而对于一些树立强烈的绩效导向的企业,推行产权激励会相对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