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物理教学论文
高中学生物理教学论文 一、如何搞好初、高中学生物理教学的衔接 (一)教师专业发展要关注教学衔接问题高中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基 本功外,还有熟悉初中物理和数学教材及课程标准,了解初中物理教学方法,知 道学生在初中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具备的能力水平。把高中学生教材研究的问 题与初中教材研究的问题进行比较,寻找对同一问题或同类问题研究的最大梯度, 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例如,新课的导入,尽量从初中的角度切入,注意新 旧知识对比、前后联系,对教材中严谨和科学的概念、定义、规律的叙述,要用 浅显易懂的语言剖析内涵,从文字、图形、公式、图象等角度去表达它们。初中 教师同样要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不要认为把初中内容教好就行了,初中教师 也要适当了解高中学生物理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及考试大纲,了解自已的学生将 来在高考时应该具有的能力要求。教学中在尊重教材内容及要求的基础上有意识 地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适时引导学生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适当增 加一些开放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及训练,以提高学生的推理、归纳和计算能力。近 几年笔者在本地区召开的学科高、中考复习与教学研讨会上和日常教学视导中, 面对一线教师经常提出上述要求。2013年本地区初中物理教师优质课评选活 动改为教学技能评比的形式,四项评比内容中,其中一项是专业理论知识笔试, 满分100分的卷面内容中就有高中知识25分。以后本地区初中物理教师教学 技能评比将坚持本模式进行,其目的之一是让初中物理教师适当回顾并熟悉高中 学生知识,有利于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二)高一物理教学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首先要知道高一教材中有 几个知识点是教学难点。例如,瞬时速度、加速度、速度图象的斜率、矢量的合 成与分解、矢量的正负、摩擦力、受力分析、万有引力定律等,而这些难点主要 集中在高一上学期学习上。其次,教学中应以初中知识为教学的“生长点”逐步扩 展和加深,教材的呈现要难易适当,要根据学生知识的逐渐积累和能力的不断提 高,让教学内容在不同阶段重复出现,逐渐扩大范围并加深深度。例如,物体受 力分析,在初中为了适应初中学生思维特点,使学生易于接受,是从日常生活实 例引出力的概念,从力的作用效果进行物体受力分析的,不涉及力的产生原因。
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高一在讲过三种基本力的性质后,讲授受力分析方法时, 只讲隔离法和根据力的产生条件分析简单问题中单个物体所受力;
在讲完牛顿第 二定律后,作为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再讲根据物体运动状态和牛顿第二定律分 析单个物体所受力;
在讲连接体问题时,介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的思路。这样从较低的层次开始,经过3次重复、逐步提高,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 物体的受力分析思路与方法,为学生进入高二学习和高三复习,分析物体在复合 场中受力情况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深入学校进行教研时,发现不少高中教师 由于不了解初中教材和学生在初中的学习情况,教学中操之过急,过高估计学生 的知识水平,在知识难点的教学上把握不住关键和方向,设计的教学思路和采用 的教学方法未能突破难点,而提出的问题和布置的练习,难度相当于高三复习阶 段所要思考的内容,从而导致学生刚进入高一就产生了对物理学习的畏难心理。
因此,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顺应学生思维的发展规律,适当放慢教 学进度,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增加教学层次,降低台阶,给学生一个缓冲、 适应阶段,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促使学生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融入到后 期紧张学习状态中。
(三)加强高一物理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从高一新生进校开 始,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加强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与能力;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强调科学记忆,反对死记硬背。具体做法:一是要求学生按照预习、听课、笔记、 作业、复习五大环节学习物理,并在不同阶段指导他们有效的进行,对于预习, 要做到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预习。二是要求他们准备好一本总结本和一本纠错本, 在每节新课之后,让学生对上课内容进行小结。一个单元内容学习完后,可以让 学生尝试着进行单元总结,画出知识结构图,期末复习则抓住知识主线和重点及 难点,画出本学期学习内容的网络图,这样不仅可以培养科学记忆、克服遗忘和 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可以将知识点连成线、结成网,学生的知识总结、迁移、 应用能力都得到加强。应用好纠错本,将练习和考试中做错的典型习题记录下来, 并时常拿出来及时重作或“温故知新”,这样可以纠正学生的一些固有的、习惯性 的错误,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形成良好、理性的思维习惯。教师适 时布置一些比较典型的习题,指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习题进行一题多解或一题多 变,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一些学生在初中时物理 成绩还挺不错,但进入高中学生,感觉物理越学越难,有的最后竟然丧失了学习 的信心,多数学生出现了“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现象。究其原因, 主要是平时尚未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未能掌握正确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结语 从高一新生入校开始,教师要严格要求,培养学生规范作图和解题的习惯及能力。从读题、审题开始,对于文字较抽象的习题,教师要作适当的语法上的 分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剖析含义,引导学生画出受力分析图或过程示意图,分 析物体受力情况或运动过程,建立模型,寻找到解题的突破口。若遇到有些问题 需要但当前尚未学到的数学知识点,教师可先补充这些必要的数学知识。对于习 题中的隐含条件,教师引导学生善于捕捉并分析,寻求与之相关联的物理量,应 用好相关的物理规律,建立关系式求解。对于一些难题,正确并规范作图,是成 功解题的关键一步,但这却是许多学生常常忽视的地方,因此,规范作图要常抓 不懈。计算题解题过程要求用规范的学科用语、符号、结果、单位,必须要有必 要的文字说明、公式或关系式、数学运算。平时在批改作业、试卷时针对不规范 解题的问题,不厌其烦地提出要求及纠正措施,并适时拿出近几年高考试题,结 合评分标准和细则,简要介绍高考评卷时的评分情况,强调不规范答题带来的后 果。实践证明,通过强化要求和长期的训练,解题过程规范化将会使学生循序渐 进地学会或掌握一些物理解题方法。
作者:吴作周 单位:贵州省黔东南州教育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