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意识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意识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意识分析 一、意识形态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 1797年,法国启蒙学家、经济学家、哲学家德特拉西在其《意识形态原理》 中最早提出了“意识形态”这一术语,并把意识形态引入西方哲学史。西方对意识 形态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阐述,许多学者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更多是否 定和贬义的角度上来解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是反映社会存在的, 意识形态是特定社会阶级或利益群体的自觉意识与观念上层建筑系统。“意识在 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1](P72-73)意识形态具有鲜明 的实践性和阶级性,每一种具体的意识形态都与它所反映的具体阶级利益密切相 关。按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属于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 作,传播的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的内容,目的在于强化意识形态的影响 与控制。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又是一种政治现象,兼具 “政治性”与“文化性”,这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深刻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在本 质上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带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政治性较之文化性,是更 为根本、更为深刻的本质规定性。从社会层面看,思想政治教育是意识形态需要 的产物,承载着重要的政治任务;
从个体层面看,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的是人的思 想政治品德社会化,把培养人的政治品质放在首要的地位。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 容体系中,政治教育起着总揽和统领的作用。“政治教育处于核心层次,具有鲜 明的阶级性,是最为集中地体现思想政治教育性质的内容,并影响和制约着思想 政治教育的其他方面。”[2] 二、意识形态吸引力:思想政治教育重要价值维度 所谓意识形态吸引力,是指一国所提倡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政治价值观 所体现出的软实力,是一种多元文化语境下的主导话语权与意识形态控制力相统 一的同化式实力。思想政治教育是进行一定社会主导性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活动, 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具有 鲜明的价值导向,反映了教育主体的需要。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的需要表现 为主导的社会意识形态。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要坚持一元主导与多元语境话语 体系创新相统一,明确地说,“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创新本质上就 是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维护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增强文化软实力,有效掌 控社会意识形态的主导话语权”[3]。文化的核心是意识形态,主流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是主流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维护和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过程实质上是彰 显其维护主流文化价值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 质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始终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意识形态 领域的“主导性”,这是维护主流文化的重中之重。实现习总书记提出的“两个巩 固”,关键是解决好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 念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讲政治,就是要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去占领思想阵地并武 装人们的头脑,批判、抵制落后低俗的、腐朽的、反动的思想意识,否则,错误 的东西就会乘虚而入,就会使人心涣散,发展畸形,导致混乱,思想政治教育的 实效性无从谈起。强化意识形态控制力。“意识形态控制力”展现的是执政阶级的 任务而不是地位,促使执政阶级及其政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并将其贯穿于 执政实践之中。从阶级和国家角度讲,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政治思想等意识形态内 容的教育与灌输为主的实践活动,从人的发展看,主要是思想引导、注重“精神 成人”。“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政治思想的灌输实现意识形态控制力满足了阶级统治 的需要,通过制度约束、文化价值规范来协调人与人的关系,化解社会矛盾,规 避社会风险,促进社会发展,通过昭示价值、理想,揭示生活的意义,引导人们 思考自身、发展自身,推动了人的发展。”[4]思想政治教育肩负文化目标与政治 目标,兼用文化资源与政治资源,兼循文化逻辑与政治逻辑,因与文化领导权、 意识形态领导权之间的本质联系,而成为意识形态传播的主要阵地和重要途径, 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意识形态控制力的重要体现“。如果从观念上来 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5(]P35)思想政治 教育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从实然与应然、理性与价值层面关注和提升思 想政治教育地位和作用,强化意识形态控制力,使构筑社会的精神骨架、丰富人 的精神世界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的内在需求。

三、大学教育:增强意识形态吸引力的重要场域 思想政治教育无疑是意识形态控制力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与途径,但在实 现这一政治与文化价值功能的场域中,学校特别是大学的地位与作用更为突出。

大学是培养人的地方,既是知识的殿堂,也是精神的堡垒,肩负着意识形态灌输 的重任。习总书记在讲话中说,“新干部、年轻干部尤其要抓好理论学习,通过 坚持不懈学习,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坚定理 想信念”。这些“新干部、年轻干部”中大部分来自高校培养的人才,他们能否做 到“政治坚定”,是衡量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标准。关于意识形态 对于学校教育的重要性,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都有过重要的论 述。毛泽东同志曾说过,青年应该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又红又专,没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就等于没有灵魂。培养和造就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这是毛泽东同志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一再强调的根本问题之一。邓小平同志继承 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的光辉思想,指出:“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放在第一位。”要求各级党政领导和学校、社会必须把对新一代的思想政治和道 德品质教育切实抓好。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十五大报告中强调了这一问题, 在第三次全教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 摆在重要位置,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 的素质。”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 权和主动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要深入实施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他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 讲话强调:“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要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 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 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 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 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事实上,深化意识形态灌输这一任务,是高校教育在 阶级社会中的本质体现。考察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状况,都不存在“教育淡化政 治”的现实,相反,资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对立与竞争有着清醒的 认识,旗帜鲜明、不遗余力地努力维护、扩大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美国政 治学家安东尼奥勒姆说:“学校在指导人民的政治教育方面发挥作用。学校的任 务是维持社会制度,保证后代人像前代人那样思考政治。这实际意味着,社会对 学校的期望主要是为社会训练好公民,训练出有责任心的、尊重不断发展的社会 制度的、因而有助于维护和延续国家的公民。”[6(]P365-366) 无论是在理论认识上,还是实际工作中,我们既要反对“泛政治化”的观点, 导致大学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以单一政治标准去剪裁丰富多样的人性,以政 治工具性的价值思维遮蔽了人的生活世界;
又要警惕从批判、否定工具化的极端 出发,强调学校教育的无意识形态化,从而走向另一个极端。具体而言,一要坚 持一元主导与多样发展的统一。在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性与多样性是辩证统一的, 主导性是多样性中的主导,多样性是主导性统领下的多样发展。我们正处于一个 价值多元、文化多样、思想多变的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必须坚持马克 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一元主导,适应时代主题的转换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 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手段、途径等多样化 发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二要使唱响旋律与占领主阵地有机结合。要紧 紧围绕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主旋律,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网络宣传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活动等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以高度的 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引导广大学生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结合起来,以更加奋 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成人成才。三要处理 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继承性是发展创新的前提与基础,创新是继承性的内在要 求和必然结果。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是主流意识形态的一个基本特征。在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坚持继承性和创新性有机统 一的价值取向,处理好主流意识形态的“攻与守”、思想观念的“统与放”、先进文 化建设的“破与立”、受教育者需求的“雅与俗”等问题。

作者:于成学 张影 王娟 工作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