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项目思路_大学生创业生态环境建设思路

大学生创业生态环境建设思路

大学生创业生态环境建设思路 1大学生创业环境现状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很多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政策,这些政策对 大学生创业环境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效果。但如果把大学生创业主体视为植根于学 校微观环境和社会宏观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生命体的角度来审视,大学 生创业环境建设还存在一些不足。据2012年笔者对自己所在的学院随机抽取208 名应届毕业生进行的调查来看,目前大学生创业环境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创业教育环境实效性不强 调查显示:32.4%的毕业生认为学校开展创业教育情况一般,认为很好的 仅占8.6%;42.6%的毕业生没有创业的打算,18.4%的毕业生完全没有创业的 打算;56.8%的毕业生不了解国家对于大学生创业的各种优惠政策;52.4%的毕 业生最希望学校在创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61%的毕业生 认为现有的知识和技能不能满足创业的需要。

1.2创业政策环境支撑不足 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创业政策设计有些不合理,政策宣传、落实不到位, 大学生难以享受优惠政策;创业资金十分缺乏,融资方式落后,公共服务支持不 足等。调查显示:毕业生认为创业最主要的障碍分别是缺乏经验(占88.6%)、缺 乏资金(占85.6%)、缺乏公共服务(占32.8%)、国家的优惠政策不能有效落实(占 42.8%)。

1.3创业文化环境认同缺失 一方面,从毕业生角度来看,有些毕业生对创业缺乏成熟的理解,他们仅 仅为就业而创业。调查显示:51.2%的毕业生选择创业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19. 8%的是为了解决就业;30.2%的毕业生认同创业并倾向于付诸实践,仍有37.6% 的毕业生受到环境因素而影响到创业。另一方面,社会及家长对大学生创业认同 度不高,仅有43.2%毕业生认为社会和家长对大学生创业表示理解和支持。让 更多大学生愿意并成功创业是时代的要求。大学生创业的系统性、社会性、实践 性的特点决定了政府、社会和高校必须合作与联动。创业教育的社会环境缺失, 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不完善、不配套,导致生存在高校“小环境”中的创业教育难以依其自身特性根植于社会生态系统中,进而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1]。

2构建大学生创业生态环境的策略 2.1创业生态系统的涵义 生态学理论认为,在生态环境中,生物的生存和繁衍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 的综合作用。生态学为研究大学生创业生态圈的各因子及其相互作用提供了基本 观点。创业生态系统本质上是指一个像自然生态系统一样的创业环境,主要是运 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创业环境是如何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在大学生创业 过程中,其自身是创业的主体,是创业的内生因子,必须具有强烈的创业欲望、 独特的创业个性、敏锐的洞察力、坚定的创业信念、扎实的专业功底、强大的创 业团队。创业环境是大学生创业者生存和繁衍外在因子,它包括社会宏观环境中 的政策因子、文化因子、市场因子、商务因子,也包括高校微观环境中的政策因 子、课程因子、设施因子、文化因子等。环境中各因子间会相互作用、相互协调, 优良的外在因子组合才能构成良好的大学生创业生态系统。

2.2构建大学生创业生态环境策略 基于创业者主体和创业环境的分析,优化大学生创业的生态环境,需要从 微观的教学(学校)层面、中观的市场(社会)层面、宏观的政策(政府)层面三个层次 入手,三者协力推进,让大学生创业深深扎根在社会生态系统中,才有可能根深 叶茂,结出硕果。

(1)强化高校创业教育环境建设,提升大学生创业的胜任能力。适应社会 生态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树立创业意识,提高 创业能力,提升综合素质,这是创业教育的核心,也是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依据 [2]。课程因子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养分。大学生创业课程模块应由创业意识、 创业知识和创业实践三个子模块构成。设施因子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沃土。创业 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活动,需要大量创业实践的支撑。实践性是提高大学生创业 教育实效的基本途径。政策因子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阳光。完善学校创业教育政 策机制,形成有利于大学生创业成长的有关制度,如成立专门服务机构、建立弹 性学制和学年学分制、创业资金资助制度,以及举办校园文化制度等。高校在教 育理念、资源保障、师资队伍、督导评估等方面系统地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服 务,构建以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服务体系,培养大学生创业胜任能力,才能增强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培育 出“大学生生态创业者”。

(2)强化社会创业文化环境建设,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良好氛围。创 业文化是指与创业有关的社会意识形态、文化氛围,主导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 为方式。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李家华教授说,构建创业文化营造的公共参与 平台的最终目标是培育全民创业价值观和全民创业精神,从而突破官本位意识的 束缚,实现观念、机制体制和环境氛围的创新。营造鼓励创业的文化氛围,使创 业成为人们可以接受的职业选择。尤其需要在青年学生中树立“创业光荣、创业 有为、创业发展”的时代理念,在全社会形成“理解创业、支持创业、帮助创业” 的社会文化氛围[3]。培育创业文化,激发大学生创业精神,建立长效发展机 制,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引导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增强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认 同度。高校要想在大学生创业方面有所作为,就必须将创业教育渗透到校园文化 建设的各个方面,注重形成创业教育的浓郁校园文化氛围。我们知道,大学生创 业关系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涉及创业者、创业团体及其家庭、学校、风险投资者 等,其征途充满艰辛坎坷,社会应该以宽容的心态面对大学生创业,在全社会形 成一种鼓励创业、宽容创业失败者的良好氛围。

(3)强化政府创业政策环境建设,完善大学生创业的支持体系。创业离不 开良好的公共政策、公共服务和公众参与。针对目前大学生对创业活动的政策与 公共服务存在的许多疑问,诸如“融资难、场地缺、能力差、服务弱”等问题,需 要从政府层面探究构建创业活动的政策支持和公共服务体系。根据国外的经验和 我国的实际,需要推进支持创业活动的公共政策导向,强化政策统筹,优化融资 政策支持体系。统筹制定扶持大学生创业的金融、财税、教育培训、创业服务、 管理咨询、项目推荐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彻底清除大学生创业的体制性障碍,从 单纯提供优惠政策向构建普惠的创业支持体系方面转变。创业的成长离不开群体 和群落环境,优化商务运营支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各项创业政策,要精简手续、 优化流程,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软硬件支撑,降低大学生创业起步阶段的商务运营 的成本。这样,大学生的创业活动会更有张力和前途。总之,大学生是创业生态 体系内在因子,创业的政策因子、文化因子、市场因子、商务因子是创业生态环 境链条上的保障,缺一不可。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环境生态体系建设,才能助推 大学生成功创业。

作者:高坊洪 工作单位:九江职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