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论文】浅谈利益相关者的会计政策] 什么是会计政策

【摘要】会计政策的选择问题一向是会计研究的热点,它将影响到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所有者和股东、债权人、管理人员和雇员等)的利益分配结果。从利益相关者出发,选择合适的会计政策这一举措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对同类交易允许采用不同的会计政策,并允许自发性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环境,为达到一定的目标,在会计处理时不违背准则的情况下,对可选择的具体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定性、定量的比较分析后,拟定决策并加以执行。会计政策的选择是否合理与企业财务信息系统息息相关。会计政策的选择行为不仅决定了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的质量,同时也影响着各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决策。会计政策选择的目标首先要体现会计目标的特性。其次要能够体现利益相关者的价值最大化。

关键词:会计政策 利益相关 价值

一.研究数据的选择

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为存货会计政策。比较不同的存货发出计价方法,探讨不同的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利弊,并为企业合理选择适合的存货发出计价方法提供政策建议。选择研究存货的发出计价方法是因为存货对于大多企业尤其是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来说是一项很重要的资产。存货包含了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低值易耗品等,在企业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存货成本的计算,对于成本、利润及所得税等企业会计核算都有较大的影响。实务中,企业采用的存货发出计价方法一般有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计划成本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实际成本法等。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设计的方法对我国湖南、江西两省上市公司存货会计政策(存货的发出计价方法)选择影响因素这一问题进行分析。鉴于我国的地区差异,故本文以我国2012年沪深两市符合条件的中部两省全部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来研究以考察我国中部地区会计政策的选择。

湖南、江西两省上市公司出于会计处理方便的考虑,基本采用了加权平均法,其次是个别计价法,其余方法仅有少数公司采用。说明在实务中,大多数上市公司更青睐于加权平均法。其比例达到八成以上。且在剔除的使用多种方法的上市公司中,对于自制半成品、库存商品这两类存货的发出计价方法也基本采用了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以平均价格计价,当价格不断升高时平均价格随之升高,导致收益降低。

加权平均法使用单一价格,既不侧重资产计价,也不侧重收益计价;加权平均法根据当月期初结存的存货的数量及金额与本期存入存货的数量及金额,在月末以此计算本期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价,作为本期发出存货和期末结存存货的价格,一次性计算本月存货的发出价格。加权平均法只在月末一次计算加权平均单价,比较简单方便,这也许是绝大多数上市公司选择加权平均法的原因。其缺点也比较明显:不利于核算的及时性。在物价变动幅度较大的时候,按加权平均法计算单价的期末存货价格与现行成本差异较大。该方法适合物价变动幅度不大的存货。而且加权平均法期中无法从账上得到发出和结存存货的单价及金额,对存货的管理不利。加权平均法适用于定期盘存制下储存在同一地点、性能、形态相同的大量存货,因而无法确认加权平均法在我国多数上市公司是不是真的适用。加权平均法,使得本期销货成本介于前期购货成本与本期购货成本之间,对期末存货价值确定的水平次于先进先出法。

个别计价法占有一定的使用比例,先进先出法和实际成本法也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上市公司使用,标准成本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则各自仅有一家上市公司使用。个别计价法通过单个配比,使价格计算更为准确,但在实际运用中有可能为企业操纵利润提供便利,如当同质的商品具有不同成本时管理人员容易选择较低成本的存货以增加利润或选择较高成本的存货以降低利润;采用个别计价法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比较合理、准确,但需要对发出和结存存货的批次进行具体认定,以辨别其所属的收入批次,实务操作的工作量繁重,困难较大。并且极易被用作调节利润的手段。因为如果营业不佳,估计利润不高,管理人员就可以高价售出低成本的商品,以提高利润,或以相反的方法调低利润。,个别计价法是将特定成本与特定收人相配比,其对当期损益的影响取决于存货的实物流转;个别计价法、后进先出法计量的存货账面价值随物价变动不如其他方法明显。个别计价法对当期应纳税额并无特别的影响;个别计价法将特定成本与特定收人相配比,其期初和期末存货资产账面价值取决于存货的实物流转情况;个别计价法适用于不能互换使用的存货或为特定的项目专门购人或制造并单独存放的存货项目,因为对于大部分大规模生产的企业来说,同种存货之间没有质的差异,采用这种方法没有意义。个别计价法是按其购入或生产时确定的单位成本来确定期末结存存货成本的,这种方法计算的期末存货价值及销售成本均能以实际购货成本为基础,符合收益和费用相配比原则及期末资产真实性原则;

先进先出法在使用中表现为最先售出或使用的存货是库存最久的存货,而里存的存货却是最近购买的,所以它能够以最接近现实成本的价格反映资产负债表上的期末存货价值,其接近程度依赖于价格变动的速度和存货周转速度,当存货周转速度较快时存货的价值将反映为现实价格。先进先出法期末存货表现为最近的成本,而发出存货为历史成本,当价格不断升高时,当期收益较高。采用先进先出法,当价格不断升高时,当期收益较高则当期应纳税额较高;先进先出法以历史成本与现行收人相配比,侧重于资产计价先进先出法假定存货按先进先出的顺序流转,对于经营活动受存货形态影响较大或存货容易腐败变质的企业可采用这种方法。先进先出法是假定先购进的先发出,该方法使存货成本接近于购货成本,期末资产总值较真实;所以在先进先出法下,存货周转率偏低,流动比率、存货周转天数以及营业周期偏高。先进先出法会高估企业的获利能力。先进先出法下,由于税前利润被高估,赚取利息倍数也会被高估,所以夸大了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在先进先出法下,存货成本高估,则产品销售成本低估,净利润偏高,市盈率就会偏低。在物价持续上涨情况下,采用先进先出法使存货发生成本降至最低,从而使账面利润需增,导致资本分派过度,对企业的长期经营不利。经营活动受存货形态影响较大或存货容易腐烂变质的企业,一般采用此法。

二、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

移动加权平均法也使用平均价格计价但偏重最近的进货,移动加权平均法以平均价格计价,当价格不断升高时平均价格随之升高,导致收益降低。移动加权平均法适用于永续盘存制。移动平均法的优点在于能使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存货的结存情况,并且每次购入存货的单位成本和购入前库存存货的单位成本对发出存货成本的影响,分别与购入数量加购入前库存数量的多少成正比,因而成本计算较为客观可信,但与市价仍有一定差距,而且频繁地计算移动单位平均成本,使存货核算相当繁琐。

  总之,在进货价格呈上升趋势时,企业计算的销售利润由低到高依次是: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先进先出法。物价呈下降趋势时,最佳方案是采用先进先出法,如电子产品,由于产品更新换代快,价格逐渐下降,选择先进先出法对企业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