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提高幼师教育素质研究论文|公众科学素质重要性研究论文

试论提高幼师教育素质研究论文

试论提高幼师教育素质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学前教育;
准幼儿教师;
科学素养 论文摘要:科学素养是现代人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科学素养的培养得从 娃娃抓起。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幼儿科学教育的实施,幼儿教师科学素养 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幼儿科学教育的质量。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幼儿教 师科学素养提高的前提和基础。针对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偏低的现状, 应该从重视科学教育,改变课程设置、运用多种途径等方面来提高学前教育专业 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科学素养的内涵及相关概念 “准幼儿教师”是指学习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统称。根据所在学校级别的不 同主要分为三大类:本科层次及以上的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科层 次的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还有就是一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 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文章中将这些统称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或“准幼儿教师”。

学前教育是指对出生至六、七岁前儿童的教育,包括幼儿园教育、学前社 会教育和学前家庭教育。学前教育主要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具备学前教育专业 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各类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师、科研人员及相关教育行政部门 的管理人员,广播、影视、书刊等各类大众传媒的策划与制作人员,相关企业(如 儿童玩具、儿童服装和食品等)的设计与制作专业人员。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科学素养主要指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已经被人 所接受的科学知识的理解,主要是一些概念性知识,诸如一些事实、法则以及有 关自然世界的理论;二是对一些科学探究方法和程序的理解,主要是了解科学知 识如何产生,如何发展,以及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等;三是对科 学作为一项社会文化事业的理解,了解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科学的 应用问题,了解其中的问题、争论以及它们的解决方法。文章中将学前教育专业 学生的科学素养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具有正确的科学世界观及良好的科学 精神和态度;具有较强的科学探究、创新、思考及实践能力;具备较扎实的、系统 的科学知识体系。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现状2006年1月9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纲要(2006-2020)》,胡锦涛总书记在这次大会上指出要在全社会广为传播科学知 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接受科学技术的武 装,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科学素养的培养 得从娃娃抓起,幼儿园是实施幼儿教育的主阵地,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幼 儿科学教育的实施,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幼儿科学教育的质量。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幼儿教师科学素养提高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学前 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偏低,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不高 “五四”时代陈独秀曾经述说当年平民百姓科学思想的不足:“农不知科学, 故无择种去虫之术。工不知科学,故货弃于地,战斗生事之所需―仰给于异国。

商不知科学,故惟识阁取近利,未来之胜算,无容心焉。”今天我们放眼看去, 应当承认,上述科学知识层面的欠缺虽有所改善,但科学精神的匾乏仍是不容忽 视的现象。

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课程范围比较广,既有普通心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 教育学、教育统计与测量、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 课程与教学论等专业基础课;又有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卫生学、幼儿 园课程、幼儿游戏、中外幼儿教育史、幼儿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幼儿玩具设计与 制作、幼儿园管理、幼儿园评价等专业主干课;还有钢琴、声乐、舞蹈,乐理、 视唱、练耳,幼儿园实用美术、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等专业技能技巧课。

大多数学生比较喜欢儿童舞蹈、钢琴演奏等技能技巧课,对于专业主干课程与专 业基础课程的学习热情不高。另外,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 题,如有限的科学知识的教学中,多注重对知识结论的学习;重视演绎、忽视归 纳;重视结果、忽视过程;重视机械记忆、忽视思考存疑;很少实践探究式学习等。

科学学习的本身是很有乐趣的事,但由于各项科学知识的逻辑性、抽象性等特点, 再加上不恰当的教学方式致使不少学生对科学学习产生枯燥感和排斥感,削弱了 学生本应有的科学兴趣和热情,导致学生科学精神的缺失。

(二)科学基础薄弱,科学素养水平较低 目前在学前教育专业招生中,除个别院校文理兼收外,绝大多数只招收文 史类学生。这些学生在高中阶段接受的是文理分科教育,造成学生文理知识结构 的不对称。此外,升学利益的驱动,文科学生对数学以外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也往往“无暇顾及”,虽然他们在初中阶段曾学习过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自然 科学课程,但这些课程均是各自范围内一些分立、具体的概念和规律,对自然界 一般性、统一的概念、原理重视不够。对于天文学、宇宙学方面的常识,他们在 中学阶段更是较少系统学习。至于一些对现代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 知识,特别是前沿知识,中学阶段更是涉及不多。她们虽然已顺利考人大学,但 是,文史类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基础普遍薄弱,科学探究、创新、思考及实践能 力较弱,科学素养水平较低。

三、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对策思考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水平较低的现状不适应社会及学前儿童全面 发展的需要,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势在必行。

(一)重视科学教育,激发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 科学学习的兴趣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来说,科学的启蒙更 多的是科学兴趣的培育。一个缺乏科学兴趣的老师怎能唤醒幼儿的科学兴趣呢而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通常是文史类出身,高考时之所以选择文科,有的是因为理 科基础薄弱,有的则是对理科知识不感兴趣,再经过专门的文科学习,造成了自 然科学认知结构的不良,渐渐失去了科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因此,唤起兴趣是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有效学习科学教育的重要前提和保障。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 伯尔说过:“每当我们致力于影响学生的认知结构,以便最大限度提高意义学习和 保持时,我们就深人到了教育过程的核心。”为此,要注意知识学习的基本性与 基础性,有效激活学生认知结构的知识生长点,以保持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在内 容的选择上考虑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生活实际的需要;在教学方法和形式上要多样 化,尽可能运用多媒体和实践操作方法等,开展多种科学兴趣小组和科学知识竞 赛,改变因中学阶段过高的学习压力导致的对科学的枯燥看法和态度,逐渐营造 校园科技创新的氛围。

(二)建立系统的科学教育体系,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课程建设是当前高职高专及高等师范院校推动素质教育的核心举措,也是 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渠道。要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 养水平,就应该建构新的科学课程体系,实现文理渗透,面向学生增设科学史、 科学社会学、科学哲学、STS等综合课程,使科学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科 学教育要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而且要贯穿于专业教育之中,掌握科学方法中的哲学方法、一般方法和具体方法,培养大批基础扎实、宽厚、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 领域专业训练的复合型人才,以增强社会的适应性。学生应该重点掌握通用的一 般方法,如自然科学中的常规方法(如观察与实验、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 归纳与演绎、理想化等)与非常规方法(如自觉与灵感、科学美学思想等)。通过科 学方法教育,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常用的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发展中所起 的作用,掌握具体的科学方法,并进行必要的科学思维训练(包括严格的逻辑思 维训练和非理性、非逻辑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的能力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前,国外许多先进大学奉行的都是“通才教育”模式,即大学科学教育课 程应覆盖所有学生,尤其是文科学生,应接受一年或一年以上的基本科学教育, 这种教育不是专业教育,而是一种通识教育,旨在提高科学素养,其开设方式主 要通过开设科学教育必修课。

然而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科学教育课程的比例很少,而且这些 课程主要是分布在第一、二学年,课时量也不多,到了第三、四学年的课程体系 中,有关科学教育的课程更是少之甚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集中在学前专 业主干课程和技能技巧课,据了解,很多学生在钢琴、舞蹈、活动设计等技能技 巧课程上花费了绝大部分时间,在课程体系中缺乏系统的科学教育课程。可以把 科学教育内容渗透于人文社会课程中。若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开设过多的科学教 育课程,可能负担过重。一方面,可以建构一种文理融合的课程,如科学史和科 学哲学的内容可以放在人文社会科学(历史和哲学课程)中,把科学、科技与社会 关系的内容可以安扫浓社会研究课程中学习。另一方面,从人文学科中挖掘科学 素养的内涵。从而构建系统、有校的科学教育体系,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三)在多途径中开展科学教育,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1、组织各种科学兴趣小组,开展科普讲座 学生需要定期和不定期地举办科普讲座,组织参观科普展览,科普论文评 奖活动等,对提高其科学素养很有帮助。第一,鼓励学生阅读大量的科普书籍。

如阅读现代科技方面的书籍,可弥补他们对现代科学知识及其发展状况的空白。

很多科普读物,都是科学发明的开拓者或诺贝尔奖获得者自己的著作,既有趣, 又很适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阅读。第二,鼓励学生走进实验室,让他们探究自 己感兴趣的问题。杜威认为,儿童生来具有四类兴趣或本能:“社会本能”“制作本 能”“探究本能”与“艺术性本能”。探究是儿童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科学教育最适合发展儿童的探究本能,教师要为其提供广阔的空间和舞台,这就要求高师学 前教育专业培养能熟练实施探究式科学教育的幼儿教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在 学校期间就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探究式科学学习的能力。

2、营造良好的、崇尚科学的教育环境 营造良好的、崇尚科学的教育环境,可以通过组织系列人文讲坛,建立积 极活动的科技协会,创办科技小刊物,举办校园科技节、体育节、文化节等活动, 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活跃校园科学文化氛围。在继续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和实用 技术的同时,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丰富科普宣传内容,切 实加大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观点和科学方法的传播力度,不断提高学生在 科普工作中的参与程度。充分发挥科技场馆、博物馆、动植物园、科技活动场所 和科普宣传画廊等基础设施的平台作用,坚持培训与宣传相结合,研究和探索符 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际的科普发展措施,从而切实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 学素养。

3、开展各类科学知识竞赛,加深对科学知识和概念的理解。

在课余时间里,可以组织开展各类科学知识竞赛,活跃气氛,提高学生学 习科学的热情。如精心举办“天文知识竞赛”、“环保知识竞赛”、“大学生科技创 新大赛”、“大学生电脑机器人竞赛”等这样的科技活动,开展各种科学知识竞赛 意义十分巨大,它不仅能促进学生学习“科学技术概论”这门课程,还能丰富学生 的业余生活,又能让一部分有特长的人有机会表现自己。在竞赛过程中,观众的 科普水平会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不知不觉得到提高。从而,加深和巩固学生对科 学知识和概念的理解与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