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中角色和演员本性_只被记住角色的演员

剧中角色和演员本性

剧中角色和演员本性 论文摘要:通过自己在四年的表演系学习中总结及归纳关于一个演员在舞 台上如何能有机的把自我和角色相互结合。

怎样通过体验走向体现,怎样把自我和角色有机的结合,希望自己真正能 够做到把一个个鲜活生动的舞台形象立于舞台之上。

关键词:演员自我舞台形象 “既是剧中人,又是剧外人,剧中和剧外,真假一个人。”①这是中国戏曲 的一句谚语,真实而又准确的说明了作为演员在创作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的规律。

“剧中人”指角色形象;
“剧外人”指创作者本身。角色形象原本是并不存在 的,因为它只是剧作家笔下的文字。创作者本身是存在的,但他也仅仅是个客观 存在的载体,如果缺少了介质,那一个完整的舞台形象是不会出现的。所以说, 一个完整的舞台形象的出现,必须是由角色和创作者合二为一的,缺一不可的。

作为一个仅学过几年表演的学生来说,面对这样一个经过无数老艺术家谈论过的 话题,我只想说一下自己在学习和创作过程中的一点感受。

首先,角色形象不等于演员自我。剧作家用以创作的人物形象在外貌、外 型、思维逻辑,人生阅历、生活环境中有时是与演员本身大不一样的,甚至是格 格不入的。就算是剧作家笔下的人物原形与角色本身也是不一样的。因为“舞台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②所以也就出现了“角色形象”和“演员自我”之 间的特殊关系。

拙劣的演员,经常会在台上拼命的“做戏”、“作状”,他们会运用自己的想 象力配合上自己所谓的演技去塑造自己所认识到的角色。他们并不去体验角色带 给自己或者说是自我本身作为人的本能的刺激。完全违背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 提出的“真听、真看、真感受”的表演理念。这种表演虚假、机械、没有生命力, 当然也感染不了观众。也正是因为这样,作为我们学生之间也会做出一些新的探 索,力求赋予形象以活的生命。我门将自己的思想、情感体验注入角色之中,以 求达到在舞台上的一个动作,一句话都有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思想。这本来是一 件符合表演艺术创作规律的好事,但也出现了另一种倾向:不少学生过分强调了 “自我”而有意无意的忽视了形象。这种表演从真实性的角度来看,可以说挑不出 什么毛病,可总让人觉得少了点什么。现在看来,问题就出在演员太多的时候是在表现自我----由自己的情感、思想而产生的演员自己的表现方式,也就是所谓 的“本色表演”。虽然这样的表演方式比起前面一种虚假、机械、没有生命力的表 演看上去好了很多,但因为他们削弱了对规定情境的证实,所以这样的艺术创作 也还不能说是好的。虽然是“活人”,但还不是作者笔下的“活人”。

其实在创作角色的时候。开始是坐排,我觉得这个阶段非常重要。我们不 仅要注意人物的任务,动作线。还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阅读舞台提示和一些相 关的历史资料,创作背景上。我们不能简单的从“自我出发”,而要深入到作者笔 下的规定情境中去生活,去摸索。让自己对角色有一个“总体的感觉”。不能单一 的去寻找逻辑重音等语言的技术处理上,要更加注意掌握人物的语言基调、语 ①《表演艺术论》38页 ②《苏联戏剧大师论演员艺术》165页 音塑造和语言的个性化上。要让自己去接近角色从而塑造或是创作鲜活的 角色,而不是用角色来凑合自我去展现自我,因为戏剧舞台不是给演员简简单单 提供耍帅、玩酷、表现个人魅力的地方。

据说戏剧起源于古人的祭祀,相信那时的巫师或是法师们已经开始对他们 的角色有了形象上的创造。同样,现在的表演艺术亦是如此。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就说过,演员所做的是“模仿行动中的人”。中国戏曲行话中也有“装龙像龙,装 虎像虎”的说法,其实也就是要求演员演什么像什么。单单一个“像”字,就足以 说明不是演员自己,而应该是一个个不同的形象。演员本身只不过是表演艺术创 作过程中的素材,犹如画家所用的颜料是一样的,而颜料本身并不是艺术品。演 员要做的是把具有鲜明特征的典型人物形象展现在舞台上,以剧本的文学形象为 依据,以创造舞台形象为最终目的,可以说是始于文字形象、终于立体形象。所 以说,角色和自我这一对矛盾,应当始终统一于舞台形象。如果做不到这样,那 就很难说是一名好演员。

很多时候大家都会说“从自我出发”,那么这个“自我”势必会发挥其主观能 动性。由于表演艺术的特征,演员自我和角色创造是分不开的。我觉得自我的作 用有:
一.角色都是由演员通过自身的理解体验而产生并最终立于舞台之上的 俗话说,将心比心。要是演员对角色没有理解,没有体验就只是在那里读着舞台提示表现着喜怒哀乐,是很难达到准确、真实、自然的,或者说是根本不 可能达到的。

有人说体验角色很难,因为戏剧作为一种生活浓缩的舞台表现,给观众看 到的大多都是生活中矛盾比较集中和尖锐的一面。其实不乏有生离死别,爱恨情 仇,生杀掠夺。这种生活阅历不是人人都可以经历的,而这种生活又不是随随便 便都可以去体验的,所以有人说体验角色很难。其实前辈总结的表演技巧和方法 有很多,这里我提到的也仅仅是自己的一点感受。在毕业大戏《死无葬身之地》 的演出里面,我饰演了一名希腊人,我们几个游击队员在二战中被法国伪军捉到, 为了战胜的胜利,我们大家都选择了沉没,但是年幼的孩童在死亡面前屈服了, 所以我们决定杀死他。当然,作为一名老游击队员和队伍中的年长者,小孩自然 是我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我对他们更是倍加呵护,但残酷的现实是我不得不计 划并参与了杀死他的这个事实。可现实生活中我的年龄没有剧本中的40多岁,我 也没有去亲手杀过人,就是再体验我还是找不到杀人的感觉,更找不到去杀死自 己亲人的感觉。但是在联排的一天我找到了人物的感觉。高高的平台上,幽蓝的 灯光下,躺着一个小孩,这个孩子是我杀死的,他是我的战友,我的亲人,我知 道我应该难过,我应该自责。最终我哭了,但我不是因为上面的原因,我哭是因 为我的同学,我静静的看着躺在地上的同学,我感觉到那就是我的同学走了,这 让我想到了生命的脆弱,因为人都会死,也让我变得更加怀念我们在一起的日子。

那时的我说不出我是角色还是自己,我只是觉得自己很失落,所做的一切都不知 道是为了什么。我肆无忌惮的宣泄着自己心中的那份痛苦和悲伤,等演出结束的 时候,心里就一个字:爽!从来没有过的感觉,那时舞台上的我已经不仅仅是简 单的在体验理解角色,我感到我是在享受角色。我想这可能是一种感情上的嫁接 或是说转移。就是说在自己体验不到的时候将自己以往有过的类似的接近的情感 移植到角色中,然后再揣摩角色当时的心境。因为演员本身是人,演绎的又都是 人的生活。那按照共性的原理,我们每个人身上多少都会带有角色的东西,这个 东西亦大亦小,亦多亦少,就看你演员本身怎么去运用它。

二.从自我出发最终走向角色 演员应该根据自身的条件来塑造角色,因为每个演员本身的阅历、气质、 素养和声音、外型都不一样。在尊重剧作家和导演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自己的条 件进行创造。例如在《终极同谋》里面饰演的布赖恩。这是一个戏中戏,在戏中 我要饰演一名英国20世纪中后期的上层人物,而在戏外我要饰演一名剧组中的演 员兼剧务,说是剧务,那是一个连地板都要擦的人物。其实像这样的人物外型小巧灵活机敏的演员来演是比较合适的,但我恰恰相反,我本人是一个高高大大的 人,动作自然不如小个机敏。可我结合了自身的特点,没有一味的追求人物的机 敏。把个工作做的笨手笨脚,却依然在努力的去做的这么一个人。从剧场效果来 看,收效还是不错的。

总之,演员要了解和掌握自我,懂得如何运用和发挥自我条件,为创造形 象服务。

但是,如果片面的强调了演员的自我作用,把他抬高到不适当的地位上, 那么对演员的艺术创作也是有害的。

首先,这会造成一种偏向,让演员养成一种不自觉的自我代替角色的习惯, 其结果就是在舞台上表现自我。片面的强调“自我”会让演员忘掉角色生活。全凭 自己的想象是不足以创造出角色的。想象力的形成不外乎于从外界所获取的信息, 而你所占有的这些信息又很难去保证它的真实性,所以一定要从生活中获取一手 的创造素材,这才是最真实、最准确的。这样做可以有助于理解和体验角色。因 为生活中的事情有时候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个样子。

其次,演员如果只注重从自我中选取素材,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程式化 的东西,到最后会发觉自己扮演的每一个角色都是自己。演员自身所具有的情感 和思维逻辑,不可能适用于任何一个角色。片面的强调“自我”,会让演员走向极 端,过分的相信“我就是角色”,其实这样的想法并不是不好,只是要建立在充分 的准备工作之后在。不是说跑步不好,但那是建立在四肢健全的人的情况之下才 可以谈论的问题。如果过分的强调“我就是角色”,那就好比是一个下肢瘫痪的人 要去跑步是一样的结果。

再者,演员在遇到不同风格体裁的戏的时候,就不能还是按照简单的“从 自我出发”。比如在《搜集证据》那个戏里,我扮演了一个所谓的心魔,其实就 是一种思想的外化。这是一种大家意念中的东西,单纯的依靠理解和体验还是不 够的。这必须依靠灯光、服装、道具、效果、化装来一起努力营造一个氛围,首 先让演员相信这个环境其次再让观众去相信。这时我还借助了一些图片和影象中 的资料,其中人们对精灵、魔鬼、小丑等等的想象。寻找人们思维个性中所存在 的共性来进行创作。包括狰狞的面部表情,夸张的肢体动作,奇怪的说话方式等 等来创造角色。

因此,片面地理解“从自我出发”是不对的。从自身取材可以理解但如果从自我出发最后还是走向自我那就错了,必须以角色为终极目标。创造形象,是要 让演员自我“以角色自居”,而不是在角色中展现自我。

三.我的角色创作“三步曲” 在四年的大学学习中,对角色创造的机会不是特别多,但每一次的认真对 待还是会有一些自己的积累。

(一)就是人物形象上的积累。做演员首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对人,对 事,对生活要仔细要有耐心。留意身边的人,注意观察接触过的人。其实人生出 来都是一样的,但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才导致了他们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 观的不同认识。既然剧作家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生活,那演员所谓的“形象的种子” 也应该来源于生活,所以生活中就可以找到演员所需要的角色形象的答案。比如 在《大于等于情人》所扮演的陈坤是一个生活在21世纪新上海滩的白领阶层,对 于这个角色的创作,在生活中的原形可谓找了不少。在他们中寻找共性,在共性 中寻找个性。观察他们的生活,穿衣服的品位,走路说话的方式,对人对事的处 理。其实对自己去理解并体验人物都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但是仅仅依靠平时的积累还是不够的,就现实主义体裁来说,古代的、近 代的、和现代的、国内的、国外的等等,还有一些非现实主义题材的戏都是观察 生活所未必能找到的。那就应该在平时通过有关服饰、雕塑、日用品、文字和影 像资料,在经过考证以后进行积累。增加自己的“形象库存”,这个库存越是丰富、 充实,演员自己就越是能在舞台上创造丰满的人物。

(二)对角色形象的理解和感受。表演中的理解不同与一般意义上的理解, 就像在舞台上的“看、听、想”就不仅仅是用眼睛、耳朵和大脑这么简单一样,对 于演员而言,理解就是要感受的到。

演员的创作属于二度创作,演员演的是剧作家笔下的人物,所以就会受到 剧作家笔下规定情景的制约。因为作者会赋予人物一些性格。我们要从最初的剧 本中“看到”人物的性格,然后是找到“雏形”接着摸索出人物的“总体的感觉”。这 种创作方式集中体现在我的第一个大戏《决不付帐》里面。这是意大利戏剧演员 达里奥.夫的作品。作品以戏剧的形式表现了意大利在上世纪70年代,生活在社 会地层的劳动人民对统治阶级过分的剥削所采取的抵抗运动。在拿到剧本以后, 给我最直观的印象是:1.这是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意大利的故事。很明显这不是 在中国。2.故事发生在意大利的海边城市那不勒斯。因为足球的原因我知道那个城市,而且我本人也是生活在海边,所以对哪个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首先人们 的肤色偏黑。3.男主人公是一个干粗活的机械工。家庭生活很差,但他依然遵纪 守法。可见属于老实本分的那一类。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查询对人物有了一个基本 的雏形。外国人的走路大多是掌心虎口向身体内侧,胳膊是驾起来走路的,而中 国人却恰恰相反。由于是干粗活的又是在海边,所以他的肌肉应该比较发达而且 肤色较黑,说话大大咧咧,生活规律但无情趣,憨厚老实不善言表。而这些东西 是通过阅读剧本而得到的一个人物雏形。当有了这样一个雏形以后怎样把他变为 一个“总体的感觉”呢?去理解和体验人物的生活,人物是干重活粗活的,那演员 就要去做,让身体负重运动,肌肉会有发涨的感觉,整个人都会有撑起来的感觉 像人物一样生活在他的环境中,去慢慢体验人物的感觉。等有了“总体的感觉” 之后,就要找准任务抓住行动。

(三)演员对自己的角色还需要有设计。其实有时候我们学生是比较避讳 设计这个词的,因为一说到设计就像让人联想到做状,虚假,不真实。其实也未 必是这样,因为无论什么艺术都必须经过人们的构思,设计而成的。比如音乐, 演奏的人必须用人们通过设计和构思过的乐谱来进行演奏。还有绘画、唱歌、跳 舞、建筑、雕塑亦都是如此。同样表演也是这样,当观众坐在台下观看演出的时 候,整个一个过程都是经过了精心的构思和设计的。所以说演员也必须这样。

总之,正如黑格尔所说的:“艺术家必须用从外在世界吸收来的各种形象 的图形,去把在他心理活动着和酝酿着的东西表现出来,他必须知道怎样驾驭这 么形象的图形,使之服务与他的目的,他们也能因而把本身真实的东西吸收进去, 并且完美的表达出来。”①其实,演员创造形象也是这样的。

①《外国理论家作家论形象思维》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