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课程总结_文献检索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文献检索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文献检索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一、引言 文献检索与利用课是高校普遍开设的信息教育课程,其课程目标在于培育 学生的信息意识,提升学生掌握和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课程的开设有助 于满足学生对文献信息利用的需求,使学生在开拓视野、优化知识体系的同时,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检索文 献的功能越来越强大,海量的网络数据与强大的搜索引擎使得传统的文献检索课 程面临全新的挑战。特别是近年来,伴随着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兴起,“MOOCs 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已成为国内外图书馆界关注的热点”[1],由MOOCs引发 教育领域的变革逐步加深,文献检索课教学目标已由传统的检索技能型向信息素 养型的转变。如何推进传统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改革,以提高课程教学的效果, 已成为学界共同关注的课题。基于此,本文拟基于MOOCs的视角,从分析文献 检索课程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入手,重点就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创新,探讨传统的文 献检索课程改革。

二、传统的文献检索课程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分析 传统的文献检索课一般采用的以教师为中心的集中授课模式。课程教学计 划通常分成授课、实习、考核三个环节,课程教学内容在某一个学期集中安排16、 24或32学时完成。这种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侧重于文献检索概念以及相关检索操 作方式的传授与讲解,但是却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虽然学习掌握了文献检 索知识与基本技能,却缺乏适应专业要求的信息归集与整理能力,缺失面向未来 的自主学习与自我发展的信息意识。文献检索课程要使学生能够感知信息,调整 思维,要使学生能够系统化、有针对性、有意识地获取有益的信息,以优化其知 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显然,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存在其局限性,主要有以下三 个方面。1.课程设计与专业学习相脱节。文献检索是情报学的分支,文献检索课 程在高校既是公共课程,又是专业辅助课程。作为公共课程,文献检索课对学习 任何专业的学生来讲都是适用的,而作为专业辅助课,其“教学活动往往是紧密 结合专业特点进行的,以提高文献检索课的实用性与教学效果,甚至在许多情况 下,专业要求可以对文献检索课教学起到主导作用”。[2]但是现行文献检索课的 课程设计只注重了前者,而忽视了后者,相当大一部分学生无法准确地了解开设 此类课程的关键预期是什么,因此将其定义为增加学分的课程,并没有给予这门 课程以应有的关注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大部分是图书馆学的专业人员,在传授一般文献检索与技能的同时,对于涉及特定专业的文献检索方面缺乏足够 的知识储备与讲授技巧,课程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感受,讲课的 内容不具有生动性以及具体化,学生检索有关的专业知识资料的主动性不足。尽 管有的高校在推进文献检索课程中,有意识地选择了一些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文献 检索素材,以充实教学内容,但是,由于课程设计与专业学习脱节,而且大部分 选择了统一的文献检索教材,因而课程教学从总体上依旧不能够与学生所学的专 业课程联系到一起,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2.重信息 检索技能教育,轻信息利用能力培养。文献检索课程包括文献信息的检索与文献 信息的利用两个部分,课程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与信息利用能力,两 者不可偏颇。“信息检索能满足人们把握各种信息的需求,信息利用则是人们掌 握知识、消化知识、创造知识的一系列过程。信息检索的目的是信息利用,信息 利用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人们终身学习能力的高低”。[3]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以教 师集中讲授为主,强调信息检索的知识与技能,但是忽视了如何利用获取的信息, 尤其是在海量数据面前,如何引导学生筛选处理检索到的信息,以服务于自身学 习的需要,缺乏有效的方式或手段。加上文献检索课程的学时相对较少,学生除 了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阶段时才会面临文献检索的问题,而在文献检索课程 学习时,很少真正体检信息检索与利用的全过程。文献信息检索成效在一定程度 上与信息自身的价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只是单一的接受信息的输入,而 是切实可行地运用信息,文献信息检索就没有任何意义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提升学生的信息利用能力更为重要。3.重信息检索知识和方法传授,轻信息意识 的培育。传统的文献检索课一般被认为是教学生如何有效的搜寻信息资源的公共 课程,在实践教学层面上充其量属于技能课程。因此,考察课程教学效果通常是 依据学生能否运用学过知识和方法来有效检索所需的文献资源。但是在大数据时 代,信息资源包括文献信息资源,其绝对数量、真伪程度、存储方式、传播途径 等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信息意识的培育与学习能力的培养一样,成为决定学生 将来发展的重要因素。所谓信息意识就是人们利用信息系统获取所需信息的内在 动因,表现为“对信息的敏感性、选择能力和消化吸收能力”。[4]传统的文献检索 课程仅仅关注信息知识以及相关具体操作方式的传授与讲解,而没有注重培育学 生的信息意识,学生对信息缺乏敏锐的感受力和持久的注意力,也就难于捕捉、 判断和利用信息资源,提升自己的创造能力。可见,传统文献检索课程教学模式 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代素质教育的诉求,必须进行改革,探究出适应时代需求的 新模式。MOOCs的兴起对传统文献检索课程教学改革具有非常重大的启发意义。

三、基于MOOCs的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案例分析1.MOOCs概述。MOOCs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又译为“慕课”或“磨课师”。

2011年从美国斯坦福大学兴起,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呈现 出“未来教育的曙光”。[5]从2013年起,国内北大、清华等高校纷纷加入国际“慕 课”平台,本土化的“慕课”联盟平台也开始建设,授课范围覆盖自然科学、社会 科学以及人文学科。与传统的授课方式相比,MOOCs具备自身的优势和特点:
(1)课程的透明性和公正性。在线课程直面全球学生,课程选择与质量评估完 全由市场决定。在线课程使高校的课程教学与效果评价不再囿于高校自身,而在 全球范围内变得透明,体现其公正性。(2)课程具有开放性。在线课程运用信 息技术,依托网络平台,面向全球开放。慕课的推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育资 源不平衡的状况,对于地域面积广阔、人口基数众多的我国,协调好教育公平的 问题起到促进作用。(3)授课模式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学生只需要 一台电脑和网络联接,无论何时、身在何处,都可以花最少的钱享受一流的课程 教育;
教师不再局限于传统知识传授,而是更多地关注对学生的指导和启发,学 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MOOCs所倡导的优质教育资源全面开放和全球共享的 理念获得全世界的热捧。短短几年时间,MOOCs已经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 趋势之一。《NMC地平线报告:2013高等教育版》认为,MOOCs对于未来在线 学习已经产生了非常显著的影响。[6]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MOOCs必将对 图书馆传统的文献检索课教学带来冲击,同时也会对传统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模式 改革提供有益启示。2.基于MOOCs的文献检索课堂设计案例分析。围绕文献检 索课的课程教学目标,教师可以依托网络平台,利用MOOCs独有的特点与优势, 更新课程教学理念与教学运行机制,促进课堂教学由教师的“教为中心”向学生的 “学为中心”的转变,提升课程教学的效果。在改革实践中,教师可以将重点放在 优化文献检索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注重教育资源的互通性以及针对性,促进课 程教学过程的持续优化以及教学规划方案的落实。文献检索课程教学改革首先是 要优化课堂设计,笔者以盐城工学院的文献检索课堂设计案例为实证,具体阐述 基于MOOCs的文献检索课程教学的可行性。改革试点的班级为材料学院材料科 学与工程专业,全班学生为36人。首先是依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组织教 学过程。教师按照教学目标,确定课堂设计的总体目标要求。教师在开课前,通 过一道全面考核信息利用能力的检索课题,考察学生信息源的选择、检索方式、 检索途径和检索程序,了解学生信息检索的实际操作技术。在此基础上,教师按 照下列程序组织教学过程。步骤一:按照课题方向确定检索内容。材料科学与工 程专业教师提供的课题方向,学生通过公共书目查询系统,手工借阅与课题方向 相关图书三册,并填写借阅图书馆的书名、分类号、作者、出版社及出版年;
通 过课题分析拟定研究内容并提炼项目的主要技术要点,确定中英文关键词和中英文逻辑检索表达式。步骤二:按照研究内容进行文献检索。学生根据检索内容, 选择检索工具并检索、记录、整理检索结果,根据以上所检索的文献,撰写文献 检索分析;
按照课题研究的相似程度将学生分成6个小组,分组讨论在文献检索 过程中遇到的疑难之处以及存在的各种检索结果,教师负责答疑,对所存在的共 同问题展开进一步的讲解,最后进行学生自评、小组成员互评、任课教师点评。

其次是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评价。课程教学按照上述的教学 内容和教学过程,分成课前预习、课堂讨论和课后实践。课前预习以小组模式来 讨论完成预先布置的作业;
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答疑、学生汇报检索效果以及学 生面临的共性问题讲解;
课后主要是围绕研究内容进行具体文献检索实践。学生 学习主要是在网络上观看信息源介绍相关视频。该案例中,笔者注重以下几个方 面:(1)在已固定使用的PPT课件的基础上,用AdobePresenter软件制作成电子 教案,添加适当的课堂互动,使理论性较强的知识更加生动化。(2)设置数据 库通用检索方法的知识要点,并制作出3―5分钟的微视频,使得学生能够良好地 掌握这部分知识。(3)用课程平台汇集所有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以及学生团队 完成的作品形成教学档案保存,帮助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消化并及时弥补不足。

基于MOOCs的文献检索课堂设计经过2年的实践与探索,形成了完整的流程,从 最终所收获的学习成果进一步分析可知,取得成效明显:(1)能够优化学生在 信息检索与运用方面的知识结构,尤其是“数据库通用检索技巧”的程序性知识建 构方面十分理想。(2)通过设计互动学习模块,能够极大程度的提升学生的认 知能力。

四、基于MOOCs的文献检索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探讨 MOOCs作为教育领域内的重大变革,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 文献检索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必将因此发生深刻的变化。高校图书馆承担文献检 索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师需要在理念进行变革,积极探索“互联网+”背景下文献 检索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目前,MOOCs虽然在学界引起高度关注,但是还并 没有被学生完全熟知。调研表明,有50%多的学生未听说过MOOCs,大多数学 生只是偶尔接触MOOCs,高校图书馆应开展MOOCs学习服务。[7]1.转变教学理 念,提升适应MOOCs环境下的教学能力。在基于MOOCs的环境下,教师的教学 模式、学生的知识获取、教学的组织形式等都发生了变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 角色也相应发生了变化。文献检索课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 的教学理念,推进课程教学改革;
要适应教学环境和新的角色需求,具备“师德 和教育责任意识、认知和使用技能、注意力和信息识别能力、批判和创新意识以 及学习社区组织能力”等媒介素养;
[8]要具有团队意识,在文献检索课程教学设计中,要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开展,吸收各个专业以及相关教学背景的教师,共 同强化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水平。按照笔者现阶段所处的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分 析可知,现阶段的文献检索课程的授课教师其自身的学科背景更加趋于多样化, 主要涉及有计算机、材料、土木工程、化学工程和图书馆学等专业,因此涉及的 是全校不同专业的所有学生,所以教师务必需要严格根据有关课程教学的具体规 划设定来协调工作。由于学生囿于自身知识以及相关能力的不足,难于明确把握 整个学习过程,因此需要教师的规划建议。教师需要基于MOOCs环境下,将文 献检索课堂翻转过来,即由单一被动的传授知识变成了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才能 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可见,教师教学理念以及教学能力成为MOOCs环境下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2.创新教学模式,构建基于MOOCs的文献检索 课翻转课堂。文献检索课作为一门实践性以及操作性较强的课程,教学过程既要 重视信息检索知识和方法传授,还要重视信息意识的培育,由此,以往的教学规 划以及教学方式需要与时俱进,进行相应的调整。创新教学模式,构建基于 MOOCs的文献检索课翻转课堂可以有效实现文献检索课的教学目的。首先,文 献检索课教师从作业情况反映、问题交流、专题研究、知识运用等几个方面通过 量化打分的模式,开展学习成果互动测评的活动,由此能够更加全面细致地掌握 学生的学习行为,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所遇到的一系列疑难情况,以有利于后 期的教学规划设置。其次,在开展学生互动测评以及小组之间互动测评时,教师 需要在课堂上展示出条理清晰的评价量规,并建立实际案例为参照:(1)作品 的完成情况,包括选题是否合理、是否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是否具有一定的时效 性等。(2)知识理论的灵活运用情况,包括所选用数据库是否精准、检索方式 是否合理、多种不同的关键检索方法是否能够灵活运用等。(3)作品的展示报 告,包括作品展示方法是否具有独特性、语言表述是否具有逻辑性、能否积极回 答一系列问题。第三,在学生的成绩评定上,以等第成绩替代传统的百分成绩。

成绩评定不是最后的目的,而只是一种有效提高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手段。推出 等第评价,其实质就是要倡导促进学习的评价,这也是一种标准的评价。基于 MOOCs的文献检索翻转课堂是采取小组完成学习任务的形式,因而在一个群体 中比较学生的好坏并不合理。在实际评价中,学生通过相互合作能达到课程标准 的要求,并在“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业成果”等方面得到更好的展开,每 个人都可以是优秀的。

五、结语 基于MOOCs的文献检索课程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在这一模式下,文献检索课堂变为学生互动交流、互相协作、建设创意的地方。以此为学习契机,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求知探索能力、应用实施能力得到发展 和提升。诚然,受限于目前各方面客观的原因,基于MOOCs的文献检索课程教 学改革还需要在实践中,通过文献检索课教师和研究者的不断尝试和摸索,去逐 步创新和完善,但是伴随着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的兴起和普及,按照 MOOCs的特点和优势,改革文献检索课程教学模式已经成为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