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初探
新媒体环境下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初探 艺术教育,是一种提高个人素质、修养的新兴教育,随着中国第三产业的 发展,艺术教育已经逐步占据教育体系的主要地位,而除了北京电影学院、中央 美术学院等高等艺术院校外,还有类似艺先锋、庶吉这样的权威培训机构在不断 促进此板块的发展。摘要: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是按照当代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利用各 种载体、手段,对本科生实施的文化、尚美、道德、心理等方面的育人目标。新 媒体作为第五代媒体,越来越多的被融入到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之中,科学施教的 渗透,对本科生的精神崇尚、修养提升以及人格完善等方面均有收益。但不可否 认的是,当下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依然存在着重娱乐轻内涵、多模仿少创新、偏 传统乏科技等问题,笔者作为一个实践者,认为高校要坚持教育的正确导向,努 力培养广大学生成为新媒体技术运用的主力军,充分发挥其自主创新意识,用好 新媒体优势,进而达到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应有的预期效果。
关键词:新媒体;创新;导向;艺术教育 新媒体对于艺术教育来讲,是新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相对于 报纸、广播、电视、杂志这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以 文化艺术、思想道德作为主要内容的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在新媒体时代――各类 信息生产、融合、传播的新型技术的迅猛发展中,进入到瞬息万变的时代文化环 境。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大步转型的今天,作为教育者,没有一定的文化内 涵,而只是单纯地掌握某一项艺术技能,未必能够胜任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岗位 需求。反之,多学科融会贯通的知识结构、高精度分工协作的实践能力、前瞻性 且具个性的创新理念则更受高校用人机制的青睐。
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全方位普及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的综合 能力,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简单地用几张知识答卷来评判学生对所传艺术常识 是否掌握已不合时宜。笔者在9年高校艺术教育工作实践中发现,普通高校的艺 术教育在新媒体环境下,使大学生融入更为开放的视野中,且越来越疏离道统地 灌输,排斥传统地审美,注重实际地认知。因此,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如 何发现新媒体环境下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中的问题,且及时寻找相应对策迫在眉睫。
一、目前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普通高校校园文化艺术教育过程中,普遍开展的活动形式常见的有大合 唱比赛、舞蹈大赛、歌手大赛、戏剧小品大赛等,所涉及的艺术范畴较为广泛, 出发点在于给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创造更加全面的艺术展示平台。然而根据笔者多 年的工作经历发现,在此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1)重娱乐轻内涵 学校内开展艺术活动一般以舞台表演艺术样式为主,让学生在观赏中愉悦 身心。活动通常由艺术教育中心牵头发动,各二级学院组织参与,并以班级为单 位选送合适人选,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排练,其努力目标锁定在全校比赛中的获奖 几率。如此来讲,真正受到艺术教育的学生只是其中极小的一部分,并未实现真 正意义上的普及,加上活动过程往往前后不过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全程突击式训 练,仅限于在艺术特长生原有基础上加以整合,因而并不能使学生的艺术水平从 根本上得以提升。即便是使用一些大屏在视觉审美上予以补充,也仅是满足于设 备所储固定的动态背景素材,少于根据学生精神生活之需求,摄取、设计具有现 实文化内涵的内容融入艺术教育活动,普遍的观赏者并未得到深入的艺术教育。
而艺术教育原本应是一个长期的普及教育过程,如此程式化的教育模式,须思考 在新媒体环境下,应该是改必行。
(2)多模仿少创新 学校满足于购置一些硬件器材,仅供在学校层面开展的活动中,挑选一些 有潜质的学生加入到校级艺术团体接受传统式的日常训练,继而为学校参加省以 上艺术展演等赛事储备人才。由于综合类大学艺术经费投入不足,师资队伍建设 受到专业人才配备的限制,在参赛作品的选择上,往往只能模仿现有成品,直接 照搬专业技术指标,根据非专业学生特点进行量身定制的理想难以实现,因此在 作品呈现上,普通高校这些没有接受过专业技法训练的学生,无法实现在技巧、 情感上对作品的完美表达。因为对新媒体环境的渗透不够,也难以尝试新文化语 境下舞台表演艺术多元化的创新。
(3)偏传统乏科技 现今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传播手段,多数还是最常见于报纸、广播、宣传 板画、横幅标语等形式,规范纳入课堂的普及教育课时有限,且教育者传播手段 不够前卫。对于生活在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而言,过于单一、平庸、乏味的传播 手段无法激起其自觉地、有序地吸纳艺术的热情。如何采用生动、鲜活、具有感召力的传播手段,是教育者急需考虑的问题――新媒体技术运用无疑是首选。目 前已逐步被采用的有00、微信、人人网等SNS网络平台等,短小简易的视频短片 也在一些走在前沿、经费充裕的普通高校尝试性使用。事实证明,这类手段收效 显然要优于传统教育方式,它能够使教学双方得以互动沟通,以活灵活现的方式 向受教者传达教育者的意图。
新媒体技术科技如若更快、更多地运用到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工作之中,能 最大限度地推动发展普通高校艺术普及教育。即便学生在新媒体大环境影响下, 也能抵抗因为自由无拘的意识而受到众语喧哗的杂乱景观之影响,从而树立正确 的世界观、艺术观、人生观。
二、新媒体环境下的解决对策 (1)坚持艺术教育的正确导向 所谓艺术教育导向,是运用相应手段把艺术发展趋向和师生对于艺术教育 的意识、行为纳入一定规范的引导和运作的活动。针对这一点,笔者建议可从一 个突出、两个坚持、三个结合这三方面探寻对策的路径。
一是要坚持突出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主题的鲜明性,以提高文化艺术修养为 宗旨,而不是把艺术教育简单地落实到唱唱跳跳、派对狂欢娱乐行为上,努力实 现寓教于乐、乐中有教,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中得到思想的洗礼、情操 的陶冶、人生的启迪、知识的滋润。
二是要坚持在理念和技术上下功夫,将艺术教育工作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
由于以往校级活动的开展习惯采用传统的舞台表演艺术呈现形式,仅限于获取一 般的视听审美效应,对于新媒体环境的渗透和技术运用不能满足当下学生的精神 需求。笔者曾尝试改变所属艺术教育中心以往开展活动的旧模式,充分调动各二 级学院开展活动的自主创新意识,在围绕活动主题的原则下,要求各二级学院在 宣传、组织、实施的过程中,选择具有相对政治敏锐力、文化素养的优秀学生作 为主要领导者,以前卫的艺术形式为载体,以正确的思想理念为支撑,在活动的 实施过程中,能积极向新媒体环境渗透,最大限度地利用新媒体技术手段,推进 艺术教育实践活动的先进性,以顺应时代的变迁及要求。
坚持将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紧扣学生工作之中心,构建学生间美好的人文环 境,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合格人才服务,使其开展的艺术教育活动具有艺术价值和思想教化的双重功能。比如:通过新媒体技术手段――摄取更广泛 的政治、文化信息,其内容体现对学生思想观念、文化内涵具有引导的权威性话 语导向,融入艺术传播实时空间,以培养其未来选取话题和点评时政的正确判断 能力,不至于在今后的评价事物和衡量事件的认知上出现偏颇。
三是要坚持三个结合:引导与干预的结合、自我主动与被动传授的结合、 纠正与克服的结合。一方面,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导向必须坚持积极引导为主的原 则,通过加强组织领导、阶段检查、计划研究、舆论教育等手段加以实施。学校 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艺术教育工作的重视,把好政治关和思想关。对日常艺术教 育工作和大型艺术实践活动要提出指导意见,并举办一些具有文化效应和主题特 色的引导型大规模艺术活动;广泛进行调查研究,定期召开艺术教育工作研讨会;
树立和宣传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工作典型,培训好艺术教育工作骨干;利用网络、 手机等宣传平台介绍艺术知识,寻求最前卫的艺术信息,及时举办各类具有代表 性的艺术鉴赏讲座、高雅艺术进校园舞台演出,以及视觉艺术活动等;时刻掌握 学生的艺术审美倾向,同时做好单个人员、单向活动的引导工作。另一方面,把 被动传授导向与自我主动导向相结合。被动传授是指你导我跟的牵引式被动导向, 这是最常用的一种导向形式,但不是最有效的形式。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除少数 是单个或小型集体活动,最常见的是大型集体活动,要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中 受到艺术的熏陶,被动传授导向固然重要,但关键在于提高本科生对于艺术的自 我认知、判定、审美能力。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审美观,形成健 康向上、格调高雅的审美情趣,增强艺术鉴别力和欣赏力,以及抵制各种非主流、 非健康艺术侵蚀的能力。再则是将纠正和克服两种教育方式相结合。既要在改造、 借鉴、吸收和交流上下功夫,克服校园内艺术随着社会非主流艺术走的偏差,又 要对于学生的主观意向和艺术教育客观需求求同存异,满足健康合理的需求,引 导有分歧的需求,从而克服盲目顺从学生艺术爱好的偏差。
(2)培养大学生成为新媒体技术运用的主力军 要形成以新媒体技术为主体的艺术教育阵地优势。以提高育人质量为主旨、 为广大学生服务是高校艺术教育的根本方向,因此,衡量一个学校艺术教育的好 坏,不仅要看艺术团拿了几等奖,动画片展映办了几次,还要看新媒体技术在学 生群体中是否得到充分运用,是否将新媒体技术的先进性变为教育的推动力。学 生个体对于艺术的需求和认知具有多样性,如果艺术教育手段总是一成不变,不 能兼顾个体差异,停留在齐步走、集体舞的状态,艺术教育就会失去吸引力,学 生对艺术教育的兴趣就会受到阻碍和抑制。看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工作开展得是否有成效,工作面广不广,内容丰富不丰富,参与者普遍不普遍,教育手段科学 与否,还要检验其指导思想、具体安排是否把新媒体技术运用的普遍性放在主要 位置上。自认拿了名次、获了大奖就算尽到责任、完成任务,接受检查、评优后 就停滞不前的做法必须摈弃。
(3)发挥主动性,挖掘新媒体优势 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新媒体技术对于艺术教育工作的重 要性和紧迫感,从本单位实际出发,与时俱进,结合技术的飞速发展,阶段性制 定艺术教育的发展规划,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抓好普及,带动提高 艺术教育工作的重点在基层,抓好新媒体技术运用普及是工作的着眼点, 在普及的基础上带动提高,在提高的基础上,进一步抓好普及。同时从知识需求、 教育需求、消遣需求、健康需求和审美需求等不同层次满足广大学生的需要,不 断提高艺术教育的品质,增强吸引力,以技术为核心,拓宽工作新路子,发挥艺 术教育在思想领域等方面的综合性功能,实现艺术教育工作质的飞跃。
2、加大硬件投入,重视技术开发 在可能的条件下,实现网络、规范、综合并存的艺术教育设施功能,让现 有的教育器材和设施发挥更大效能,同时抓好软件系统的建设,培养青年教师骨 干在新媒体技术方面的运用、开发能力,让他们对技术的运用由被动使用向主动 研发转型。
3、重视个体效能,发挥符合效能 努力改变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中常见的缺乏战略谋划、组织保障不够、基层 惨淡经营、满足敷衍了事的现象,从艺术教育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健康可持续发 展为目标,充分认识到艺术教育的内涵,总结出一套适应网络时代的先进工作方 法和操作经验。最大限度发掘艺术的渗透力和辐射力,让艺术横向融人到各学科、 纵向深入到学生工作中,增加校园的艺术活力。
三、总结 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工作的覆盖范围是相当广泛的,任何一项有质量的活动都有融入新媒体环境的必要性。特别是在学科形成交叉的过程中,相关职能部门 需要齐抓共管,从上到下,纵向、横向都必须同步协作,顺应网络时代认知观念, 引导学生科学应用新媒体技术。普通高校专职艺术教育部门在设计艺术教育规划 时,要自觉地把文化、艺术融为一体,因为:只有文化引导文化,称得上文化的 才能引导社会文化,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对于他们的培养,需要通过 精神审美来引导文化积淀,高校艺术教育者须通过具体工作项目的实施,构建复 合型人才队伍,以及新型的艺术教育阵地,进而称职的承担起对本科生艺术的、 思想的、人文情感认知教育的责任,以实现艺术引导文化,精神追求的艺术文化 才能引导文化的理想,在新媒体环境下,为建设中国高校新的文化艺术背景而努 力。
综上所述,只是笔者在普通高校的9年艺术教育工作实践中的点滴体会, 不尽人意,仅供同仁参考、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