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育实用型发展模式的构建】 构建模式对吗

信息技术教育实用型发展模式的构建

信息技术教育实用型发展模式的构建 摘要:运用文献综述法阐述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内涵与功效,分析了新常态下信 息技术教育实用价值提升的发展思路,并对新常态下信息技术教育实用型发展模 式的构建途径进行探讨.旨在于为确保信息技术在推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建设的 创新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发挥,促进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模式的创新与完善,提供必 要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新常态;
信息技术;
实用型发展模式;
运思;
构建 1引言 信息技术是指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总称,具有带动经济 增长、实现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促进劳动力结构调整以及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 重要功能.信息是经济建设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信息时代的来临开启了全 球经济发展的新纪元.信息技术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掌握与运用信息技术能力的 教育学科,其核心目的在于为社会培养与输送具有较高信息素质的人才,以便于 为充分开发与利用信息资源,推动社会得不断发展提供保障.现阶段,为了适应 当今社会的发展形势,确保我国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习近平主席提出了“新 常态理论”,用以指导与规范我国的经济建设实现由“粗放型”向着“细致型”的有 机转变.在此全新的社会发展背景下,为了确保信息技术教育的适应性与实效性, 基于新常态理论的引导,对提高信息技术教育社会实用价值的基本思路进行整理, 对与之相关的实用型发展模式的构建途径进行探讨,就成为新形势下信息技术教 育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2信息技术教育概述 信息意指音讯或消息,伴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已发展成为一种普遍 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活动中的重要资源,在促进社会交流、推动社会发展的 进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而信息技术则是一种实现对信息的开发、搜集、 整理、归类以及转化的重要手段,在一定意义上讲,信息技术是将信息转化成为 相关资源,实现对信息实用价值全面挖掘与运用的重要工具.为了确保信息技术 的不断发展以及其自身社会价值的不断传承,信息技术教育应运而生,成为教育 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教育的基本释义是指传授有关信息技术的知识 与理论的教育,其核心目的在于培养具有一定信息素质能力的人才.所谓的信息 素质是针对信息这一特定的目标所表现出的甄别、归类、整理、搜集、加工、利用、创新以及管理等多种素质能力的总和.信息时代背景下的“信息”不仅包括社 会各领域发展的相关动态、成果,同时,还包括某一领域内的需求、前景和预判, 成为一种巨大的潜力资源.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信息的重要作用 与突出的社会实用价值愈加凸显,因而,为了提高信息的加工效率,确保其实用 价值的有效提升,对于人们的信息素质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基于此,相对于 以培养学生信息素质为核心目标的信息技术教育而言,其重要的社会作用不言而 喻,其培养取向已从传统的信息技术知识得传授转变成为信息素质的全面发展, 即已从单一的软硬件知识的学习转换成为对包括计算机、网络在内的各种信息工 具的综合运用方法的熟练掌握.由此可见,“适应与实用”是当前信息技术教育发 展的核心取向,其宗旨在于为促进学生自身综合素质能力全面发展提供保障,以 便于为其在未来的信息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实现自我健康的发展以及体现自身的 社会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 3新常态视域下提高信息技术教育实用价值的发展思路 新常态之“新”,意指创新;
新常态之“常”,意指相对稳定,其实质就是通 过对传统发展模式的创新来实现稳定与均衡的发展局面.相对于信息技术教育而 言,全面提高其自身的社会实用价值,是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形势的重要途径.因 此,基于新常态理论的引导,积极探讨实现信息技术教育适应性发展的思路,就 成为新形势下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 3.1确立彰显适应性与实效性的目标体系 目标是与之相适应的各种行为的终点与归宿,对于行为的开展具有重要的 引导作用.因此,为了确保信息技术教育社会实用价值的全面提高,确立彰显适 应性与实效性的目标体系,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具体的确立思路主要体现 为:首先,根据信息技术教育的实际特征以及当前的社会发展需求,应将培养学 生的信息素质作为信息技术教育的总体目标.其次,依据信息素质的基本结构可 以将这一总体目标分解为理论目标与实践目标.其中理论目标对于学生信息技术 的理论素质的培养具有导向作用;
而实践目标是学生在信息技术实际操作能力上 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依据.第三,在总体目标制定过程中,应充分发挥需求层次 理论的引导作用,遵循“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原则,将信息技术教育的总体目 标划分成为若干个相关的子目标体系,以便于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及时把 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发现教学中存在的现实性问题,进而加以及时的调整与修正. 第四,为了确保目标体系的适应性与实效性,要求目标的设置必须要具有时代性、 科学性、递进性以及系统性的基本特征,以便于从不同视角、各个层面来切实满足社会对于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全新诉求. 3.2实现对新常态下信息技术教育的理性定位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生产力,在推动 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在新常态理论的引导下,为了确保 经济建设健康、平稳、持久的发展,我国正致力于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与 调整,“粗放型”经济将逐步被“细致型”经济所取代,而信息产业作为新兴的经济 增长点,势必会在我国未来的经济建设与发展的进程中发挥出极其重要的作用, 由此对于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全新的社会发 展背景下,对信息技术教育做出理性的定位,就成为实现信息技术教育适应性发 展、促进其社会实用价值全面提高的重要保障.首先,在发展取向的定位上,要 以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2000年1月9日颁布实施的《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 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草案)》中的相关指示精神为参考,制定出展现普遍适应 性特征的发展取向,用以规范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其次,社会职能的定位 上,要注重对自身育人功能的凸显,以贯彻《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为 核心,遵循我国经济发展的社会规律,通过深化教育体制的改革,来实现自身社 会价值的全面提升;
第三,对自身价值的定位,应以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战 略调整为背景,强调对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以便于为社会培养与输送实用型的 信息人才. 4新常态视域下信息技术教学实用型发展模式的构建途径 4.1转变教学理念,确立全新的发展取向 教学理念是贯穿于教学活动全过程的指导思想,对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 重要的引导与规范作用.由于长时期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唯成绩论”的教 学理念在我国教育领域内呈现出泛滥的态势,这种只注重对相关知识传授而忽视 对实用技能培养的狭隘思想,导致“一刀切”式的教学模式被长期沿用,学生因自 身的素质差异而形成的不同的发展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因而,教学活动成为一种 “批量化”的生产过程,学生的学习效果凸显“模印”式的特征.由此可见,教学理念 的陈旧是造成教学实用效果低下的主要原因.基于此,为了确保新常态视域下信 息技术教学实用型发展模式的构建与完善,要求在教学理念上必须实现彻底的转 变,确立教学活动全新的发展取向.这就要求要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引导下,以开 展个性化、人本化教育为核心,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培养,以便于为 提高信息技术教育的实用价值提供保障.4.2加强教学内容体系的创新,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需求 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赖以开展的必要条件,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 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之间具有相互依附、相互影响的必然联系.相对于教学模式 的构建而言,教学目标占据着核心位置,而教学内容则占据着基础地位.因此, 在构建新常态视域下信息技术教学实用型发展模式的过程中,教学内容的择取就 成为极其重要的关键环节.这就要求必须要树立适应社会发展形势、满足信息化 社会发展需求的观念,本着适应、实效、创新的原则,深化课程教材的改革.要 注重教学内容的科技含量,依据当前信息社会发展主流趋势,来选择时代性与适 应性的教学内容,构建起能够有效满足广大学生自我发展需求的新型教学内容体 系,进而为促进信息技术教育实效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4.3强化师资队伍的建设,为构建信息技术教学实用型发展模式提供保障 教师是知识的传输者、技能的传授者,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与辅 助者.因此,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会对教学的实际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新 常态理论的引导下,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面临着全新的发展诉求,提高学生的信 息素质,满足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求,已成为其发展的核心取向,因而对信息技 术教学的师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应加强信息技术教学师资队伍的 建设,通过自我发展以及岗位培训等手段,来全面提升教师的素质能力,以便于 为其适应并胜任新形势下信息技术教育的工作提供保障.这对于新常态视域下信 息技术教学实用型发展模式的构建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成为提高 教学的实际效果,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的重要基础. 作者:逄欢 吴峰 单位: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