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 Wi-Fi 定位技术的优越性与发展前景|什么是优越性

1 背景人们从很早以前就开始利用无线电来进行对物理环境的感知,典型的应用包括探测空间中飞行器的雷达系统——通过分析无线电信号(即雷达发射的无线电波飞行器反射后回到雷达无线或飞行器自身发出的无线电波),判断飞行器的出现、种类以及运动信息。就室内定位环境而言,信号发射机产生的无线电波经直射、反射、散射等多条路径传播,在信号接收机处形成多径叠加信号。多径叠加信号受物理传播空间影响,并携带反映环境特征的信息,这些信息就是 Wi-Fi 定位的基础。 2 不同Wi-Fi定位技术原理及优缺点 2.1 环境模型在无线局域网覆盖的区域,佩戴在人员身上的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周期性的发出信号,分布在区域两对角的无线局域网访问点(AP)接收到经过多径叠加的物理信号后,提取信号相关信息并传递给定位服务器。服务器根据相应的算法进行计算,得到的定位结果可是作为下一步服务的参考数据。无线通信有三个主要物理参数分别为信论 Wi-Fi 定位技术的优越性与发展前景文/陈奕钢自进入现代以来,人类发展出多样化的定位技术。这些定位技术在特定的场景下有很好的应用,但也面临很大的挑战。例如基于卫星的 GPS 定位技术由于建筑物的遮拦而难以应用于室内,且存在较大误差;基于摄像头的目标跟踪定位技术对光照条件与图像处理能力有较高要求等。相比较之下,Wi-Fi 定位技术则可以克服这些困难并已经发展出了多种多样的定位方法,在生活、生产、商务、公共服务上可以产生大量便捷的应用。本文将通过比较 Wi-Fi 定位技术与传统定位技术的差异来说明其适应的场景与优势,并探讨 Wi-Fi 定位技术的发展前景。摘要号能量(Power),信号的到达角度(AoA)和信号的传输时间(ToF)。定位的数学模型有两种,一种称为几何法,它主要利用信号的几何参数(例如传输距离,传输角度等)结合几何性质来进行定位;另一种称为指纹法(fingerprinting),它是利用信号的物理参数在空间中的各个点的分布值不同,采用一种类似于指纹识别的方式来进行定位。因此,下面的讨论将围绕这三个物理参数和两种定位方法进行。 2.2 基于信号能量和几何法定位接收信号强度显示(RSSI)是接收机对于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能量的一种衡量指标。如果已知发射端的发射功率和接收端的接受功率,那我们就可以通过一台无线 AP,计算出一条路径的距离信息。这样在我们的系统模型中,两台 AP 就可以得到两条路径的距离信息。又由于 AP 之间的距离可以预先测量,这样通过简单的三角计算,我们就可以定位出人在房间中的位置。它的优点在于理论模型非常简单,且对于商用的无线网卡来说,信号的接收能量、 Gt、Gr 都是可以提取出来的,所以实现也简单。它的缺点在于,多径传播限制了 RSSI 的精确度,例如在典型实验室环境下,一台静止的接收机在一分钟内接收到的 RSSI 可能出现 5dB 的波动。 2.3 基于信号能量和指纹法定位我们可以发现对于室内中的每一个位置来说,其到 AP 的距离矢量组 (d1, d2) 是互不相同的。与此对应的是,AP 对于一个位置发出的信号接收能量组 (p1, p2) 也不相同。因此这启发我们:对于房间中的每一个位置点,其在接收机看来都可以由一组唯一的向量组来进行描述。这就是利用指纹法进行定位的理论基础。这种定位方法的优缺点也同样非常明显且与 3.2 很相似。其中一个很大的不同是,指纹法需要在定位前进行数据库的建立,即在定位前进行位置矢量与能量矢量组的采集。这是非常耗时耗力的,而且一旦环境发生一点点变化都有可能会改变已有的通信模型,就需要对数据库进行成本很高的更新,这是这种定位方法的一大劣势。其定位精度最好时可以达到0.6 米。 2.4 基于传输时间和几何法定位在一般实验中所使用的无线网卡都是遵循 IEEE 802.11 协议的。在实际的网络通信中,网卡收到的网络层包 (packet) 含有发射端的时间信息,具体为包结构中的某一域作为时间戳。这启发我们:如果能够测量出信号的传输时间,我们就可以得到发射端到接收端的距离,这样就可以利用 3.2 所述的三角法求出发射端的位置进行定位。庆幸的是,ToF(Time of Flight) 也就是信号的传输时间,可以由接收端的接收时间减去包中含有的时间戳得到,因此使得距离变得可求。这种定位方式的优点在于它的方法简单,但是它的缺点同样明显:我们难以改动网卡的驱动程序以提取包时间戳信息,尽管这是这种定位方式所必需的。同时,接收机两端时间上的偏差是不可避免的。再者,我们得到的 ToF 是粗略的 ToF,它的值包括了硬件的处理时间与真正的传输时间,这些时间的偏差因极快的光速而在计算距离时会产生不可忽略的误差,降低定位精度。所以实验中很少使用这种方法进行定位。 2.5 基于到达角度和几何法定位对于通过一条传输路径到达 AP 的信号来说,入射角度指的是其传输方向与 AP 天线法线的夹角。当发射端距离足够远时,其达到 AP 的无线电波可以视为一组平行波。这样对于相邻的天线来说,由于入射角的存在,会引入一段光程差 dsinθ,由此使得相邻的两根天线接收到的信号产生一个固定的相位差: Φ(θk)=e-j2π ×dsin(θk)×f/c 其中 d 是相邻天线的间距;θk 是第 K 条路径相对法线的入射角;f 是信号的频率,c 是光速。在排除了网卡内部晶振的相位差之后,我们可以由空间谱分析理论中的 MUSIC 算法,估计出传输信道中的 N 条传输路径的入射角度。但是这 N 个角度信息不全是必要的,我们需要的只有由发射端直接入射到接收端的角度信息,这才是对定位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