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迁入香港的人口研究_中国人口

中国大陆迁入香港的人口研究

中国大陆迁入香港的人口研究 一、1946—1974年间的迁入人口 由于1974年11月后,香港政府可以将在边界与新界被捕的人遣送回中国,所 以1974年前后对香港人口迁入影响较大,故单独将1946—1974年间的迁入人口列 为一小节研究。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大批从内地逃难到香港的人口返回家乡,一度使香 港人口降至60万人。抗战胜利的欢乐气氛很快就被全面内战的阴云驱散,从1946 年开始,大批的中国内陆人口再度涌入香港,开始了新的一轮人口迁入高潮。

表1中的人口迁移增长率是根据人口增长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计算的,大 体上可以反映香港1946年后的人口迁入历程。根据表中资料,1947年至今,除了少 数几个年份是人口净迁出外,绝大多数年份是人口净迁入。根据这些资料,可以把 1974年前香港的人口迁入状况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46—1947年,正值中国大陆内战爆发初期,香港人口从1945年 的60万人猛增到1947年的175万。1948与1949年,人口迁移的高潮才稍微减退。对 于这次移民高潮的形成,估计与当时中国大陆经济萧条,许多从香港回到大陆的人 谋生困难有关。

第二个阶段是中国大陆解放初期。1949年底广州解放,再一次触发了一次 人口迁入高峰,1950年香港的人口迁移增长率186%。迁入香港的人口中有一部分 是当时国民党政权的党政军官员及其家眷,这批人中间的大部分陆续从香港转到 台湾或者其他地区。因为中国大陆的战争平息,1951年有许多逃避战乱的人重返 内地,使得1951年的香港人口有大批人迁出,导致了1951年香港人口的迁移增长为 -123%。50年代初,中国内地进行了多次政治运动,触及相当一批人,也导致了 1952—1955年间香港的迁入人口比较多,人口的迁移增长率保持在3%左右。1956 年以后,随着这些运动的结束,这一迁移高潮逐步平息下去。

第三个阶段是三年困难时期,内地的经济困难导致了大批广东居民进入香 港,据称,仅1961年4、5月份,至少有6万人成功进入香港[1]。不过这些人并没从人 口统计上反映出来。人口统计显示,1963和1964两年的人口迁移增长率的突然加 大,便是三年困难时期的后果。第四个阶段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文革的影响同样在香港的人口迁移中表现 出来。这一期间虽然中国内地陆陆续续有人来到香港,但是香港的人口迁移增长 率则明显降低。十年动乱初期,一些极左行为,如冲击中港边界,在香港搞贴大字报 等行为,产生了不良影响。如果注意到香港迁入人口少于迁出人口的4个年份中有 3个(1966、1972、1976)均发生在文革期间,就不难理解十年动乱的恶劣影响。在 1966年受到文化大革命影响,香港楼价一度大跌,房地产的变化反映出当时香港人 的心态,也可以说明为什么1966年香港人口的迁移增长率为-09%。

表11946—1993年香港人口变动情况(千人、%) 年中出生死亡人口自然人口迁移年中出生死亡人口自然人口迁移 年年 总人口人数人数增长率增长率总人口人数人数增长率增长率 1946155031170.91971404577201.50.7 1948180047131.91.01972407879211.5-0.7 1947175042131.711.21973416080211.50.5 1949185755162.10.91974432082221.41.1 1950223761181.918.61975439678211.30.5 1951201569212.4-12.31976444476231.3-0.2 1952212672192.53.01977451079231.30.2 1953224275182.62.91978459779231.20.7 1954236583192.72.81979487982261.24.9 1955249091192.13.21980506385261.21.5 1956261597193.02.01981518384251.21.2 1957273698192.91.81982526483251.20.4 19582854107213.01.31983534579261.10.4 19592967105202.81.21984539878261.00 19603075111193.00.61985545676250.90.2 19613175109192.80.41986553372260.80.619623347112202.72.71987561370270.80.7 19633421115202.72.01988568173270.80.4 19643505109182.50.11989576172280.70.7 19653597102182.30.41990580170160.70.7 1966363092192.0-0.91991575569290.70.2 1967372388201.80.91992581271310.70.3 1968380383191.60.81993591971300.71.1 1969386479191.60.11994614971300.71.1 1970395977211.51.0 资料来源:1.HongKongStatistics19471967 2.HongKongStatisticsAnnalReport 纵观1946—1974年香港迁入人口的情况,说明只有把香港与中国大陆的情 况结合起来,才可以比较清楚了解香港的移民问题。

二、合法与非法移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有大批的合法移民进入香港。这里的合法移民 指的是经过中国政府批准出境定居,并且得到香港政府批准入境定居的人。

有关资料表明,在50年代每日合法迁入香港的人数在50人左右[2]。据此估 计每年合法移民18万人左右。由于60年代中国大陆的政局动荡,正常的政府运作 被破坏,估计这一时期中国大陆到香港的合法移民不会太多。根据表2的资料,可以 对70年代以后的情况描绘出大致的轮廓,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 从“文化大革命”后期开始,从中国大陆来到香港的合法移民人数大幅度上 升。1971年合法移民只有2530人,而1972年猛增到20355人。在整个70年代和80年 代初期,合法移民大多数是中国内地那些归侨及其家属,或者那些有海外亲人的人。

这些人在十年动乱中因有海外关系而受到歧视迫害,当对出国政策放松时,许多人 怀着复杂的心情离开了中国大陆。这些人中有一部分是取道香港回到原居住国, 还有一部分就在香港停留居住下来。这一趋势在打倒“四人帮”后达到了高 潮,1978年有7万多来自中国内地的移民(其中大部分是合法移民)进入香港。1979年中英双方达成协议,每日从中国持单程通行证到香港的定额为150 人,也就是每年移民到香港5万人左右。到80年代中期,来自中国内地的合法移民的 主体已经变成是香港居民在大陆的家属,因此每日从中国持单程通行证到香港的 定额改为75人,也就是每年移民到香港27万人左右。1993年11月又把定额提高到 105人。累计在1971—1994年间中国大陆合法移民香港的有80余万人。

从80年代中期开始,合法移民变成是香港居民在中国内地的亲属移民香港 为主体。据有资料的1987—1994年的情况,合法移民中85%以上是亲属团聚,个别 年份这一比重超过90%。在亲属团聚中,以香港人在中国大陆的子女移民来香港的 为最多,其次是香港人在中国大陆的妻子移民香港。

造成80年代合法移民结构这一转变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因为移民政策上 的缺陷,许多内地居民在移居香港时往往不能同时把子女迁入香港,不得不把子女 留在内地,由此造成了所谓的“小人蛇”(小孩偷渡)问题。当问题日益严重时,引起了 有关各方的关注,放宽了内地儿童来香港与父母团聚的规定,使80年代后期这类移 民的人数明显增加。

表21971—1993年中国内地的合法移民构成(人、%) 其中亲属团聚亲属团聚占移民 年移民人数年移民人数 港人妻子港人丈夫港人孩子人数比重(%) 19712530198427475 197220355198527285 197356659198627111 19743292019872726895599981329287.5 197532918198828137100099521340086.6 19762759919892726395659371321687.0 1977264491990279761030210421325987.9 1978715711991268001011310201251388.2 1979794211992284001112810821245790.11980554731993329001325013701450488.5 1981542671994382001677433991722097.9 1982300001995459861827415722303393.2 198326701 说明:[1]1982年为有关资料中的估计数 资料来源:[1]《香港年报》(历年) [2]HongKongReport 1991 [3]R.J.迈因纳斯:《香港的政府与政治》,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6 年,367—369页 造成80年代合法移民结构转变的另一个原因是香港的人口结构问题。香港 人口的性别比一直是男多女少,许多香港人的妻子原来就在内地,也有许多人回到 中国大陆的老家娶妻。种种原因使众多的港人两地分居。妻子来香港与丈夫团聚 也是内地居民移居香港的一个主流。这种情况还将长期存在下去。目前中国大陆 与香港人的通婚仍然为数不少,中国每年都有2—3万人登记涉外婚姻,根据 1990—1993年的资料,涉外婚姻中与港澳同胞结婚的占586%,估计在全部涉外婚 姻中,半数以上是与香港人结婚。

由于香港政府采取限额移民的政策,许多香港人的配偶要等很长的时间才 能移民香港。与香港居民结婚的大部分是女性,因为不能及时移居香港,往往在大 陆生孩子,结果是增加在大陆等待移民的儿童人数。因此今后一段时间内大陆移 民香港的人中间,亲属团聚依然是主体。

这里把非法移民定义为:偷渡者到香港,并且最终取得在香港的合法居留权 的人。因为980年以后港英政府不允许偷渡者称为香港合法居民,所以这里仅仅考 虑到1980年及以前的情况。香港的非法移民来源于许多地区,不过主要的来源是 中国大陆的广东省。表3是974年以来,来自中国内地的非法入境者的情况。要对 这些变化有全面的了解,还必须了解港英政府对非法入境者的政策变化。

表31970—1980年来自中国的非法入境者(人) 年在边界被捕者逃过搜捕者1970—197479083 19751133— 1976810— 197717796600 1978819228100 197989900107700 198082197110000 说 明:“”非法入境后申请身份证的人数 资料来源:[1]1970—1974年资料来自《华侨日报》,1986年11月2日 [2]1975—1980年资料来自《香港皇家警察年报》、《香港年报》(有关年 份) 随着香港经济的起飞,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大陆居民来到香港的动机 从逃避战乱灾荒、 第一次转变是在1974年,这年开始了边境堵截,实行了所谓的“抵垒政策”。

“抵垒政策”,就是非法入境者只要成功越过边境进入市区,就可以在亲友的陪同下 领取合法居住证件,获得居留权。“抵垒政策”在1978年以前似乎有效,不过到了 1978年以后则完全失灵了。仅1979年与1980年的两年内,估计有20多万人成功地 越过边境进入香港。港英政府不得不在1980年10月底取消“抵垒政策”,取而代之 的是对非法入境者无论在香港何处被捕,即被送返中国大陆,也就是所谓的“随捕 随解”政策。从“抵垒政策”到“随捕随解”是港英政府的第二次政策转变,这次政策 转变只是遏制了非法入境的高潮,并没有真正解决非法入境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从70年代开始到香港政府停止“抵垒政策”时,非法移民香港 的中国大陆居民超过30万人,非法移民构成香港社会重要一部分。

三、人口迁入的成因 香港之所以成为一个移民社会并非偶然,其背后是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 会因素。传统的人口迁移理论对人口迁移的原因比较强调个人的因素,强调个人 特征和动机。不过用传统的人口迁移理论来解释香港的人口迁移问题或许会有许多不足之处。香港的移民,无论是迁入 还是迁出,大多数是中国大陆与香港社会变迁的产物,个人因素只是在社会 变迁过程中起有限的作用。要了解香港的人口迁移问题,应该要更多的从宏观社 会变迁与社会结构的层次上去研究。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租界效应。从渔村变成一个现代大都市,这一现象并非香港独有。在旧中 国的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等城市都是从小渔村或者小县城发展成为一个大都 市的。上述几个城市的崛起有几个共同点:第一,都有外国租界;第二,都是在海岸边 的重要港口;第三,在经济上都超过其附近的政治中心的水平,甚至在一些方面取 代了其功能,如大连与沈阳、天津与北京、上海与南京、青岛与济南、香港与广 州。本文称这种现象为租界效应。

帝国主义在中国强行租界土地,一般位于重要的港湾,可以成为适应现代化 经济发展需要的港口。传统的中国城市多为政治中心,如沈阳、北京、南京、济 南等等,并且都不在海边,只有广州比较例外,一直是通商口岸兼政治中心。当现代 的商品经济进入中国之后,租界优越的地理位置就发挥出效益,经济发展带动了对 劳动力的需求,导致了人口的增长。旧中国内战不休,租界反而显得稳定一些,成了 有钱人营建安乐窝的理想地点。战乱的时候,租界也吸收了大量的逃难民众,如抗 日战争时期的上海租界与香港。一些难民后来就在租界定居,成了租界人口增长 的一个重要因素。西方列强国家在租界也有一定数量的投资,许多国内资本也向 租界集中,使得租界在整个中国经济停滞之时,显得相对繁荣,提供了比较多的就 业机会,吸引了众多的人流入租界谋生。

2粤港经济成长的差距。香港人绝大部分是广东移民或者移民的后裔,广东 人素有迁居海外的传统,在海外的华人中,绝大多数祖籍是在广东与福建两省,其 中又以广东省为多数广东人素有外出谋生的勇气与技能,这种传统可以上溯几百 年,这是促使大批广东人涌入香港的文化因素之一。不过仅仅有文化因素还不能 说明问题,这里着重讨论经济因素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香港经济突飞猛进,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与香 港为邻的广东省,在1949年以后经济也有了比较大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广东经济成长的步伐为世界所关注,但是在改革开放以前广东省的经济发展与香 港相比就相形见绌了。从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后期这一阶段,广东省的发展是有 限的。而正是在这一时期香港经济进入起飞阶段,一下子拉开了广东省与香港的 差距。同时也因为广东的起点比较低,使得这种差距更加突出。经济发展的差距,吸引了广东人移居香港。

3社会变迁的冲击。1949年以后中国内地经过许多场政治运动,许多不应该 被伤害的人受到了伤害,许多原来不会离开的人离开了。虽然有些人为了逃避政 治运动的冲击而移民到香港,不过纯粹为了政治因素而迁移到香港的人在香港移 民中所占的比例不会太高,主要的是受政治的间接影响。

文化大革命中的上山下乡运动,许多从城市到农村的知识青年,由于无法忍 受农村的艰苦生活而偷渡香港。有人认为,在这批知识青年的影响下,才触发了70 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非法入境高潮[3]。这种看法值得商榷,在香港的两次主要的 偷渡高潮中,第一次是在困难时期,当时还没有上山下乡运动。第二次是在70年代 末到80年代初,这时上山下乡运动已经是尾声了。由此可见把知识青年视为引起 偷渡问题的根源是站不住脚的。

对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偷渡高潮,笔者认为是一种“失范效应”。失范 (abnorm)是一个社会学的术语,指的是在社会变迁中,旧的社会规范消失或 者减弱,而新的社会规范又一时未能建立起来。由于没有新的社会规范可循,在这 种情况下,人们比较容易产生一些越轨行为。由于失范带来的这种后果,笔者称为 “失范效应”。

改革开放之前,由于闭关锁国,极左的政治宣传把香港社会的黑暗面加以夸 张,同时因为有海外关系的人受到歧视和冲击,使人不敢议论海外的真实情况,对 世界的真实情况一无所知。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香港与中国大陆的人员交往迅 速增加。港澳同胞大量的返回中国大陆,以及他们馈赠亲友的礼物,使人们明白了 香港的真实情况,而广东居民首先感受到这种冲击。俗话说“假作真来真亦假”,过 去的极左宣传被人民发现是假的之后,出于逆反心理,有一个时期中国内地许多人 转而对香港盲目崇拜,似乎香港什么都好,是一个遍地黄金的世界。民众对香港看 法的大转变,就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失范现象。

产生失范的另一个原因是改革的冲击。改革开放以后,旧的以政治为中心 的行为规范被打破,而新的行为规范并没有马上建立起来。追求生活水平的提高, 成了民众的生活目标,然而却没有建立怎样是提高生活水平的行为规范。当人们 发现逃往香港可以提高收入的时候,大规模的逃港潮必然要出现。1979和1980两 年,恰好是处于改革开放之初,这个特殊年代的逃港潮,很大程度是人们失范的结 果。4港英政府的短期行为。港英政府对待中国移民的政策受到多方面因素的 影响,不过笔者认为,其最重要的因素是港英政府的经济利益。

在1959年香港就出现劳工短缺现象[4],随后就发生了中国大陆大批非法入 境者进入香港。对这次偷渡高潮,在一开始港英政府并没有加以制止,因为这些非 法入境者提供了香港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廉价劳动力。一直到1962年5月,越来越多 的人涌入香港,使局面失去控制,港英政府才宣布强迫遣返非法入境者。不过到 1965年10月又放弃这一政策,代之以收容庇护政策。

港英政府这次政策转变有许多政治因素在内,如中国正在进行文化大革命 和西方一些国家的影响等等,不过最主要的还是经济因素。1959—1961年香港的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分别是74%、103%和-04%,1961年的经济不景气,无疑促 成了1962年5月港英政府移民政策的转变。而1962—1964年间,香港的人均国内生 产总值增长率分别是90%、122%和86%,经济持续高速度增长,对劳动力需求加大, 促成了港英政府重新接纳非法移民。

60年代和70年代是香港经济起飞的年代,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所以港英政府在1974年以前采取的是对非法入境者睁一眼闭一眼的政策。1974 年底起,港英政府实行所谓“抵垒政策”,实际上对非法入境者是欲拒还迎。该政策 甚至可以说是港英政府的一种手法,以求减轻对非法入境者的负担。因为非法入 境者要在香港的亲友陪同下才能去领取身份证,说明非法入境者在抵港初期生活 有依靠,省去给政府带来麻烦。

在港英政府的短期行为的影响下,香港缺乏基础工业和高技术产业。香港 的主要行业,多数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加上香港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进行了规 模较大的地铁工程,需要大批劳动力。这些都是港英政府在1980年底前对非法移 民采取一种欲拒还迎态度的重要原因。1980年香港地铁首期工程完工,同年年底, 港英政府宣布取消“抵垒政策”,这恐怕不完全是巧合。

香港特殊的政治地位和地理位置,使得香港的移民的问题特别复杂。这里 只是一个初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