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基本情况表现为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并重、虚拟环境与现实生活并重、个性张扬与共性要求并重、国内形势与国际环境并重。但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学科建设、教育环境、师资队伍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形成了党政领导牵头、专业教师为主、辅导员和班主任共同参与的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新格局。
论文关键词:教育;基本情况;格局;分析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这些变化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但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如何适应新情况、新变化,这是摆在高校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极其紧迫而又重要的历史任务。
l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基本情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包含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形势与政策教育”三个方面。从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基本情况来看,具体表现为“四个”并重:
1.1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并重
课堂教学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取得了巨大成绩。随着时代的发展,单纯的课堂教学已经无法适应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由于大学生对当今的社会现实了解较少,在掌握理论知识与社会现实的认知上还存在一定差距,有鉴于此,高校都能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把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结合起来。高校每年都能利用寒暑假,大力开展支农、支边、支医、支教等社会实践活动,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所以,目前高校基本上都能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延伸到社会实践中,做到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引导大学生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成才之路。
1.2虚拟环境与现实生活并重
当今的网络发展迅速,网络的虚拟性特点日益突现。在网络这个虚拟环境中,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让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在网络世界中自由翱翔。正因如此,高校都非常重视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建立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网站。但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和广泛运用,网络的虚拟性与社会的现实性相脱节的倾向也越来越突出。一些大学生为了逃避现实,整天沉迷于网络世界,在网络的虚拟环境中不能自拔,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损失。
应该说,“网络技术等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给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维方式带来了深刻影响。为了迎接这一挑战,要及时建立宣传网站并设专人维护更新,深入探讨理论问题,剖析社会现象,铸造大学校园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研讨的精神家园。”所以,我们要做好网络虚拟环境教育与现实生活环境教育的统一,注重引导当代学生健康成长。
1.3个性张扬与共性要求并重
当今高校把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作为基本的价值取向,充分尊重学生的自由和个性,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为学生“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能成才”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这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一个新的转变。现在,高校不再把学生仅仅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独创精神,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正确思想和理念。与此同时,高校在张扬学生个性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使学生明白个性与共性相融合的道理。所谓共性,就是党和国家的要求和社会的主体规范,是每个公民都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非常重视学生的个性与共性有机统一,重视引导大学生在张扬个性的同时,又合乎社会的规范,使大学生能够正确处理好自己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实现自身的和谐发展。
1.4国内形势与国际环境并重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同样也需要中国。可以说,我国现在出现的许多问题和矛盾,都与世界息息相关,我们再也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去看待中国的国内问题。同样,随着我国的飞速发展,世界上的许多事情和问题也与我国休戚相关,如果我们在国际事务中对一些问题处理不当,将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所以,新时期我国在处理重大国际事务时,都采取非常慎重的态度,妥善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利益和关系,目的就是为我国的和平崛起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因此,高校都非常注重把国内问题放到国际环境中去考量,把国际上的相关问题放到我国具体实际中加以分析,从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全球视野,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全球性的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
综观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基本情况,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使得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主流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大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高度认同‘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对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非常信任,对党和政府近年来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和建设取得的成绩高度肯定,关注国际国内经济政治形势,对我国保持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充满信心,关注和支持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对加强高校学生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教育改革步伐等寄予较高的期望。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流积极向上,务实进取,爱国热情很高,竞争意识和维权意识明显增强,成才愿望非常强烈。整体心态平和,能够比较客观、理智地观察分析问题。”
2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存在的薄弱环节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总体情况是好的,是值得肯定的。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够强,学科建设与教材建设滞后;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思想实际结合得不够紧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没有较好地贯穿于专业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学生管理工作与形势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等等。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2.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理论性是非常强的,这固然有其好的一面,但是在强调理论性的同时,大量的新鲜事物和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却没有及时吸纳进来。一些教师还是采取满堂灌或说教式教学方法,使许多原本生动、有力的事实在学生听来都变得索然乏味。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基本上是一本教科书、一个教案、一支粉笔的教学模式,没有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没有把许多最具说服力的音像资料和数据运用到教学中去。
现代化的远程教学、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得不够,教学手段陈旧,从而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所以,我们要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实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目的和最终目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没有实效性,一切思想政治教育都会没有任何意义。”
2.2思想政治理论的学科建设、教材建设、网络建设比较滞后
虽然思想政治理论的学科建设、教材建设、网络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应当看到,思想政治理论与纯专业的学科建设、教材建设还有较大差距,所取得的成绩还不尽如人意。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以前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只当作法学类或政治类的二级学科,没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级学科加以建设。因此,在学科建设上就难于做大做强。另外,在学科划分上也不够明确,有时候把该学科划到政治学类,有时候又划到法学类。教材建设、网络建设还不完全配套,权威性教材较少,国家级、省部级精品课程还不多,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网站非常少。上述情况存在都势必影响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广度、深度和效度。
2.3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还没有完全形成合力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合力打造才能完成,那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全局。客观地说,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学校教育方面还是做得较好的,学校教育能够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授给大学生,并能最大限度地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所以,大学生也基本上能够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内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但是,目前的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还没有与学校教育完全形成合力,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起到了许多负面作用,使得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形成强烈的反差,再加上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致使一些学生认为学校教育是唱高调、是脱离实际的说教,从而严重影响到学校教育的效率,大大抵消了学校教育的效果。
2.4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教师与专业教师相比。耗时多。成效低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要求时效性强,要求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讲活、讲精、讲透。为此,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教师要比专业课教师消耗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有时候虽然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往往一时还难于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不像专业课教师所传授的知识那样,马上能够把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并能立即解决实际问题。因此,一些学生便认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可有可无,从而在思想上认识不足。再加上一些高校对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教师工作量的计算及他们的出路问题没有解决好,在最能体现教师基本利益的职称评定问题上,一些高校也没有什么倾斜政策,使得很大一部分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的教师不太愿意从事这一工作,致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队伍不够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