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自我需要的导火线,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 和积极性的直接因素。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 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小学数学教学特有的魅力, 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自主学 习。对此,本人在教学中从多种角度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唤起学生的求知 欲。一、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想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就应营造一个良 好的学习环境。首先,应从教师的自身做起,教师要主动参与其中;
其次,要做 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正确引导他们认识学习的重要性,领悟到自己不仅是学习的 主人,更是终身学习的主人;
最后,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和丰富多彩的 课外活动等形式,为学生创建一个平等、和谐、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 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时就组织学生去学校超市 调查商品的价格,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再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 认识”时,课前让学生收集的长方体日常用品、饮料包装盒等作为学具使用;
课 后按要求制作实物模型,如汽车、机器人等。再如,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 练习中,教师可以进行“看谁算的又快又准”的比赛。教师课前准备好PPT,每单 击一次出示一道口算题,看谁算的又快又准,然后大力表扬算得又快又准的学生, 评选他们为口算大王,奖给他们一些小礼物。教学效果很好,每个学生都积极参 与。这些活动不但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获得学习成功的快乐体验,而且培养了 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和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让他们的学习置于一种真实、优美、和谐的场景中,从而激发对学习的热情。情 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1、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先“设疑”,把 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 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时,对于问题 情境中所隐含的“问题”,教师不是简单地直接给出问题。而是让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自己去发现、去探究问题。
2、创设故事情境,引发求知欲。教师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先讲一些 起有趣的故事片断段,使学生在聚精会神听故事的同时,进入到新课意境。例如, 在教学“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时,教师以故事引入:“一天,姐姐和妹妹帮妈妈 擦凳子,妈妈把6只凳子按1:1分给她们擦,姐姐和妹妹各分了几张?分得同样 多吗?第二天,姐姐和妹妹帮妈妈洗盘子,妈妈把6只盘子按2:1分给她们,姐 姐和妹妹各分了几只,还是平均分吗?”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体会到平均分只 是按比例分配的一种特殊情况,迫切想知道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三、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是在日常的学习当中得以增强的,只有使 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一次次的努力,才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进而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某个数学问题进行探究 的时候,应当注重自身的一言一行,多多地激励学生,并且有耐心,不要由于学 生的不理解而动怒,不然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程度的打击,反而不利于学生学习自 信心的增强。尤其是对于那些学困生来讲,更加需要进行认真的指导,在日常教 学中安排作业与提问的时候,应当首先兼顾这一部分学生,确保先易后难。这是 由于只有让他们学会了简单的知识,才可以启发他们学习一些难点知识,从而让 所有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有所进步,实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四、联系生活,触发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小学数学教学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 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 材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这样的教学才能有益于学生理解数学、热爱 数学,让数学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知识传授,可展 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身旁,从自己 身边的情境中可以看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接触现实 生活,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 总之,如果一个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地投入到 数学学习中,就不会把学习数学当成一种负担、一种压力,而会感到是一种需要、 一种快乐、一种享受。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好“兴趣”的作用,更 要培养好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当然,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时,不仅要注意以上几个方面,还有很多方面有待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