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问题探析论文
农村教育问题探析论文 农村教育问题探析论文篇一 《农村教育问题探析》 [摘要]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的今天,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教育和 人才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基础。教育对于发展有重要作用,基层教育作为教 育的基础,对于我国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重视基层教育就是重视中国的发展问 题。本文先阐发了中国的基层教育发展现状,而后分析其落后的原因,并提出了 相关建议,以更深刻地理解我国当今的基层教育现状。[关键词]基层教育 现状 原因 建议 一、背景分析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1]教育犹如一湾清泉,孕育华 夏千年文化。教育对于社会和人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为统治阶级 培养所需的人才,教育通过宣传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教育可以促 进民主化”[2],纵览历史可见历代统治者都重视对于教育的发展和治理。“有教无 类”,是孔子提出的教育思想,其精髓是:人不论高低贵贱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重大发展,但受政治、经济、历史、地区 差异、文化习俗等条件的限制,还没有将平等的受教育权真正落到实处。无论是 在教育权利还是在教育机会上,不公平现象屡见不鲜,其中农村最为典型。农村 教育是农村发展的条件,其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甚至是国家的兴衰和长治久安。
二、农村教育发展现状 (一)教师队伍素质偏低 “人才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可见教师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 作用,而我国农村教育一个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教师队伍的问题:师资力量薄弱, 教师结构性短缺,代课教师占很大比例,专业教师严重缺乏,专业知识、素养有 限;部分偏远地区的学校一个教师教多门课程,甚至一个学校只有一个教师;同时, 教师年龄普遍偏高,缺乏发展的动力;教学方法固定化,不能灵活的适应时代的 变化需求。这些严重影响着农村小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并对下一阶段教育埋下 隐患。(二)教育经费短缺,办学条件差,教师待遇得不到保障 农村教育教学设施不完善,缺乏学习、教学、生活的物质条件。一方 面,在许多落后农村地区没有齐全的教学设备,如化学、物理课程所需的实验设 施缺乏,仅仅依靠书本理论,教学效果缺失等。部分农村学校没有食堂等生活的 必需设施,乡村不少学校在危房里上课,不少乡村学校的学生买不起必需的书本, 教师得不到必要的教学材料。另一方面,教师物质条件得不到保障。农村物质条 件缺乏,生活艰苦,环境较差,难以留住人才。如我以前所就读的小学,教师多 为当地高中毕业的“文化人”,严重缺乏专业知识和素养。
(三)留守教育 农村由于收入来源的不固定性,加重了家庭经济风险,再加上学生上 学的压力,许多家长外出打工。这样就导致了学生独自在家的情况,形成留守教 育,对于处于学生期的孩子在身心发展、性格塑造等方面的产生负面影响,加剧 了教育的难度,甚至出现由于经济困难等原因放弃上学的现象。
(四)农村性别歧视影响教育公平 2000年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实施的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资 料显示:“农村女性受教育水平主要集中在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上者 占42.3%,比男性低20.8个百分点;58.8%女性只有小学以下的文化程度,比男性 高21.9个百分点;女性文盲率为13.6%,比男性高9.6个百分点”[3]。
(五)农民工子女在受教育权上缺乏公平机会 部分地区由于经济来源缺乏,举家来到城市务工,靠出卖廉价劳动力 维持家庭生活,那么其子女教育问题便成为另一大问题,表面上看农民工子女由 农村进入城市,似乎得到了更好的教育机会,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其实不然。
由于农村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没有受到很好的教育,中途进入城市会影响整个教 育水平,为班级拖后腿,出于教学质量的要求,公立学校几乎不接收农民工子女。
为了解决其子女受教育问题,相关部门办起了农民工子女教育学校,但相比之下, 其教育资源仍然摆脱不了缺乏的命运。
三、导致农村教育现状的原因分析当前我国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再加上人口多、 底子薄等国情限制,国家基层教育投入有限,经费严重短缺或者投入了经费却没 有用到点子上,甚至存在中间挪用的现象,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的发展。
农村经济落后,财力不足,环境劣势。由于受历史、自然、社会经济 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生活条件艰苦,农村缺乏留住人才 的吸引力,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导致教师质量,教育方式、教育理念、 教育思想严重落后。
教育经费拨款应当首先保证人员工资及基本的公用经费,而不是搞基 本建设、设备采购及其他形象工程。现在有些地方热衷于赶时髦,在条件不具备 的情况下去搞信息化达标、远程教育、示范工程等,耗资大、成效少。[4] 教育资源分配失衡,教育投入比例有失公平。国家对于高等教育和城 市教育的投入比较大,而对于农村教育的投入相对很少,加上投入的不平衡,加 重了农村和城市的差距,不利于农村吸收人才,发展农村教育。与之相反,城市 客观条件对于人才的吸引增大;即使鼓励到基层、到农村落后地区的政策屡屡出 台,但其吸引力远远没有城市地区的吸引力大。
农村教育观念落后,思想陈旧。对于受教育的重要性缺乏有效的认识, 在落后地区出于家庭经济原因更是忽视对于子女的教育,很多地方为了减轻家庭 经济负担,在其子女很小的时候就让孩子辍学外出打工。或者存在重男轻女思想, 对于女孩的教育极端忽视。
四、结合对其原因的简要分析,对于解决农村教育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一)加大教育投入 国家政府部门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努力改善农村在硬件设施 上的薄弱环节,同时发挥市民及学生的监督作用,加大对于教育投资挪用的处罚 力度,使教育资金能真正落到实处。改善农村地区教师的待遇和福利,让教师能 安心从事教育事业。
(二)建立完善的教师调配制度 建立完善的农村教育体系,合理利用政策引导、利益吸引、政策宣传 鼓励等手段让优秀人才流向农村,扎根农村,并把支持农村教育作为一项长期有效的政策来抓,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
(三)加强农村教师素质的培养 提升农村教师素质,包括提升其教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 科研能力;使其成为具有精深的专业基础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丰富的理论知 识,顺应时代变化的专业教育者。鉴于农村现任教师大多年龄较大,在使用现代 教学设备如计算机等方面缺乏经验,应根据具体情况对其进行相应培训。
(四)加大在农村地区的宣传,使农民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加大对于困难家庭孩子的辅助力度,尽力减少辍学现象,同时降低对 于女孩的歧视,力求教育在农村地区内部公平。
五、结束语 这些仅是抛砖引玉,冰山一角,农村教育落后问题具有其特殊性、复 杂性、历史性。政治、历史、经济、文化、地理等多方因素致使今天的农村教育 与城市教育存在着巨大差距,这一现实非一朝一夕能解决的。农村教育落后的状 况,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共同努力,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农村教 育落后问题一定能得到全面改善。
农村教育问题探析论文篇二 《探析如何解决农村小学教育失衡问题》 【摘 要】农村小学教育失衡是全国的共性,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我们应该找出对策解决这一不好的局面,比如改善教学环境,搞好硬件建设;优 化师资队伍,创新人事制度;加快师资培养,加强对口帮扶;推进公平教育,办好 农村寄宿等。本文就以上几点做了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农村小学;发展失衡;教学环境;优化加强 城乡教育失衡是教育体制改革进程中不可回避的困难和瓶颈,只有高 度重视,强化举措,有效破解,才能推进教育事业长足发展,维护教育公平正义, 努力为加快盐都崛起作出应有贡献,提供有智力支撑。那么我们如何解决农村小学教学的失衡问题呢 一、改善教学环境,搞好硬件建设 农村小学教学环境之差,超乎想象。对于农村小学来说,改善教学环 境,搞好硬件建设,是第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这就需要资金扶持。地方政府 需要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搞好标准化学校建设和内部设施配套,改善学校办学条 件,促进农村小学的“硬件均衡”。
二、优化师资队伍,创新人事制度 农村小学和城镇中小学之间,存在着两大矛盾亟待解决。
(一)教师的结构性矛盾 一方面,初中规模萎缩,教师严重超编;
小学生人数剧增,教师严重缺编,导致学段教师结构矛盾;另一方面, 初中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等学科教师超编,而小学的地理、生物、体育、音 乐、美术等学科教师缺编。这种结构性矛盾,在城镇小学与农村小学普遍存在。
解决这个难题,根据一些地区的成功经验,我们认为有两个手段。其 一,对新招聘的教师合理安排,可以把部分已分配到乡镇学校的新教师留在县直 学校学习,其余新教师全部安排到乡镇中心学校,分配到乡镇及农村小学的新教 师,再轮流到县城跟岗学习锻炼。这样的配置,有利于留住新教师,让他们成为 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生力量。其二,对于严重超编与严重缺编的学科教师,可以采 取“自愿报名、定岗考试、组织培训”的方式进行分流,将初中超编学科教师分流 到农村小学担任相应学科教学工作,比如,英语科目超编的初中教师,可以调配 到农村小学教授英语,而正是英语教师在农村小学缺编最为严重。如此可以有效 解决超编与缺编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极大地弥补农村小学师资不足。
(二)教师配置的区域性矛盾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乡镇小学教师缺编严重,边远山区缺编更加 恶化;而城区周边学校,出现教师超编的现象。其原因在于人事制度和考核制度 引起的复杂关系,因而需要从人事制度改革入手,以推动教师合理流动。
改革措施之一,是设置浮动岗位。解决教师合理流动的后顾之忧,“人走,人事关系也走”,选出教师到其他缺编的小学进行教学交流,形成区域内教 师循环流动机制。措施之二,是设置特殊岗位。教师到指定岗位工作达到一定期 限,予以优先聘任,工作满了期限,还可带职称回到原来学校工作。同时,制定 科学的考核方案,将评优评先、职务晋升、绩效工资等挂钩,引导超编学校的教 师向缺编学校、边远学校流动。
三、加快师资培养,加强对口帮扶 农村小学教育失衡的根本,是教学质量落后,而师资不足又是主要原 因。用家长的话说,就是“没有好老师”。实际上,农村小学早年有不少优秀教师, 但现在他们大多退休;在职的一些教师,在文化水平、教学观念甚至在师德师风 方面,都落后于时代要求。具有较高学历的年轻的师范毕业生,又不愿意被分配 到信息封闭、条件艰苦的农村小学任教,一些稍微优秀的村小教师也想方设法调 到城镇小学去任职。如此一来,农村小学面临的头等威胁,就是“没有好老师”, 甚至“没有老师”。在来凤县农村小学,一个教师身兼数职、带多个年级多门学科, 那是家常便饭,许多学校没有英语教师,英语科目形同虚设。因此,加快师资培 养,加强对口帮扶,是改变农村小学教育失衡的重要对策。我们认为,为了有效 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加强教师的成长,促进城镇与农村小学间的师资 均衡,应当采取教师培训、跟班学习、送教下乡、委托管理等多种措施。
四、推进公平教育,办好农村寄宿 有句话说得好,对于农村孩子而言,教育公平主要是在家门口就能有 学上、上好学。在恩施来凤县农村,许多地方是深山腹地,交通极其不便,有的 孩子去村小上学,还得走很远的山路。不少家庭父母出门打工,家里只留下孩子 和爷爷奶奶,孩子上学几乎很少接送,而这些孩子,最小的上学前班,只有三四 岁,最大的也不过十来岁,无论下风刮雨,他们要靠自己步行去学校。“村小撤 并”之后,有的农村小学不复存在,有的只保留一到三年级,不再设四到六年级。
孩子们要想继续上学,必须得去镇里或县城。把留守农村的孩子“赶”去城镇上学, 又产生一第列新问题。农村家长的负担不仅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他们不得不去 城镇租房或买房陪读,由此竟然推升了当地的房价。而城镇小学面临大量增加的 学生,校舍不足,师资不足,经费捉襟见肘,还面临诸多管理难题和安全问题。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让城乡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优质的教育, 让孩子们幸福快乐成长,因此,务必“双管齐下”,推进城乡公平教育、办好农村 寄宿制学校。公平教育就是在城区入学机会要均等:城镇孩子与农村孩子入学机会 均等;同一片区孩子接受同等优质教育;
实行阳光招生,禁止设快慢班,杜绝“择 校”“择班”“择师”现象,等等。在硬件建设方面,除了城区学校改扩建以实现扩 容之外,可以将部分郊区村小升格为县直小学,使优质小学合理地分布在城区及 周边。同时,尤为重要的是,要办好农村寄宿制学校,改造好学校食堂及生活设 施,并给予寄宿生生活补助,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寄宿生活的方便、温馨和安全。
农村寄宿制学校在一些地区取得成功,不少外出打工的农村家长选择把孩子留在 家乡上学,一些原先已经撤并而今学生数回升的小学也开始复办。这是推进教育 均衡发展、办好农村寄宿学校的积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