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临床资料
200例高血压患者病例均符合“WHO”1999年的高血压诊断标准[2]。其中男116例,女84例,平均年龄39-79岁,Ⅰ级高血压病79例,Ⅱ级高血压病94例,Ⅲ级高血压病27例, 文化程度大专以上64例,高中及以下132例,文盲4例。
2 健康教育方法
2.1 高血压知识的宣教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血压的正常值和异常范围,血压控制目标,高血压的并发症、饮食、运动要求等,烟、茶、酒与血压的关系,基本知识可以印制成册,使患者易于理解和接受。
2.2 宣教形式 由专业护士每周一对患者进行常规健康宣教,也可以根据患者个体制定个体化宣教计划。采用口头、图文宣传,利用病房走廊的宣传栏、健康教育卡片、出院指导卡片等。
2.3 示范训练 教患者及家属学会测量血压、脉搏等,并讲解影响测血压的因素,对文化程度低者,要反复讲解、示范,行个体化指导。
2.4 集体健康宣教 每周固定时间召集患者进行集体讲解,讲解有关高血压的一些知识,可利用多媒体、录像宣传等,直观生动的展示给患者。
3 健康教育的内容
3.1 宣传高血压的有关知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引起高血压的各种因素,高血压对机体的危害,出现并发症的严重后果,引起患者的高度重视,宣传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及高血压对健康的危害,使患者坚持长期的饮食,运动,药物治疗,使血压控制在接近正常水平。
3.2 做好心理护理,关心患者,了解患者的思想、生活及工作情况,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心理和悲观情绪,协助患者寻找引起高血压的可能因素,以便积极采取防治措施。保持平静的心境,避免情绪过度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
让患者学会自我心理调控,保持乐观情绪。
3.3 教会患者及家属测量血压,每日测血压两次。教会患者听诊器的使用,袖带的放置部位及松紧程度,测血压的注意事项,并仔细记录下来,根据血压调整用药。测血压时测量肢体和身体不能动。接连袖带的橡皮管不能弯曲。测血压时定体位、定部位、定血压计。 3.4 指导患者选择合理膳食,以低盐低脂为原则,控制总热量摄入。将患者喜欢吃的食品以及本地人习惯食用的食品每100g中所含脂肪、胆固醇、蛋白质是多少,编成资料发给患者。给患者饮食提供指导性意见,不吃刺激性食物,建议食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优质蛋白、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的食物,适当食用有降脂作用、含碘的食物。多食含钾食物,以豆类为主,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奶类、豆类及高纤维素食物,少食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血压病患者的食盐量控制在1 -2g/d。注意饮食定量,不要暴饮暴食。对吸烟者宣传吸烟的危害,规劝其以坚强的意志戒烟或减少吸烟量至5 zhi/d以下。禁饮烈酒,可适量饮红酒,一时难于戒酒者,每日饮酒精量应控制在少于20g[1]。
3.5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氧运动可以减肥 改善脏器功能.提高活动耐力,减轻胰岛素抵抗,指导轻症患者选择适当运动,如慢跑、健身操、骑自行车、游泳等。运动强度必须因人而宜,按科学锻炼的要求,常用运动指标可用运动最大心率达到180(或170)减去年龄,运动频度一般要求每周3-5次,每次持续20-6 0分钟,可根据运动者身体状态和所选择的运动种类以及气候条件而定,长期坚持运动可减轻体重,降低血脂,增强体质。
3.6 督促合理用药,高血压病通常需联合用药、长期用药,告知患者坚持用药的重要性,让其了解治疗意图,向其讲解药物的剂量、方法、可能的不良反应等,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及明确的服药时间表。告诫患者不要乱用偏方或血压正常就停药、升高又服药,导致血压反复波动,造成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
4 出院指导
根据患者血压情况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做到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坚持饮食治疗,合理的饮食对高血压的预防起着重要作用。教育患者遵医嘱服药,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撤换药物。指导患者使用放松术,如心理训练,音乐治疗,缓慢呼吸等。避免各种诱发因素,直到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定期门诊复查。
5 结果
通过健康教育,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均有一定的认识。大部分患者学会自身心理调节,避免外界刺激,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提高患者对治疗的顺应性,使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后出院,体现了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的重要性。但还有一部分患者未能掌握有关知识,可能与文化程度、理解能力不同等因素有关或者与健康教育方式有关。说明在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不足之处,所以,医护人员要把健康知识与疾病的关系作为宣教的重要内容,不断完善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6 讨论
健康教育具有计划性、科学性、操作性,它要求护士及时向患者进行系统、动态连续的健康宣教,使患者自愿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消除和降低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死产率,提高生活质量,从而使人们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
参考文献
[1] 王鹏巨.要重视心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西南国防医学,2001,11(6):381-382。
[2] 刘力生.高血压.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88-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