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学有关论文 [高校实验动物学教学改革论文]

高校实验动物学教学改革论文

高校实验动物学教学改革论文 【摘要】对实验动物学教学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提出了该课程应注重理论 与实践并重的指导思想。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探索适合本学科的教学模式;
通过 加强实践操作技能的教育,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加强考试考核的改 革,培养“高分高能型”的人才。

【关键词】实验动物学中医药院校教学改革 实验动物学是一门研究实验动物及动物实验的综合性新兴学科,它融合了 生物学、医学、兽医学、遗传学等诸多学科的知识,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交叉性, 同时它的发展又推动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中医药学的发展,对科 学研究尤其是生命科学研究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 重视,也逐步步入了高等医学院校的课堂,是中医药院校多数专业研究生必修的 一门基础课,也是部分中医、中药、药学、生物工程、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生的 选修课程[1]。我院在研究生和本科生中开设这门课程也有近十年的历史,这 对于我院普及实验动物学的有关知识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起到了一定的推动 作用。但由于教师队伍的不专业(多为实验动物中心的工作人员或病理、生理教 研室的教师),加之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的不统一、考核办法的过时以及该课程 是选修课的缘故,使得教学效果不好,流于形式化,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对学生 动手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2]。为此,笔者在实验动物教学实践中大胆进 行教学改革,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与考试考核办法,在 我院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及中医、中药、药学等本科班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 果。

1更新教育观念,确立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指导思想 在以前的实验动物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基本上以讲授实验动物学的基本理 论为主,忽视了实验操作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学完后即进行理论考试,与当时开 设这门课程主要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的初衷不符。因为实验动物学是 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单纯讲授理论对于以往很少接触实验动物的学生来说, 往往非常抽象,效果也不好。因此,在实验动物学教学过程中,有必要更新教学 观念,确立以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指导思想,改过去的以理论学习为主为现在的以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重点,改过去仅重视课堂学习为现在还重视实践操作,采用 更加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逐步提高实验动物学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学生进 入实验室和走上社会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紧紧围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目的这个中心,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适当减少理论课 时数,增加实验课时数,使实验课时占到总课时的40%左右。同时丰富教学内容, 使实验教学不单纯停留在实验动物的捉拿、保定、麻醉、采血、给药等基本操作 上,而是把科学设计实验、选择合适动物复制中医证候动物模型进行相关的中医 药实验等综合项目放在学生的实验课上,确保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

2丰富教学内容和改革教学方法,探索适合本学科特点的新的教学模式 实验动物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何培养出高质量的符合各种实验要求的实 验动物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符合要求的实验动物合理地设计、开展动物实验并获得 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对于中医药院校的毕业生,他们未来大多是实验动物的使 用者。因此,对如何培养标准的实验动物的内容可略讲,而对如何利用实验动物 进行科学实验的内容要详讲。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要有所侧 重。对研究生来说,重点要讲授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应用、动物模型的复制技术、 影响动物实验效果的因素及其控制、相关的动物实验方法、最新的法规和动物实 验的进展,增加学生实验动手的机会,提高实验课程的深度和难度;
对本科生来 说,重点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着重讲述实验动物学的新技术、新进展(转基 因技术、克隆技术、基因敲除技术)、实验动物的一般操作技术等。坚持以基础 知识为根本,侧重相关知识、前沿知识的原则,通过对实验动物学知识的学习, 使学生对实验动物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对其历史、现状、前沿等方面的知识有整 体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除传统的教 学方法以外,还采用演示法、参观法、实验法等[3],以提高教学效果。

2.1演示法实验动物学的内容十分丰富,在信息化的今天,实验动物学课 堂教学就不能再停留在单纯的黑板加粉笔上,而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辅助 手段,不然的话会造成教师努力讲,学生认真听,但收效不大的现象,为此,教 师在讲授这门课程时,不能一味地采用讲授、描述等传统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记 忆,还应灵活运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辅助手段,如投影、幻灯、多媒体课件等, 把要讲的内容形象化,视、听并用,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又有助于调动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介绍实验小鼠的常用品种、品系时,可以将KM小鼠、DBA 小鼠、C57BL/6小鼠、615小鼠的图片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并结合图片介绍它 们的生物学特性及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使学生能形象、直观地理解和记忆,加 深对不同品种、品系小鼠的认识,改变过去认为实验小鼠就只有单纯白色,而没 有黑色、野生色、灰色等的错误观念;
再如介绍该学科较前沿的转基因和克隆技 术时,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嵌合体小鼠、绿色荧光小鼠、移植技术使身上能长出人耳朵的裸鼠及动物无性繁殖(即克隆)的动物,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 的兴趣。

2.2参观法实验动物的环境控制是实验动物学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但在 讲授屏障环境时,涉及到屏障环境的温、湿度调节系统、通风净化系统、消毒隔 离系统以及屏障环境系统内要做到人流、物流、动物流“三流”分开时,在课堂上 讲,教师往往难以讲清楚,学生也难以听懂。如能根据教学目的,组织学生到实 地参观并讲解,那么效果将十分好。屏障系统除感染性实验室以外,一般多为正 压,学生通过实地参观进入实验室时开启每一扇门迎面吹来的气流就可以切身感 受到屏障环境内不同区域存在着的压差;
通过实地参观,可以更好地理解屏障环 境要进行人、物及动物分流的重要性,了解消毒隔离系统的操作规程。为今后走 上工作岗位,进入实验室工作掌握第一手感性资料。

2.3实验法在实验动物学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尽量以学生为主体,自己 仅充当指导与协作者,让学生多动手、动脑,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其知难而 进的勇气。让其独立完成实验的各个步骤,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 和动手能力。对于诸如捉拿、保定、麻醉、采血、给药等基本操作技术,在进行 示范之后,要让学生亲手操作,对于学生因将动物抓得太紧引起动物窒息死亡和 灌胃灌到气管里导致动物死亡等的错误操作要及时予以纠正;
对于不同动物为何 要采取某种采血和给药的方式。如小鼠采血为什么多采用尾静脉和摘眼球采血而 不用心脏采血,主要原因是因为动物小,心率太快,无法进行心脏采血,让学生 在实践中找答案。这样在教师指导下,既能让学生熟练掌握实验技术,培养实际 操作技能,又能对一些实验方法有更深的了解。

当然,实验动物学教学除了以上方法以外,还可以采用讨论或问题式教学 方法。倡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师生双向交流、 教学相长的教学模式,积极营造“平等、和谐、求知、创新”的课堂教学氛围,充 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4]。如对某抗肿瘤药物的实验研究可以同学生一起讨 论为什么要选择这种动物(如裸鼠)而不选择别的动物,同时还可以对造模接种 的部位、给药的方式及药效的评价等进行探讨,让学生对抗肿瘤实验研究从实验 设计开始到实验结束全过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下坚实的 基础。

3加强考试考核改革,培养“高分高能型”的科技人才 多年来,在我国人才培养中经常会出现学习成绩很好,毕业后工作能力一般的所谓“高分低能型”人才现象,造成这种“高分低能”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考试考 核重理论轻实践、重分数轻能力的结果。对于实验动物学教学同样存在这种情况, 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是否对实验动物学的基本知识有比较系统的了解,能否应 用实验动物学的基本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否熟练地开展有关动物实验,能 否对动物实验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科学的处理,既能反映学生“学”的效 果,也能反映教师“教”的水平。以前多是通过理论考试,根据学生的分数来评定 学生“学”的效果和教师“教”的水平。不可否认,这样的评价方法有一定的科学性、 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但对像实验动物学这样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就有一定的局 限性。为了避免出现“高分低能”现象,培养“高分高能”人才,在本学科的教学改 革过程中,加强了考核办法的改革,对理论考试的基本概念部分可通过问答、思 考、判断题等形式考查;
对综合应用部分可提出某个科研设想,由学生自行设计, 并根据其设计方案评分,同时加强实践基本操作考核,将实验成绩单列,并将实 践动手能力考核成绩提高到该门课程总成绩的40%。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

尽管在实验动物学教学改革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仍存在许多亟待探索和 解决的课题,如本课程内容及相关基础课(生理、病理、药理实验课)合并的改 革;
编写全国中医药院校统一的教科书;
建立专业化的实验动物学教学队伍;
开 设教师进修培训基地,加强实验动物学科建设等。我们期望中医药实验动物教学 工作能够得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广大实验动物科技工作者的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