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概念教学思考
高中物理概念教学思考 摘要:概念是构建物理知识大厦的脊梁,我们要学好高中物理概念,首先就要对 物理概念及其分类有所了解,同时在学习概念的过程中也是有法可循的. 关键词:高中物理概念;学生;感知 高中物理概念学习是学好高中物理,顺利解决物理问题的基础之所在,那 么如何指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概念呢本文就该话题进行分析,谈几点笔者的 思考. 一、物理概念的定义及分类 所谓“物理概念”,就是人脑对事物的物理属性及其相关特征进行抽象概括 而生成的思维形式.物理概念的生成是人将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认知的过程,其 中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必然联系将构成概念的内涵,概念与其他概念间的相互关联 和对比组成了概念的外延.物理概念一般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对事物本质特 征的定性反映,包括电荷、理想气体、匀速运动等;另一类是对事物本质特征的 定量描述,包括质量、电流、位移等,这一类一般又称为物理量. 二、高中物理概念的学习策略 学生物理概念的学习和掌握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习得、保持和提取,因此 笔者也将物理概念的学习策略分成习得策略、记忆策略和提取策略.本文重点谈 习得这个环节的策略,学生概念的习得过程主要集中在课堂上,因此对应的习得 策略主要针对于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具体来讲有以下几项内容. 1.实验感知策略 所谓“实验感知策略”,就是教师通过实验器材将某些现象反复重现,让学 生通过感官来进行有意识的观察和研究,进而提炼出对应的物理概念.实验感知 策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观察,观察是学生运用各种感觉器官和物理仪器, 对有关现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获取相应的感性信息,为掌握事物本质 积累对应的素材;(2)推测,推测是学生整理收集的信息,并由已知的结论对某些 未知结论进行推测和判断,并在这一思维过程中形成概念化的猜想;(3)实验,实 验是形成科学概念的基础,它是在人为控制下,通过各类物理仪器或材料对已有 推测进行验证,从而证实概念在对应范围内的正确性.例如,有关“机械振动”的概念,教师可以先通过视频展示树枝晃动、浮标起伏、钟摆摆动等情境,引导 学生发现对应现象的共同特点;教师由此告诉学生这就属于“机械振动”,并鼓励 学生推测出:机械振动就是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所进行的的往复运动;教师再通过 实验演示弹簧振子和单摆的运动情形,由此引导学生科学地建立“机械振动”的概 念,并且逐步认识到“平衡位置”、“往复运动”、“回复力”等附属概念. 2.前概念的转变策略 在系统化学习物理之前,学生会自发地对生活现象或经验进行总结,从而 形成一些概念,这就是学生的前概念体系,这里面自然也有相当一部分与物理现 象有关,但是这些物理类的前概念往往由于其过于肤浅和主观,因此存在着不合 理性,它们对科学概念的建立会产生一定的干扰.教师在组织概念学习时,一定 要注意转化前概念,相关策略就是所谓的“前概念的转变策略”.前概念转变策略 的实施程序包括:(1)暴露,前概念一般具有隐蔽性,在组织概念学习时,教师要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这些概念暴露出来,由此激起认知冲突,促使学生认知体系 的动摇,为新概念的建立做好准备;(2)批判,通过实验、逻辑推理等手段让学生 发现前概念的错误,由此产生重构概念的需要,同时批判前概念过程也正是新概 念逐步建立的过程,正所谓“不破不立”,破和立又是相辅相成的.例如,在引导 学生认识“自由落体运动”时,教师提问:一张纸和一枚硬币同时从同一高度释放, 谁会更早着地学生按照生活常识,回答硬币先着地,这就是前概念的暴露过程;教师让学生自主操作,将纸揉成纸团后与硬币同时释放,却得到同时着地的结果, 该现象就是对学生前概念的直接批判,学生对落体运动的研究需求越来越强烈, 其后教师再通过毛钱管实验引导学生进行对比,由此帮助学生建立自由落体运动 的概念. 3.分层理解策略 分层理解策略是学生围绕所学习的概念,先通过现象来把握住核心,然后 把握事物的本质特点来分析其共性特征,再通过抽象思维形成概念,并理解和运 用概念.该策略的具体实施程序包括:(1)明确现象;(2)抽象概括;(3)总结结论;(4)理 解运用.例如,在学生对“动量”进行学习时,教师先通过情境创设来让学生明确 现象:小孩和大人相撞,谁容易摔倒学生通过分析之后,明确彼此作用的效果应 该由质量和速度乘积来决定,由此总结出概念:动量,即物体的质量和速度乘积. 教师再引导学生在具体问题处理中,对动量进行运用和理解,进而明确:动量属 于矢量,其运算要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动量属于状态量,对应某一时刻和位置;
动量具有相对性,要明确参考系;动量的单位是kgm/s.当然,我们的概念教学,也切不可一谈概念、规律,就是实验探究,某些理论规律适合让学生在严谨地数 学推导中实现规律认识的,这还是要求教师启发学生进行理论推导来进行,由此 才更加有助于学生的能力提升,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规律.一旦教学方法得以 确定,课堂情境的设定基调就确立下来.一般情况下,启发分析教学适合以问题 情境的创设来进行新课;而讲授式教学则适合创设信息类情境,探究式教学自然 需要营造探究型的情境.高中物理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概念学习时,务必要匹配物 理概念的具体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更大程度地挖掘 物理课堂的价值,促进学生能力的有效提升. 作者:王美芳 单位:江苏省启东市吕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