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毕业论文
中药炮制毕业论文 中药炮制毕业论文篇一 《 中药炮制与药性 》 【摘要】目的 防止不必要的中毒事故及毒副作用,改变药物的药性。方法 认真分析中药炮制对药性的影响,要加强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心。结果 中药 炮制对药性有几个方面的影响,建议医生在用药时要慎重,药师在调配处方时应 按规定对处方进行严格审核。结论 医师、药师均应该发挥各自的作用,充分把 握中药炮制的重要性,提高疗效,保证药品质量和患者的用药安全。
【关键词】中药炮制;药品质量;用药安全 Chinese medicine processing and medicinal.LIUANQUAN, department Of medicament,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in Chongzhou City.SiChuan China,611230 【Abstract】Objective:Prevent unnecessary poisoning and toxic side effects, change the drug potency. Methods:Careful analy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 impact on the effects of the medicine to strengthen th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of medical workers.Results :Processing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on drug resistance have several effects, suggest that physicians in medication should be cautious, pharmacists in the prescription dispensing provisions should be strictly check on prescription.Conclusions:Physicians, pharmacists are should play their respective roles, to fully grasp the importance of TCM, improve curative effect, to ensure drug quality and patient safety. 【Key words】Chinese herbal medicine;
drug quality;
medication safety 中药必须经过炮制之后才能入药,这是中医用药的一个特点,中药炮 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据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 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中药的性能是指药物的性味和功能,也就是 中药的药性理论。其内容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补泻及毒性等。
药性是药物作用的基础。炮制对药性可以产生很大影响。
1炮制对四气、五味的影响 四气五味是中药的基本性能之一,“四气”又称四性:即寒、热、温、 凉四种不同的药性;“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滋味,是药材本身所固有的。它是按照中医理论体系,把临床实践中所得到的经验进行系统的归 纳,以说明各种药物的性能。性(气)和味都是每个药物所固有的,并且各有所偏, 中医就是借助它的偏盛偏衰的病变。性是根据药物作用于机体所表现出来的反应 归纳得到的,是从性质上对药物多种医疗作用的高度概括。味一般是通过口尝而 得,但有相当一部分药物其味并不明显,所以味也是反映了药物的实际性能。性 和味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不同的性和味相配合,就造成了药物作用的差异, 既能反映某些药物的共性,又能反应各药的个性。炮制常常通过对药物性味的影 响,从而达到调整药物治疗作用的目的。
炮制对性味的影响大致有三种情况[1]:一是通过炮制纠正药物过偏 之性。如栀子苦寒之性甚强,经过辛温的姜汁制后,能降低苦寒之性,以免伤中, 即所谓以热制寒,称为“反制”。二是通过炮制,使药物的性味增强。如以苦寒的 胆汁制黄连,更增强黄连苦寒之性,所谓寒者益寒;以辛热的酒制仙茅,增强仙 茅温肾壮阳作用,所谓热者益热,称为“从制”。三是通过炮制,改变药物性味, 扩大药物的用途。如生地甘寒,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作用;制成熟地后,则 转为甘温之品,具有滋阴补血的功效。即一者性寒,主清;一者性温,主补。天 南星辛温,善于燥湿化痰,去风止痉;加胆汁制成胆星,则性味转为苦凉,具有 清热化痰,息风定痉的功效。
2炮制对升降浮沉的影响 升降浮沉是指中药作用于机体的趋向,也是中药的客观属性,通过炮 制可以改变中药作用的趋向。升降沉浮于性味有密切的关系。一般而言,性温热、 味辛甘的药,属阳,作用升浮;性寒凉、味酸苦咸的药,属阴,作用沉降。升降 沉浮还与气味厚薄有关。《本草备要》云:“气厚味薄者浮而升,味厚气薄者沉 而降,气味俱厚者能浮能沉,气味俱薄者可升可降。”药物经炮制后,由于性味 的变化,可以改变其作用趋向,尤其对具有双向性能的药物更明显。《本草纲目》 云:“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2,3]。” 药物大凡生升熟降,辅料的影响更明显,通常酒炒性升,姜汁炒则散, 醋炒能收敛,盐水炒则下行。如黄柏原系清下焦湿热之药,经酒制后作用向上, 兼能清上焦之热。黄芩酒炒可增强上行清头目之热的作用。砂仁砂仁为行气开胃、 化湿醒脾之品,作用于中焦,经盐炙后,可以下行温肾,治小便频数。莱菔子能 升能降,生品以升为主,用于涌吐风痰;炒后则以降为主,长于降气化痰,消食 除胀。砂仁行气和中,开胃消食,作用在中焦。经盐炙后,则可下行温肾,治小 便频数。大黄生用苦寒直降,走而不守;具有荡涤肠胃、泻火通便之功。经黄酒炙,却能引药上行,驱热下降,主治头目诸热。由此可见,药物升降浮沉的性能 并非固定不变,可以通过炮制改变其作用趋向。
3炮制对归经的影响 所谓归经就是指药物有选择性地对某些脏腑或经络表现出明显的作 用,而对其他脏腑或经络的作用不明显或无作用。如生姜能发汗解表,故入肺经, 又能和胃止呕,故入胃经。归经,即中药对脏腑、经络的病变,有选择性的治疗 作用,中药加入不同辅料炮制后,有的可以引导药物直达病所,有的能改变归经 [4]。中药炮制很多都是以归经理论作指导的,特别是用某些辅料炮制药物,如 醋制入肝经,蜜制入脾经,盐制入肾经等。
很多中药都能归几经,可以治几个脏腑或经络的疾病。临床上为了使 药物更准确地针对主证,作用于主脏,发挥其疗效,故需通过炮制来达到目的。
药物经炮制后,作用重点可以发生变化,对其中某一脏腑或经络的作用增强,而 对其他脏腑或经络的作用相应地减弱,使其功效更加专一。如益智仁入脾、肾经, 具有温脾止泻、摄涎唾、固精、缩尿的功效;盐制后则主入肾经,专用于涩精、 缩尿。知母入肺、胃、肾经,具有清肺、凉胃、泻肾火的作用;盐制后主要作用 于肾经,可增强滋阴降火的功效。青皮入肝、胆、胃经,用醋炒后,可增强对肝 经的作用。生地可入心经,以清营凉血为长,制成熟地后则主入肾经,以养血滋 阴、益经补水见长。
4炮制对补泻的影响 补与泻,是针对疾病虚、实而言,中药有补泻之异。“实证用泻法, 虚证用补法”[5],这是应用中药的基本原则。中药经炮制后,可改变其原有补泻 作用。如何首乌生用主泻,通大便,解毒疮;治瘰疬。经黑豆汁炙后,主补,可 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再如甘草可清热解毒,蜜炙后则益气健脾,调和营卫。
中药炮制后,能够保证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在性味归经,功效及理化性质方面 都可能发生某些变化,从而起到降低毒性,缓和药性;提高疗效,矫臭矫味,使 有效成分易于煎出等作用。
5炮制对毒性的影响 在古代医药文献中,早期的“毒药”通常是药物的总称[6]。所谓“毒” 主要是指药物的偏性。利用“毒”来纠正脏腑的偏胜偏衰。后世医药著作中所称的“毒”则是具有一定毒性和副作用的药物,用之不当,可导致中毒,与现代“毒”的 概念是一致的。药物通过炮制,可以达到去毒的目的。去毒常用的炮制方法有净 制、水泡漂、水飞、加热、加辅料处理、去油制霜等。这些方法可以单独运用, 也可几种方法联合运用。如靳蛇去头,朱砂、雄黄水飞,川乌、草乌蒸或煮制, 甘遂、芫花醋制,巴豆制霜等,均可去毒。
炮制有毒药物时一定要注意去毒与存效并重,不可偏废,并且应根据 药物的性质和毒性表现,选用恰当的炮制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否则,顾 此失彼,可能造成毒去效失,甚至效失毒存的结果,达不到炮制目的。
总之,中药的炮制方法不同,其功效和适应症也各异,因此,为了使 药方的疗效达到最佳,应严格遵循其炮制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