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音乐对大学生自励人格的塑造探讨论文】怎么塑造人格

贝多芬音乐对大学生自励人格的塑造探讨论文

贝多芬音乐对大学生自励人格的塑造探讨论文 贝多芬音乐对大学生自励人格的塑造探讨全文如下:
现如今对于大学生的要求不仅仅是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而且要求具 备健康的人格。而现在的大学生却出现了如否定型、享乐型、懦弱型、蒙昧型、 非道德型和自恋型等几种消极的人格类型,这需要学校给予正确的引导。贝多芬 音乐中蕴含着他悲惨的生活经历和对命运的抗争,这对大学生的人格塑造有积极 意义 1 大学生的消极人格 (1)否定型人格。否定性人格是以全而否定为特征的一种个性表现, 其表现大致是五方而:对他人的否定,对他人的存在表示极为不满,认为所有人 都是自己的障碍;对集体的否定,表现为对集体表示不满,反对或不服从集体活 动,持否定态度;对自己的否定,对自身的能力、行为和存在价值意义持否定态 度,反映出一种惰性或者无所谓的心态;对社会的否定,对社会充满了否定与不 满,是一种反社会心理。可以看出,否定型人格是一种危险人格 (2)享乐型人格。享乐型人格的人本质上没有真正理解现代化的本质, 只追求现代化的表现,把现代化简单地当成是追求现代化享乐。其主要表现就是 明显的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在我国,享乐型的人大部分是青年人,他们迷恋于 吃喝玩乐、旅游和购买奢侈品,大搞超前消费,不思进取,对于勤奋、节俭这些 的优良传统都弃之一旁。例如前几年在一档电视节口中说出“宁可坐在宝马上哭, 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的“宝马女”,就是典型的享乐型人格的体现 (3)懦弱型人格。这种人格的人在而对外界刺激时,不能正常进行抗 争,表现出胆小软弱的一种个性。少数大学生在性格上的胆小懦弱,对一些问题 没有自主解决能力,从而对其工作、学习和生活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懦弱型人 格的大学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而:不敢而对困难,遇到挫折就灰心丧气,经 常半途而废,经不起打击 (4)蒙昧型人格。表现为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对事物的认识迂腐、不 开化,和现代化的进程要求总是背道而驰。抵触学习,没有进取心,创造创新能 力差。他们缺乏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须的知识,不懂得与人沟通。所以在实际生活 中,他们与社会格格不入。这种人在大学生中数量不小,令人堪忧。(5)非道德型人格。有些人认为,在现代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会中 人与人间的关系就是尔虞我诈,是没有道德可言的,这种人就具有典型非道德人 格。他们否定道德价值,认为道德束缚个性和社会发展不利因素。在现实生活中, 他们便显得惟利是图,疯狂追名逐利,主张为实现口标可以不择手段这种人的存 在对他人和社会进步构成了威肋、。现实生活中,许多走上犯罪道路的人,往往 都是非道德人格导致的。可以说,非道德主义不仅害人,而且害己 (6)自恋型人格。自恋型人格指的是个体在自我意识影响下,把意识 封闭在一个狭隘的自我体验之中的消极心理形态。自恋型人格是大学生中比较常 见的一种消极人格。自恋型人格表现为:对情感的自恋,即“不合群”现象;习惯的 自恋,习惯对过去经验无意识的重复,习惯自恋的人沉浸在过去的习惯之中,对 自己习惯持自我欣赏、肯定和维护的态度,这使得他们对环境的变化表现出极差 的适应能力;对仪表的自恋,一些人过度重视自己的装束、打扮、容貌等外在表 现,不惜为此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这些人希望他人能够认同希望自己 的仪表,并给予夸奖和赞扬,情绪异常敏感。

2 贝多芬的自励人格及启示 贝多芬被世人誉为“乐圣”,他坎坷的一生和他自励的性格,都在其伟 大的音乐作品中体现出来,这对现代大学生塑造自励性格有着积极的意义 2.1贝多芬坎坷的一生及音乐创作 贝多芬出生在德国波思市一个音乐家庭。他很早就表现出了他的音乐 天赋,父亲为了而子想要把他培养成“莫扎特样的神童”,经常打骂他贝多芬的父 亲嗜酒成性,年龄不大的贝多芬就开始在乐团工作,挑起生活的重担 在贝多芬19岁那年,受到法国大革命的鼓舞,贝多芬写下了合唱曲《谁 是自由人》,以此来表达对自由、民主的渴望,此作品使得贝多芬在德国一举成 名。

30岁时,贝多芬爱上了琪查尔迪小姐,她是一位公爵的女儿,但作为 公爵的父亲嫌弃贝多芬身份低贱,没有把女儿嫁给他,这给当时的贝多芬带来了 极大的心理刺激,在这种刺激下,他创作了名曲《致爱丽丝》,用音乐来述说他的悲伤和对关好爱情的向往。在失恋的悲伤还没有过去时,更大的打击就接踵而 至了,贝多芬的听力开始一天天下降。但是,面对困境他并没有绝望,对音乐强 大的热爱支撑着他继续创作。

32岁时贝多芬开始了音乐创作,在近两年之后,他创作出著名的作品 一一《第三交响曲》,贝多芬的音乐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音调跌宕起伏,有沉静的 凝思,也有愤慨咆哮,令听众随着音乐情绪激愤。随后,贝多芬创作了另一部名 作《英雄交响曲》,它的本意是献给拿破仑的一首合唱曲,但当他听到拿破仑加 冕称帝的消息时,愤而去掉了原来的献词,改成一首交响曲,命名为《英雄交响 曲》,下而还加了注解“为了纪念某位伟大的人物”。

之后,贝多芬用了前后六年,不断地修改,创作了《第九交响曲》, 这也是他在音乐创作生涯中最辉煌的作品了,当时54岁的贝多芬已经失去了全部 听力。1824年,《第九交响曲》首次演奏时,贝多芬亲自担任指挥,当时的他既 看不见的乐谱,也听不见声音,他全凭自己对音乐的记忆和感觉来完成演奏的指 挥,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当时,观众兴奋若狂,全场爆发了多达五次的掌声 和喝彩声。

贝多芬艰难坎坷的一生并没有磨灭他对音乐的热爱,反而激发了他对 音乐创作的热情,这是他强大的自励人格推动的。

2.2贝多芬自励人格分析及对大学生的启示 贝多芬一生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每当生活失意时,都会用音乐创作来找 寻内心的平衡。比如,因失恋创作出的《致爱丽丝》,因对自由向往而创作出的 《第三交响曲》,因失聪而创作出的《第九交响曲》。在他的音乐作品里,饱含 着他对人生的感受和对命运不屈的抗争。他一生中最具震撼力的一句话是“扼住 命运的咽喉”,这句话显示了他顽强的性格和坚定意志,向世人证明他做到了这 一点。贝多芬坎坷一生,是内心不断同命运抗争、同疾病抗争、同恶劣环境抗争 的过程他的音乐,实质上就是这一历程的写照,正是不断同命运抗争的记录。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分析,贝多芬能够在这样困苦的情况下,创作出如 此辉煌的作品,正是因为其强大的自励人格。自励人格就是可以很快将压力和痛 苦转化成为自我前进的动力,并在这种动力的推动下不断奋斗一,从而得到精神 的满足。具有自励人格的人善于把自己的精神痛苦进行升华,他们把挫折都看做 成长的契机,在挫折中磨练自己的意志。这种自励的精神正是大学生所欠缺的。现在中国的大学生多为90后, 从小优越的生活条件,父母家人的溺爱,使他们很少遇到困难和挫折,这使得他 们不具备而对挫折的能力,一旦遇到了困难和挫折,他们会表现出不敢而对、仿 徨无助、自暴自弃等消极情绪。而在大学时期,引导他们养成自励的人格则是十 分重要的。如果大学生具备了自励的人格,在今后走向社会时,而对社会的竞争、 压力和困难,他们都可以坦然而对,并且可以把这些生活中的不如意变成自己的 动力,不断地在克服困难中得到成长 3 结语 现在大学生人格塑造的最终要求是以下三种期望:追求精神生活的高 质量,高尚的道德水平和个体与社会的协调,这是一种对高质量人生的追求。健 康人格为大学生之后的人生发展提供了一种切合实际的愿望。但是,当代大学生 还有很多的人格塑造问题。贝多芬艰难的一生和不屈的性格是其自励人格所决定 的,自励的人格是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的关键。