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教学有效教育方式|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汉语教学有效教育方式

汉语教学有效教育方式 随着汉语重要地位和作用的日益凸显,汉语言学习的重要性也为人们越来 越关注。尤其是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学好汉语言大有益处。然而,目前新疆中 小学汉语教师的汉语实际教学状况却不尽如人意。与语文课相比,汉语课似乎更 枯燥、单调,既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也没有感人的艺术形象,这是造成部分学 生厌学的重要原因。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呢?选用趣味语料进行汉语教 学可谓一种有效的方法。

一、引用的趣例要紧扣知识点。

1.趣例是为讲授语言规律服务的。汉语教材上的例句大都是编者深思熟虑 后精选出来的,一般具有科学性、典型性、适切性,如“台上坐着主席”“鸡不吃 了”之类。但语言实践并非如此。社会的发展,观念的转变,交际方式、方法的 更新,使各种语言变异现象屡见不鲜,新词新语层出不穷,如“帅呆、酷毙、空 姐、的哥、美眉、菜鸟、灌水、瘦身、作秀、T恤、WTO,很女性、很北京,青 涩的初恋、对话的平台”等。这些新鲜的语料暂时还没有被引入教材,也不可能 全部引入,但教师完全可以适当地将其作为补充语料,况且,它们也是汉语研究 的对象。引用的趣例必须紧扣汉语中的有关知识点,趣例只是讲授语言知识和语 言理论的切入点,是为讲授语言规律服务的,不能本末倒置,为有趣而讲趣例。

2.讲解趣例要用时短暂。引述趣味语料所占的时间不能太长,不能让学生 沉浸在趣例之中,而应尽快将学生的思路引导到语言研究的轨道上来。必须明确, 选用趣味语料不是插科打诨,不是耍小噱头,目的在于讲授汉语知识,研究语言 现象。

3.讲解趣例时要讲清规律。趣味语料往往反映语言特殊的用法,因此必须 讲清楚趣例出现的语境和语体风格,分清普遍性规律与特殊性规律。四是内容健 康。当前信息网络化、文化产业化、生活时尚化,随之而来的是语言的网络化、 行业化和时尚化。网络用语中庸俗、浮浅的部分,行业用语中晦涩、陈腐的部分, 社会时尚用语中低俗、粗鄙的部分等,不能作为正面的例句来引用。文艺作品用 语、广告用语、流行歌曲用语中求异、求僻,故意洋化,故意违反汉语规则,粗 制滥造的语句,也不能作为正面的语料。

二、引用的趣例要把握分寸。在汉语教学中选用趣例,既要有剖析性的分解说明,也要有综合性的阐 释;
既要求学生掌握普遍性的规律,也要求他们了解特殊性的变异;
既要了解语 言的表层意义,也要领会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既要掌握语言规律,也要善于激活 这些规律。那么如何把握趣例的分寸呢?下面举例说明。

①《施氏食狮史》: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氏时时适市视狮。

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

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是十狮尸。

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赵元任《语言问题》)例①是赵 元任先生编的趣例,用来说明语言与文字的关系,以及古今语音演变后产生大量 的同音字词问题,我们还可以用来辨正方音,练习声调。

②哪儿去了? 什么哪儿去了? 你说什么哪儿去了? 我哪儿知道你说什么哪儿去了? 你怎么会不知道我说什么哪儿去了? 你怎么知道我一定知道你说什么哪儿去了?(王蒙《相见时难》)例②是王 蒙的小说中的一段话,写的是杜艳和她丈夫陈金才的一段对话,背景是陈金才拿 回家的工资少了10元钱。这段话是一则难得的典型趣例,在讲句法成分与句子成 分的区分、词组与句子的区分、单句与复句的区分时都能用到,而且很能说明问 题。

③一下子,鸡鸭鱼蟹猪羊牛马驴狗雁雀兔子王八,头尾脚翅肚肠肝心腰子 下水,有煎有炒有煮有炸有炖有蒸有熬有爆有烤有拌,外加一坛子水酒,碟架碟、 碗架碗,严严实实把这个僧人围在中央。(冯骥才《阴阳八卦》) 例③是一连串的同类词语排用,在讲语法时可以借用。吕叔湘先生也举过 一个趣例:“1954年国庆前夕,某机关的游行筹备小组开会,筹备小组里的一位 女同志宣布:‘今年游行,女同志一律不准穿裤子!’哄堂大笑。这句话的歧义不 在说出来的部分,而在没说出来的部分。”这个例子可以说明汉语语法中的歧义 现象。三、引用趣例要淡化消极的影响。

选用趣例进行教学,可以淡化学习内容枯燥乏味给学生学习带来的消极影 响,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但这种教学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那就是趣例毕 竟有限,且不容易寻找;
容易误导学生去与文学课比趣味,出现为兴趣而学的偏 向。汉语课的教学目标是:运用实用、科学、稳妥、高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培 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和创造性学习能力;
开阔学生的语言知识视野,培养学生 透视语言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素养;
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能根据 交际的目的和特定的语境,恰当地运用汉语,并能结合语源正确地理解、分析汉 语,或运用一定的语言理论发掘汉语中的基本规律。

所谓趣味,有感性和理性之分,第二部分例①至例③都是学生普遍感兴趣 的例子,笔者暂且称之为“感性趣例”。对汉语教师来说,汉语中的每个语言单位 都应该成为趣例,都应该对之进行研究,以挖掘其中的语言规律。那些能够反映 典型的语言规律,能说明某种语言现象,但不一定为一般人所感兴趣的例子,笔 者称之为“理性趣例”。如果学生也能像教师那样深究汉语中一些一般人习焉不察 的语言现象,便说明这些学生已对语言学科产生了真正的兴趣,树立了比较巩固 的专业思想。感性趣例也好,理性趣例也罢,都是用来说明语言现象、揭示语言 规律的资料,教师最终应教会学生理解、分析、运用语言的方法和研究语言的方 法。语言学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已逐步产生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自成系统的 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方法论原则。语言理论是语言学家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对语料 观察、分析、研究得来的,我们在学习语言理论时如果能体味、领会出他们所运 用的科学方法,我们就会与语言学家产生共鸣,不但加强了对这些语言知识理解 的广度和深度,而且会有一种亲切感,能产生较大的学习兴趣。德国教育家第斯 多惠说过,平庸的教师给学生奉送真理,出色的教师则教学生发现真理,我们也 可以这样说,出色的汉语教师不是给学生讲授感性趣例,而是教会学生发现和研 究理性趣例的方法。

吕叔湘先生、朱德熙先生、陆俭明先生讲课时很少运用上文所举的感性趣 例,而是大量选用理性趣例。吕叔湘先生开讲前往往先讲个简短的、耐人寻味的 小故事引入正题。朱德熙先生讲课的趣例笔者印象深刻的有两个:一个是分析“有 没买票的没有”的结构,一个是用公共汽车售票员的话“沙滩一张”来说明汉语的 特点。陆俭明先生对所谓的趣例也有自己的看法:“粗看汉语很是枯燥,但是越 研究越觉得有趣味,因为它更接近自然科学。那一个个的词更像化学里的一个个 元素,通过新的排列组合,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物质分子。”[1]基于这种认识,陆俭明先生大都选用理性趣例来营造严肃而生动的课堂氛围,通过司空见惯的表层 的言语实例的分析,挖掘出深层的一般性的语言规律,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 用语言和研究语言的能力,因此有人把陆先生的教学特点概括为“有趣的例子+ 能力的培养”。以上三位汉语教学专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教学方法,就是打破给学 生灌输汉语系统理论的陈旧思路,采用“举例子―发掘问题―引导解决―总结并 上升到理论”的引导式教学方法,并收到了丰硕的教学成果。

学生学习语言有粗细、深浅之分,教师选用趣味语料的目的在于活跃课堂 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想培养学生喜欢学习语言、研究语言 的真正兴趣,必须尽快完成从选用感性趣例向选用理性趣例的过渡,教会学生发 现和研究理性趣例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