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技术发展论文
暖通技术发展论文 1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供热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全国集中 供热面积已达86540万平米。在规模扩张的同时,供热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 新工艺不断得到推广应用。展望未来,要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使供热系 统工艺、设备、设计、施工和管理的技术水平有较大提高,缩小与供热发达国家 的差距,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要实现供热技术的进步,关键在于抓好二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建立完善的技术开发体系;
二是推广供热节能新技术。
2城市供热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 2.1集中供热目前正受到其他采暖(制冷)能源和供应方式的有力竞争 以煤炭为燃料的热电联产和集中锅炉房供热受到严峻挑战:
一是如何降低初投资(包括热源、热网、热力站的投资);
二是如何完善供热系统,加强企业管理,降低供热成本。
2.2二氧化硫污染的问题 我国的供热锅炉主要以中小燃煤锅炉为主,量大面广。由于中小锅炉烟气 排放高度低,对城市环境空气的污染相对较大。控制中小燃煤锅炉造成的低空污 染是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关键之一。因而应积极寻求脱硫效率高、运行费用 低、一次投资少的好技术项目。
3城市供热技术未来发展展望 预计今后十年,集中供热企业将实现由粗放型经营到质量、效益型的转变, 集中供热效率的提高有赖于技术发展的创新与推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供热自动化控制水平提高锅炉自动控制、换热站自动控制、无人值守自动供热机组等将得到广泛应 用、自动化控制水平的提高,不仅保证了供热的可靠性,而且提高了供热效率。
3.2大型供热机组比重增加 一些城市未满足热负荷的急剧增加,正建设单机容量100兆瓦以上的大型 供热机组,代替小型供热机组,200兆瓦以上的供热机组也在太原、北京、沈阳 等城市投入运行,大型供热机组比重将日益增加。
3.3城市热、电、冷联产快速发展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既需供热又供冷的公用建筑大量增加,一些城市以 热电厂为热源,实行热、电、冷联供。夏季热负荷的增加,使热电厂的综合效益 明显提高。
3.4分户计量开始实施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颁布实施和人们节能意识的提高, 以促进供热系统和节能为目的的采暖分户计量工作开始实施,温控阀、热量表、 自力式压差控制器、自力时流量调节阀、变频循环水泵、蓄热器等在供热系统中 推广应用。
3.5大力推广锅炉节能技术 利用锅炉自动控制,分层给煤燃烧,水泵、风机的变频调速等技术,高效 省煤器等降低锅炉房能耗指标。
3.6开始使用洁净燃料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意识的加强,以油、气、水煤浆等洁净的 燃料代替煤炭而作为都市使用的主要一次能源已成为必然趋势。部分城市开始发 展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热电厂,已达到高效、节能、减少污染、提高电网 调峰能力的目的。
3.7供热新能源开发方兴未艾 地热能、核能、热泵、垃圾焚烧、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日益得到重视,促进了供热能源结构的调整,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1)地热能。地球是一座天然的巨大能源库,它内部蕴藏着大量热能。
地热能为地球上存储的全部煤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的一亿七千万倍。地热能取自 “天然的地下锅炉”,不需要燃烧任何燃料,更省去了复杂庞大的燃料运输和燃烧 系统,避免热因燃烧而产生的污染,因此是一种清洁、廉价的能源。我国的华北、 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等地区蕴藏有地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将对改善供热能源 结构、减少污染起巨大作用。
(2)垃圾燃烧等新热源。垃圾焚烧可实现垃圾的无害化、降量化及资源 化,将垃圾焚烧产生的热能用于供热或发电,使城市垃圾成为新能源变为可能, 这既有利于环境保护,又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安装有近十 座垃圾焚烧炉,生产的热水用于集中供热。而我国南方深圳等城市也已经有垃圾 焚烧的成功的经验,利用垃圾焚烧技术处理城市垃圾以被越来越多的城市所采纳。
(3)核能供热技术。核能是一种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能源。核燃料的热 值比煤高270万倍。核能过去主要用于发电,近几年已逐步应用于供热。由于供 热反应堆比发电厂的动力反应对输出蒸汽或热水的压力和温度低的多,其安全性 大大提高,故可靠近城市和热用户。另外投资费也大大降低,一般仅为动力对的 1/10,其经济性也可和燃气、燃油供热站相比较。清华大学核能研究院开发的5MW 试验性供热堆已正式投入运行,沈阳热力公司2×200MW核能供热机组目前已完 成可行性研究报告,核能供热正在走进百姓生活。
(4)热泵供热技术。热泵可以把不能直接利用的低位热源(空气、土壤、 水、太阳能、工业废热)转换为可利用的高品位热能,从而达到节约高位热能的 目的,特别是将低位能源转换为采暖用能方向,热泵有独到的优势。热泵技术经 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目前技术上已十分成熟,热泵装置目前已进入家庭、公共 建筑、厂房以达到供空调、采暖、热水供应所需的热量。热泵在上海、广州等南 方城市已有大量应用,以青岛为代表的北方城市也已开发出新型的热泵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