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五味子的炮制】 五味子怎么炮制

在我国,共有18个五味子品种,仅有两种用来入药,即北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Baill.)和红花五味子(Schisandra spenanthera Rdhd.)。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sisi(Turez.) Baill.), 是木兰科植物五味子或者华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前者称北五味子,后者称南五味子,又名山花椒,乌梅子,是木兰科北五味子属植物,以果实入药,具有酸甜苦辣咸无味,故称五味子。

按照生长地域又俗称为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 是木兰科植物的干燥成熟果实,习称“北五味子”,主产于东北,内蒙古,河北,山西等地,本药性温,味酸,甘,入肺,心,肾经,具有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养肝明目等功效。可以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心悸失眠等症。

雷公云:凡小颗、皮皱泡者,有白扑盐霜一重,其味酸、咸、苦、辛、甘,味全者,真也。凡用,以铜刀劈作两片,用蜜浸蒸,从巳至申,却,以浆水浸一宿,焙干用。

五味子有五味子,酒五味子,醋五味子,采用主产于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地区的木兰科植物北五味 Schizandra chinensis(Turcz.) Bail. 的干燥成熟果实果实。药材以紫红色、粒大、肉厚、有油性及光泽者为佳。五味子:取原药材,拣净杂质及梗。

酒五味子:取净五味子于容器内,加入定量黄酒拌匀,闷约2-4小时,装入炖肉罐内,置水锅中,用大火加热,隔水炖约12-24小时,至酒吸尽,表面显紫黑色,取出,摊晾干。辅料用量:每净五味子100公斤,用黄酒20公斤。制法同酒五味子。辅料每净五味子100公斤用米醋15公斤。五味子含挥发油:含倍半蒈烯(Sesquicarene,C15H14)、β2-没药烯(Bisabolene,C15H24);五味子素(Schisandrin, C24H32O7),γ-五味子素(γ-Schizandrin)等,此外含大量苹果酸、枸橼酸、酒石酸、鞣质、维生素C等。

五味子能增加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机体的工作效能,减低疲劳,降低瞌睡感。五味子醚提取物具有明显止咳作用和祛痰作用;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五味子能调节胃液分泌,促进胆汁分泌。有明显降低肝炎患者谷丙转氨酶的效果。五味子为收涩药。性味酸,温。具有敛肺滋肾、涩精止泻,生津敛汗的功效。酒制后增强滋肾作用,如用于补益剂的“麦味地黄丸”(滋阴降火)、“五子补肾丸”(补肾益精)等。醋制后可增强其涩精、敛肺的作用,多用于补益剂的“人参养荣丸”)(温补气血)、“无比山药丸”(补肾健脾)、“柏子养心丸(补气养血安神)”等。

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材,五味子入药历史悠久,《神农本草经》记载,“五味子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瘦,补不足,强阴”。无味性温和,不热不燥。五味子既能补气,补肺,又能养阴固精,止汗,止泻,生津,常用来补养和主治肺虚久咳,气短椽促,自汗盗汗,肾虚滑精,久泻不止等。

汉代载有打碎法(《玉函》)。唐代以后多沿用此法。宋代有去梗(《总病论》)、炒(《指迷》)、酒浸(《局方》)、蜜蒸(《证类》)等炮制法。元、明时代尚有焙(明《理例》)、麸炒(明《济阴》)等法。又有“入补药熟用,入嗽药生用”之说(明《纲目》)。清代还有蒸(《汇纂》),蜜酒拌蒸(《四要》)等法。现今有蒸,醋蒸,酒蒸,蜜酒蒸等炮制方法。

五味子除去杂质,用时捣碎。醋五味子:取净五味子,用醋拌匀,稍闷,置适宜容器内,蒸至醋吸干,表面显紫黑色,取出,干燥。每100公斤五味子,用醋15公斤。酒五味子:取净五味子,用黄酒拌匀,稍闷,置适宜容器内,蒸至酒吸干,表面显紫黑色,取出,干燥。每100公斤五味子,用黄酒20公斤。成品性状:本品为不规则圆形或扁圆形颗粒,呈紫红或红棕色,皱缩油润,果肉柔软,味酸。醋五味子色转紫黑色,微有醋气。酒五味子色显紫黑色,微有就酒气。炮制作用:本品生用入咳嗽药,用作敛肺止咳。酒制益肾固精,多用于肾虚遗精等。醋制能增强酸涩收敛作用。多用于咳嗽、遗精、泄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