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成因的心理学理论分析】

自杀成因的心理学理论分析

自杀成因的心理学理论分析 摘要:当前,自杀已经成为了公共卫生中非常严重的一种问题,社会和学界都 在高度地关注着这一问题。自杀作为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很多国家的心理 学者对其进行了不同角度和不同程度的研究。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对自杀案例 的研究,从自杀的概念、成因和防治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阐述。

关键词:自杀;
心理学;
自杀评估;
自杀治疗 有相关数据显示,在世界范围内仅2008年死于自杀的大约就有100万人, 每年也在以惊人的速度上上升。我国自杀者大约每年有29万人左右,自杀的年均 死亡率达到了0.23‰。因此,自杀问题的研究变得非常重要。那么,为什么人们 会以自杀的方式来将自己的生命结束呢?这潜在的原因并未得到广泛的关注,这 也使得自杀问题始终得不到根本的解决。因此,为了让国内外的同仁对了解自杀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情况,本文将对自杀的概念、成因、治疗三大方面做出有关研 究和评述性的介绍。

一、对自杀的概述 1.解读自杀。自杀,指的是某一个体自愿或者蓄意运用各种手段将自己的 生命结束的一种行为。这是包含着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因素的复杂行为。从心理 学视角来看,自杀行为是自杀者对死的本能也是其心理长期积累的最终结果。生 理学观点认为自杀是一种先天的遗传行为模式。现象学观点认为自杀是一种故意 终止生命的存在,进行自我毁灭的行为。现象学观点突出了自杀者的主观故意性 行为与客观的毁灭性行为。学者们对于自杀的概念各持己见,至今尚且一个有统 一标准。根据很多研究发现,家庭成长环境以及遗传因素等方面对于自杀意识与 自杀行为有着较大影响,其中包括家庭的精神疾病、自杀史等各方面的因素。2. 自杀心理形成的整个过程。一般来说,自杀者自杀之前会有下列心理过程:首先 是自杀动机的形成。当自杀者遇到了困难或是挫折后,他们的内心会很痛苦,为 了找到发泄、表达或者解决、逃避等,选择自杀作为解决的方法。第二阶段,是 自杀者矛盾冲突心理形成。当他们产生了自杀的念头之后,思想会徘徊在生死之 间,也会在本能与社会规范和道德理念间反复徘徊,在思想上产生强烈的斗争, 自杀念头也会随时随地地冒出来。他们的自杀念头也会反映为一种重要的信号以 及异于常人的各种行为。最后则是决定自杀。当生死之间的矛盾受到激化之后, 反复经过选择之后,甚至表面上出现了正常的假象。第四阶段,自杀的真正实施 阶段。自杀者付诸于行动,结束自己的生命。3.自杀的分类。自杀是由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产生自杀时不同的动机,国内研究者通常会把他们分为抗 争惩罚、心理解脱以及寻求关注和要挟等类型;
国外学者将其分为:献身式自杀 (牺牲)、玩笑式自杀(证明自己)、攻击型自杀(勒索或者报复)、逃避式自 杀(摆脱惩罚或悲伤)。

二、分析发生自杀的主要成因 当前,分析自杀成因的理论很多,下文笔者从心理学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 分析了自杀形成的主要成因。1.人格特征因素。一些研究表明,自卑、紧张、焦 虑、多疑、爱幻想以及与他人缺乏交流等方面特征的人更易产生自杀的念头。另 外,内向、自尊心较强、兴奋性低、自律性较差、缺乏情绪稳定性、有精神质倾 向的人群也较易产生自杀的念头。还有些人群孤僻、孤独、低落、悲观、自责心 较重、消沉等主要特征的人群自杀发生率也较高。2.来自于家庭方面的因素。首 先是家庭的氛围,如果孩子成长的家庭是单亲或者有家庭成员曾自杀、家庭暴力 等,他们出现自杀念头以及自杀行为的几率会较正常家庭的孩子高得多。其次是 来自于家庭经济情况方面的问题,相关研究证实,人群经济水平较高的自杀念头 比收入一般的概率要高出很多。再者就是和家庭教育的方式有关。像成长在专制 型的家庭教育模式下的孩子产生自杀意念的概率高于民主型的教养方式下成长 的学生。3.社会因素。我国经济和社会正处于重大转型期,很多社会规范的缺失 导致某些人群的行为无法受到公共认知的约束与规范,这些人则是较易走向极端 的人群。再者就是社会模仿,传媒对自杀的消极影响也不可忽视。很多未成年人 都没有成熟的心理,往往会轻视轻命去模仿他人的自杀行为。然后就是较大的社 会压力,工作学习竞争激烈,人们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水平都有都在激烈的竞争中 有所下降。四是社会隔离,快节奏的工作,人与人的交往减少,往往内心空虚。

4.心理因素。有研究表明,人一旦遇到了挫折,若未对其原因进行详细地分析, 他们对于事物认知的能力就会降低,这种情况若持续发展便会失去意识,变的容 易冲动而且对错不分。他们为了摆脱这种痛苦的意识以及矛盾冲突、恶劣的情绪 等,所以选择将自杀死亡作为最简单彻底的手段。另一方面当人与人的行为以及 价值取向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异性,人也会产生不和谐的认知,并发生现实状 态与理想状态的失衡,压力会变得较大,进而提高了自杀行为发生的概率。

三、自杀的防预和治疗 1.加强筛查力度。要加强筛查的力度,及时的发现具有自杀意念或者自杀 倾向的个体,通过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与治疗,并指导他们形成健康的人生 观,避免他们产生自杀行为。2.大众教育。对普通群众、特殊人群、具有自杀倾向的人进行预防自杀的相关知识的教育。使民众对自杀机制的认知得以提高,对 自杀有明确的防范的意识,采取有效的降低心理问题和自杀风险的措施。据大量 调查表明,对因抑郁而产生的自杀倾向的发现和治疗是最为及时和有效的方法就 是大众教育。3.加强干预治疗。通过干预治疗能够有效地降低自杀行为的复发率, 使疗效得到巩固。主要治疗的手段有精神分析疗法、行为主义疗法、认知疗法以 及人本主义疗法等。与其他治疗的方法相比,自杀倾向者能够在认知疗法治疗后 将复发率会降低至50%以下。4.对自杀主要途径控制的有效方法。自杀者自杀的 方法一般都有较强的致死性,因为必须对武器、神经麻痹药物以及剧毒类药物加 强控制与限制,使致死性高的自杀率有效降低。

作者:赵锴文 单位:正德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