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语文审美教育论文
高校语文审美教育论文 一、审美教育在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教育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实行的是应试教育,这种方式过分追求功 利性,忽视了素质教育的培养。使学生在风华正茂的年纪,却缺少了这个年纪应 该有的创新能力和想象意识,将大部分精力用在各种“考证”“考级”方面,将学习 重点都放在学习具有实际效用的学科方面,学习就是为了以后找工作方便。在思 想上,也没有自己的观点,总是人云亦云地随大流。这都是缺乏人文教育和审美 教育的后果,这样的想法和做法与大学培养人才的目标严重不符,大学培养的是 人才,不是“工匠”。人才是具备综合素质的,而“工匠”才是只具备一种专长的。理想的大学教育应该是学生具有良好的阅读兴趣,敢于创新,有自己的审美能力 和辨识能力,而这样的能力只有通过语文学习,从中吸收审美教育和人文教育才 能获得。所以说,造成目前高校学生过于现实,一半是由于社会上就业压力大产 生的急躁心理,另一方面也是语文教学没能充分发挥审美教育功能导致的后果。
我国的语文教学受应试教育影响,在教学中片面注重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对学 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语文能力不是认识汉字,会写作文这么简单,而是要通过对 语文的学习,掌握其中的人文知识,并将这种知识转化到生活中,使自己的审美 情趣能提高,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能识别生活中的善与恶、美与丑, 懂得感恩,懂得与人友好相处。有一年,在高考中有篇作文题目叫《战胜脆弱》, 很多学生都写了自己的父母有一方突然去世,自己在悲痛之后战胜脆弱的经历。
后来才发现这些都是凭空杜撰的,这些学生的父母都好好活着。这样的行为,一 方面说明了学生严重缺少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在他们眼里,只有父母死亡才是 生活中的不幸,不知道生活中还有其他的灾难。明明父母尚在,却编造谎言说他 们去世,这是情感严重缺失的结果。这也说明了,在语文学习中,忽视了对情感 抒发的教育。写作应当是抒发自己情感的方式,不是为了获取高分来造谣的手段。
二、高校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审美教学中的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最关键的是教师,因为教师是唤起学生审美 情感的主导者,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就要成为一个具有审美能力的教育者。在语文 教学中,只有语文教师具备积极乐观的性格,幽默风趣的语言,才能带领学生积 极投入到语文学习中。相反,教师满腹牢骚,对社会不满,对生活绝望,他的情 绪也会使学生深受影响,觉得生活不过如此。教师的审美情感修养主要体现在以 下几方面:(一)对生活充满激情 语文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还要具有良好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表现在 课堂上就是对生活充满激情,能用生动的语言将学生吸引到语文学习中。在教学 中要善于和学生交流,交流的方式不是居高临下,而是将学生当做朋友一样平等 交流。这样就会使学生倍感亲切,勇于发言,甚至敢“冒犯”教师。这样的课堂才 会充满生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生活中的一员,语文教师的心态和不谙 世事的学生肯定不一样,他们有自己的烦恼,比如家庭关系、房子、孩子的教育, 都会困扰着教师,影响教师的情绪。但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将自己的这些生活烦恼 传染给学生,在上课之前,一定要先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教 学中。从另一角度看,教师还要具备艺术家的特征,把课堂当做表演的舞台,一 登上舞台,就要将积极的一面面对学生。
(二)真情对待每一个学生 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要积极和学生交流之外,在课堂下也要和学生多交流, 这种交流可以是知识的交流,也可以情感的交流。无论是哪种交流,教师要做到 的都是“情真意切”,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尊重和信任。情真意切就是要求教师 和学生交流时,感情要真挚,是发自内心的。不能讲套话、大话,做表面文章, 这样的交流反而令学生生厌,因为高校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观察力和分辨能力了。
情真意切还体现在和学生交流要平等对待,不能因为学生的贫富、学业上的差异 而产生偏见,嫌贫爱富,喜欢活泼的,讨厌木讷的,这样也会引起学生反感,一 旦学生从心理上对语文教师有偏见,在课堂上就无法听教师的授课。
(三)对工作和生活充满热情 教师在传授人文素质教育方面,言传的作用远不及身教的作用。要培养学 生具有积极向上的性格,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就要表现得积极向上,这种积极 向上是热情做好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在生活中,当别人 有困难时,能最先站出来;
面对一些不道德的行为,要勇敢指责;
不参加赌博之 类有损形象的活动。也就是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出来,这样才能 像司马迁说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三、高校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 如何在高校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除了教师本身要具备美的品格之 外,还要利用语文教材来进行审美教育。我国的语文教材在编排上都是诗词、现代文学、古典文学组成的。在教学中要根据这些内容去发掘文中的人文素质,提 高审美情感。
(一)通过诗词感受品格和意境之美 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由于古人有“诗言志”之说,因此我国古 典诗词大都是体现古代诗人思想的承载工具。在古诗中可以感受到杜甫《新婚别》 中的忧国忧民,从《离骚》中体会屈原的追求,在《饮酒》读到陶渊明的超俗, 还可以从岳飞的《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中体会爱国者对国破的痛心疾首。古 典诗词除了表现作者的个人情怀,让人体会到他们的品格之外,还有许多描写爱 情的优美篇章,像白居易的《长恨歌》,《孔雀东南飞》,陆游的《钗头凤》, 诗经中的《上山采蘼芜》。以及一些有优美意境的诗歌,如《春江花月夜》,李 煜的《清平乐.别来春半》,这些优美的诗歌将个人情感、志向抱负、自然景观 以及意境都通过琅琅上口的诗句体现出来,学习诗歌,不仅可以体会情感、意境 还能通过诗歌的结构形式感受到音律之美。
(二)在现当代文学中感受到自然和人情之美 高校语文中的现当代文学作品,不仅有我国现当代作家的作品,还有外国 作品,台湾作家的作品,这些作品有的通过细腻传神的笔调描写自然景物,像朱 自清的作品;
有的通过一件小事来歌颂人情之美,如欧.亨利《最后一片树叶》, 还有的则是痛陈诉说,如龙应台《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而沈从文的作 品又描写了我国湘西那一方净土的美好人情,如《三三》。这些作品由于离当代 人较近,容易引起当代人的共鸣,而产生美好的审美情感。
(三)从古典文学作品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力量 在高校语文中,对于古典文学,除了诗歌这一特色题材之外,还有相当数 量的散文小说,这些作品不仅渗透着浓厚的中国美学人文特征,学习它们还可以 传承中国历史文化,这些作品具有细腻的景物描写,也有生动的人物形象塑造。
这些作品,不仅有我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如《老子》四章和《论语十则》,还有 一些生动的人物故事,既有严肃史笔描绘下的生动形象,像《左传》中的《郑伯 克段于鄢》和《史记》中的《周亚夫传》,也有《搜神记》的怪诞和《聊斋志异》 的神奇;
有《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刻骨铭心的友情,也有大观园女儿《秋爽斋 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的浪漫。学习这些优美的文章,让学生体会到 我国古人的思想、道德、行为带来的人文教育,和他们在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之美。当前,由于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越来越大,随着网络的普及,外国文化 已经在中国青少年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一些青少年盲目跟风,对自己祖国的传 统文化反而漠视,因此在高校语文教学中加大古典文学作品的分量,让他们在学 习审美的同时更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四)利用多 媒体教学手段来提高文字阅读的审美能力今天,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多媒体 已经进入到课堂教学中,也由于多媒体的出现,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对文字阅读的 兴趣。语文教学中进行的审美教育,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要阅读,在今天的社会, 电视和电脑的普及,使青少年将阅读的兴趣都转移到看电视剧和视频上去了。在 高校语文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反作用于阅读兴趣的提高,具体的方法是, 可以让学生先读一些名著,然后再来看这些名著改编的电视剧,用对比的方式来 体会阅读带来的美感。像学生都喜欢的《三国演义》《水浒传》以及金庸小说《射 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等,教师可以选一个小说的片段让学生阅读,然后再播 放这个片段的电视剧,让学生讨论一下影视剧改变的优劣,如果觉得电视剧改编 的不好,还可以让学生自编自演一段试试。这样既可以让他们提升阅读兴趣,又 活跃了课堂气氛。
四、结语 针对我国目前的发展形势,高校语文教学要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加强审美 教育,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将提高审美教育当做语文教学的重点,才能取得效果。
作者:胡红洁 单位:上海体育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