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重在对幼儿培养
科学教育重在对幼儿培养 一.发掘科学教育资源,为培植幼儿的探究兴趣提供丰实的土壤 建立健全学校形式多样的教育平台,确保科学的常规化和科学化。如设立 并优化孩子们最为关注的“自然角”或“科学园地”,为幼儿提供细致观察和科学实 验的场所,建立“种植园”“、饲养园”,为幼儿提供实际操作观察体验的可能。再 如,在区角创设“脑筋动一动”的板块,创设“问题树”,也可事先让幼儿收集科学 信息,拿到班上交流,争当“小博士”的活动。2.2与家长,社区配合,建立学校、 家庭、社会一体的科学教育长效机制。同伴、教师、家长以及相关的社会部门等 人力资源,图书资料资源是一个可待开发的科学教育宝藏。教师应教学眼光引向 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去,以弥补学校资源的不足。二.让幼儿大胆尝试,为强化幼儿的科学兴趣创设宽松的环境。
每个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幼儿更不例外。科学教育的任务便是把幼儿的潜 能充分地挖掘出来。但创新需要宽松、自由的外部环境和心理环境。只有在无拘 无束的环境下,人的潜能才有可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幼儿的好奇好问需要鼓 励,探索和发现需要支持,错误和失败更需要宽容和理解。老师的科学教育的职 责就是幼儿活动。让幼儿大胆发表意见,大胆质疑,让幼儿充分感受交谈的乐趣。
通过设置种植园、饲养园、科学实验室,自然角、或季节特征明显的大自然等场 所组织幼儿亲自动手种植、饲养、试验,通过具体操作,悉心观察,主动思考, 将幼儿的思维引向科学的殿堂。比如,通过饲养蝌蚪,观察它长成青蛙的过程;
引导幼儿用玻璃小棒弄弄自己的头发、衣服,看看能不能吸住幼小的碎片,以了 解摩擦起电的现象。
三.优化教师的科学教育机智,在培植幼儿学习科学兴趣的的保驾护航。
丰富的物质材料对于开展科学活动固然重要,但教师的发现机智和整合变 通机制更是实现科学教育有价值目标、优化教学过程的首要前提。教师是否能有 效组织并合理开展科学教育活动;
所选材料是否适宜,材料的投放方式是否科学 有序;
提出的问题是否有针对性,探索性、启发性,切中要害,是否顾及到了全 体;
科学教育内容的生成是不是贴近生活,有价值,因材施教;
幼儿困难和挫折 将给幼儿怎样的扶持和帮助;
最重要的是在科学教育生活化的教育中,教师是否 能及时捕捉孩子们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科学教育信息和科学探究的有效因子,并 生成最佳的教学内容等等,稍有疏忽,将直接影响幼儿对科学探究的热情与期望。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材料的兴趣。”所以,教师在给足生成幼儿 科学教育的材料资源的同时,更要选择好能引发幼儿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符合幼儿认知发展水平的材料。教师要善于结合所任班级的学生实际和具体的情 境状态,整合统编教材内容,尤其要善于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兴奋点,把幼儿 特别感兴趣的内容及自发观察探究的问题纳入教师的教学活动之中,从而生成科 学教育活动。当孩子们在草地上游戏时,偶然发现堆堆松松的泥土,猜测纷纷是 小蚂蚁造的窝吗,天上的小鸟掉下的粪便吧,是蚯蚓的食物,蜗牛在搬家吗时, 科学教育的时机即可生成。
如有位教师,在组织幼儿午睡脱衣服时,一个孩子告诉她说衣服有“噼噼 啪啪”的声响,还刺痛了他,并问她为什么?另一个孩子马上说:“老师,有时我 脱衣服时也会感到痛,晚上还能看见亮光呢!”许多孩子也纷纷说有同样的经历。
她灵机一动,这是一个多好的科学教育的机会啊,于是便在科学区放置了不同的 布料,让幼儿借助摩擦感知到了“静电”现象。为了拓展相关内容,这位老师再将 纸屑、塑料玩具、积木和笔等放在一起,看谁能有办法把纸屑吸起来,孩子们经 过努力,发现只要将笔杆在衣服或头皮上摩擦或用手不停地与笔杆摩擦,笔杆就 能将纸屑吸起来,于是都说,任何东西摩擦后都能吸纸。为了验证孩子们的结论 是不是正确的,老师又投放了一些铁质小棒、不锈钢盖子、积木、玻璃杯等材料, 让孩子们通过实验操作,去发现新问题,得出新结论。当孩子们发现不是所东西 摩擦后都有吸引力时,便向孩子们讲解了有关静电的知识,解开了孩子们心中的 疑团。接着又放置了不同大小、质地的纸屑,如绉纹纸、蜡光纸、橡胶纸、塑料 纸等,并提出问题:你能通过摩擦将这些纸吸起来吗?使幼儿进一步感知了静电 现象与物体质地的关系。
总之,作为人生起始阶段的幼儿教育,应注重幼儿乐学和会学的教育目标 和价值,强调培养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发展幼儿不断学习的能力,如果 通过科学教育培养起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幼儿就有乐终身学习的动力机制,如果 孩子们通过学习科学,获得乐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他就能不断运用这些方法去 获得知识,解决各种问题。
作者:胡志华 单位:阜新市蒙古族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